西部地區首個!成都青羊工地“罩”上基坑氣膜,環保又降噪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5-08 18:47:14 編輯:張夏桐 點擊:

“粉塵沒得那麼大了,噪音也小了。”近段時間,雖然附近有正在施工的工地,但是成都市青羊區浣花北路的居民們卻覺得家裏的空氣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噪音影響生活,這源於青羊區生態環境局針對工地揚塵治理問題出的“新招”:給在建工地“罩”上基坑氣膜,穿上“綠衣服”,既美觀防塵又降噪。

基坑氣膜 “罩”住施工噪音
近日,四川省人民醫院綜合科研大樓建設項目現場,一個巨大的白色“氣球”罩在工地上,格外吸引眼球。這個白色“氣球”的學名叫基坑氣膜,可有效阻隔噪音和揚塵,降低施工過程環境污染。
走進基坑氣膜下的施工現場,只見整個工地的頂部就像是打了一把巨大的“遮陽傘”,相對露天工地有些許涼爽。據青羊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基坑氣膜是通過在工地基坑上方安裝新型充氣式膜材料,實現基坑內部的密閉。該項目基坑氣膜總覆蓋面積約1200平方米,最大跨度達44米,高度6米。氣膜材採用強度大、耐久、耐火、耐高溫紫外線的PVDF新型建築材料,氣膜的內外膜之間做有夾層,且為中空結構,不僅吸音隔音,還能有效阻擋施工過程揚塵排放。這是目前我國西部地區建築工地基坑施工中首次應用的雙層“氣枕式”充氣膜,是一種兼具防塵性、降噪性、節能性、防火性、智慧性的綠色施工新工藝。

如此巨大的“氣球”,是如何安全高效地把基坑“罩”起來的呢?據了解,項目在氣膜內側覆蓋了高強度鋼纜,氣膜基礎錨固件則採用角鋼連接方式,它可以將氣膜的上揚力均勻地分攤到地樑上,保障氣膜的安全穩定性;在突發極端情況下,膜材可落至網狀拉索上,從源頭杜絕膜材塌落風險。同時,氣膜配套了全智慧控制系統,多個環境感測器實時監測氣膜下的內外氣壓、溫度和風速,通過變頻設備、充氣風機、備用能源等多個模組之間的自動高效協作,實時調整氣膜氣壓,保持氣膜處於安全、節能狀態運作。
基坑氣膜投用後,基坑內部在氣膜的完全籠罩下,極大減少了施工過程的噪聲污染和揚塵排放。該負責人介紹:“從運作半個月的數據來看,基坑氣膜覆蓋區域,揚塵同比下降90%以上,噪聲同比下降60%。”與此同時,在噴淋、通風和光照系統的配合下,氣膜天幕還為施工作業人員搭起了恒溫恒濕的舒適作業場域。
移動式防塵天幕 工地穿上環保衣
在與基坑氣膜間隔幾米的另一側施工處,被一塊巨大的綠色防塵網覆蓋,整個施工現場感覺清爽了不少。

“這種防塵天幕是遠端控制移動的。”項目施工方中建八局項目負責人一邊説一邊拿出手機操作。他打開一個小程式,分別點擊首層1號、2號、3號按鍵的開關鍵,只見防塵天幕在“遙控”下自如地打開、合併,時間只需幾秒鐘。
該負責人介紹,防塵天幕面積約5640平方米,相當於13個標準籃球場大小。天幕網布採用耐久、阻燃、可回收的定制綠網,實行單元式佈置,由6個防塵網單元構成。天幕系統有手機APP和遙控兩種操控模式,可根據施工需要智慧開關,能有效防止工地揚塵“滿天飛”情況。

基坑氣膜和智慧“防塵天幕”的運用,為工地綠色施工裝上了“雙保險”。
據了解,該項目位置特殊,西面緊鄰浣花北路居民樓,東、南、北三面緊鄰省人民醫院住院大樓和辦公大樓,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對院內診療環境和居民生活環境影響,青羊區生態環境局因地制宜,與項目施工方一起實施了基坑氣膜+防塵天幕的施工方案。
青羊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我們聯合區住建交局成立工作專班,前往北京的工地考察基坑氣膜的實際運用,多方調研分析,決定將該項技術運用到省醫院項目,目前看來運作效果良好,下一步還將因地制宜在更多在建工地推廣運用。”
據悉,近年來,青羊區生態環境局在施工工地污染防治方面還探索了高空噴淋除塵系統、高空AI視頻監控、空氣品質監測站網格化布設實現污染實時監測預警等“高科技”設施。下一步,還將繼續推動“技防+人防”的環境污染防治模式,進一步提升環境保護工作的精細化、智慧化、科技化水準。(杜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