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儀隴縣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城市“雙修”工程等民生實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1-29 06:47:21 編輯:楊仁昌 點擊:
“街道變寬了,小區環境變好了,城市‘煙火氣’更濃了。”幾天前,儀隴縣新政鎮的羅先生從外地歸來,對日新月異的城市環境稱讚不已。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儀隴縣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城市“雙修”工程、設置臨時攤區等民生實事,著力補齊城市短板,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尊重群眾意願 改造老舊小區
“以前下水道經常堵,生活用水排不出去,下水道的水還倒灌進廚房,一年要找專人疏通幾次。”家住儀隴縣新政鎮兩宮路科達小區的楊大爺如今不再為此煩心了。2023年3月該小區實施改造,重新鋪設了雨污管網,實現了雨污分流。
“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尊重群眾意願,根據不同小區實際,精準摸排改造需求,科學編制改造規劃,針對群眾關心的問題不斷優化改造方案。”儀隴縣住建局城建股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召開業主會等形式,動員群眾積極支援參與改造,將方案圖、效果圖在小區內進行多輪公示。改造中,邀請群眾擔任監督員,對項目進行監督。
“科達小區共有400余戶居民。小區建設年代較早,規劃設計標準低,小區內水電氣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已達到使用年限或存在安全隱患,排水設施、消防、安防等設施不足,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缺位,距離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該負責人介紹,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拆除了小區老化的強電、弱電管線,改造了地下管網,合理設置小區綠化和停車位,安裝嶄新的路燈,環境優化的同時功能更加完善,安全更有保障。
每天上午10點左右,家住兆祥小區的張爺爺都會拎著剛從市場買回的食材走到電梯口,輕摁樓層號,轉眼間就到達頂樓的家。“政府把事情辦到居民心坎兒上了。”張爺爺説,以前爬到頂樓,上氣不接下氣,“加裝了電梯,上下樓很方便。”
“根據群眾意願,同一個單元的住戶達成加裝電梯的統一意見後,才增加安裝電梯的內容。資金來自財政補貼和自籌。”儀隴縣住建局城建股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區改造完成後,形成了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物業管理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截至2023年7月,全縣共完成39個小區18451戶的改造任務。
實施“雙修”工程 完善城市功能
行駛在縣城仁和街,一路平穩順暢。市民許先生坦言,“往年春節前後,這條路堵得煩人。現在改造後,雙邊停車,雙向通行,行車絲毫不受影響。”
原來的小巷,已變成標美大道——嶄新的瀝青路面、清晰的標線、行停有序的車輛、新栽植的行道樹,處處彰顯著城市品位。
康寧街、仁和街為城市次幹道,建成近20年。“原道路為雙向兩車道,一側還設置有停車位,導致車行道變窄,通行效率降低。道路沿線商鋪較多,不能滿足停車需求,還存在路面破損,雨水口、雨水井塌陷堵塞等問題。”儀隴縣住建局城建股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建設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抓好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是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出行條件、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
2023年8月,儀隴縣啟動了康寧街、仁和街兩條街道的改造工程,今年1月全面完工。
“主要對道路車行道加寬,兩邊設置了停車位,電纜全部下地,雨污管網重新進行了建設,人行道重新進行了鋪裝,強電、給水、弱電管線全部下地。”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道路的雨污管道堵塞嚴重,管道接入混亂,個別點位還存在雨污混流現象。改造後,全面提升了雨污水的收集能力,提高了流動速率和城市防內澇能力。
“門店前停車位多了,客人來消費更方便了,這幾天生意明顯比以往好。”在仁和街開餐飲店的一名老闆説,道路改造是一件利長遠的好事實事。
近年來,儀隴縣啟動實施了城市“雙修”工程。“從2018年起,陸續對宏德大道、琳瑯大道、錦繡路、濱江大道、人民北路、嘉欣路、望雲路、吉慶街等10余條城市道路進行提升改造。”儀隴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路經過提升改造後,進一步優化了城市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如今,行走在縣城大街小巷,處處乾淨整潔,交通更暢了,城市更靚了,心情更美了。
設置臨時攤區 點燃城市“煙火氣”
水果、臘肉、玩具飾品、小吃……在錦繡路旁的步行街,琳瑯滿目的商品擺滿了臨時設置的攤位,過往的行人絡繹不絕,小商販們忙得不亦樂乎。
何師傅以前是一名流動商販,如今有了固定的攤位,他對政府為群眾設置臨時攤區的做法連連稱讚:“生意比以前好,解決了我們這群人的後顧之憂。”
春節期間是各類商品的銷售旺季。“以前,流動攤販在城區隨意佔道、使用喇叭叫賣,影響市容市貌,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儀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給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壓力。
民之所需,政之所為。既要考慮城市管理精細化,更要考慮老百姓的生計,如何做到統籌兼顧?
儀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從為老百姓增收送暖、解決縣城周邊農民農産品銷售和部分困難群眾就業、規範市容秩序等方面綜合考量,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從2022年開始,有序規劃設置農産品自産自銷潮汐攤區、小商品臨時攤區、臨時果蔬點等臨時便民攤區,引導流動攤販到指定的規劃攤區規範經營。
截至目前,儀隴縣城共規劃設置了21個臨時攤區705個攤位,春節臨時攤區17處561個攤位。
“我們事先開展了調研,充分了解流動攤販和市民需求,在選址上避開易造成交通擁堵、影響行人通行且周邊有攤區的區域,利用寬闊的人行道合理規劃攤位數量、大小、經營類別及經營時間,根據各攤區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管理制度,落實專人管理,確保攤區規劃合理、管理有序。”儀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做好臨時攤區的管理工作,儀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實行定時定點的“潮汐”管理模式,安排環衛人員對攤區進行沖洗、消殺,保持攤區環境衛生乾淨整潔;落實街長制、攤位長制等輔助管控措施,依託綜合執法辦案多功能平臺監管、網格化管理等手段,全方位、多元化加強城市管理,有效提升了城區環境品質,促進民生就業,助力經濟復蘇。
“一個攤位後面就是一個家庭,五六平方米的攤位就能養活一家人。”儀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陳炳軍表示,臨時攤區的設置不光解決了就業問題,還方便市民就近購物,點燃了城市“煙火氣”,真正實現了“攤販生計、群眾滿意、市容市貌”三方共贏。下一步,該局將持續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讓人民群眾共用城市發展成果。(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