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紡專:軍民融合技術創新 高職教育大有可為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05 16:04:58 編輯:徐揚 點擊:
高職教育要不要搞研發,能不能搞好研發?在高職教育現代化體系構建的進程中,這一問題始終縈繞在一些人心中。作為全國“雙高計劃”、四川省“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的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高職教育在技術創新科研應用領域“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學校黨委書記蔡玉波説:“我們不僅要努力搞科研,還要讓科研成為學校服務社會、回饋祖國的成紡密碼,讓這塊高職的‘短板’變成‘鐵板’”。
對於高職院校來説,搞科研不僅需要投入,更需要平臺。成都紡專誕生於烽火硝煙的抗戰時期,一針一線織出前線戰士作戰衣物的同時,也紡出了紡織服裝職業教育和科技發展的經緯線。如今,學校不僅教學科研並舉,在紡織服裝這一傳統的民生重點産業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還憑藉紮實的機械設計與智慧製造“功底”,在區域軍民融合發展中譜寫著新篇章:學校在與華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中,研發出可原位替代進口産品的無源微波器件,大幅降低軍工研發成本,為20余家軍工企事業單位提供定制,合作企業也被授予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誰説軍民融合只能是頂尖大學的事,高水準高職院校也能當排頭兵。”學校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負責人杜碧華説。
從科研小打小鬧到打破瓶頸,從“民生基礎”到“軍工前端”,是什麼讓成都紡專在軍民融合發展中譜寫出新的篇章?高職教育又是如何在軍民融合中發揮力量的?通過長期的摸索與實踐,從科研、人培和服務三方面入手,提出技術創新共用、人才培養共建、産學研用共融的“三共”機制,成都紡專用新思路、新體系、新渠道三個“新”字來回答了這一問題。
新思路·技術創新共用:把科研成果寫在最需要的地方
當其他學校絞盡腦汁把科研成果標榜成SCI、EI等時,成都紡專另辟蹊徑,把解決産業中最核心的問題、最實際的難題作為科研方向。“我們國家的雷達、電子對抗和通訊那麼強大,然而這些領域的一類重要器件—大功率無源微波器件卻要依賴進口,這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學校機械數字化設計創新團隊負責人宋超這樣説到。
從2015年開始,學校與華絡通信開展科研合作,共同組建科研團隊,集中力量攻克大功率無源微波器件的應用技術研究。2017-2019年,雙方完成大功率超寬頻合成器、大功率超寬頻貼裝電橋等器件的技術攻關,形成系列化、標注化的産品,産品性能已可以原位替代美國IPP的進口産品,部分指標超過了IPP公司同型號,産品的總成本也降低了60%-70%,為中物院、成都29所、中電54所等20多家軍工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提供無源微波器件産品的中物院、成都29所、中電54所等20多家軍工科研院所化設計開發,産品在國防軍工科研院所的車載、艦載和機載軍用雷達、軍用電臺和電子對抗機器上得到應用,實現進口産品的原位替代,為國防安全作出了貢獻。
為打造良好的科研平臺,學校把面向企業和行業的研發中心和真實的研發項目搬進校園,與華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聯合研發中心”,由企業投入價值100余萬元的設備、設施,在産品機械結構設計、開發設計、信號檢測、産品裝調等方面與企業實現無縫銜接。
為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學校改革教師職稱評定辦法,教師參與産品研發、企業技術服務納入評分範圍,大大激發了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研究團隊成員彭靜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做這一件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我想這就是科研的本質”。
新渠道·人才培養共建:讓職教青年在“技能報國”中出彩
“國防科技工業是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産業,不但需要科學家、工程師,也需要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智造學院院長羅綱説。成都紡專作為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不僅培養“大國工匠”,也致力於培養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的創新型、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每年從相應專業中選拔出10余名學生,專門為其制定技術技能實踐培養體系,直接參與企業生産實踐,聘請專門的技術專家、企業導師,採用跨界複合培養方式,以學生通用機械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背景,掌握通信領域知識和技能,培養生産調試專門技能人才。“除了技術技能的提升,參與聯合研發中心的學生每月獲得300元以上補貼,學生畢業考核合格後,可直接到華絡通信的研發中心工作,讓學生真正從職業崗位上找到角色認同。”企業導師薛發秋自豪地説,他已經帶過三屆“小學徒”了。
另一方面,學生與老師組建科研團隊也不再是學院的“新鮮事”。彭靜對機械設計專業的學生説:“我們的研發中心一直為你們敞開大門”。直接參與産品研發的過程,讓學生對專業、行業有了深刻的價值認同感。“作為一名高職學生的我,完全沒想到,我的機械專業知識還能在祖國的國防通訊領域有所作用,我感到非常自豪。”一位機械專業的“小學徒”高興地説。近年來,該專業學生近30%的畢業設計、參賽作品、創業項目來自該研發中心。
這樣,學校探索出“校企雙向、技術雙能、崗課雙通、學研雙融”的創新型、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該校企共建項目先後誕生出了“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和省賽金獎、銀獎、銅獎,以及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重點教改課題1項、省級科研課題2項、省級創新創業示範課程1門。
宋超表示,“技能也能成才、技能也能報國,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辦好職業類型教育是國家和社會對我們的希望,也是讓每一位青年人生出彩的關鍵。”
新體系·産學研用共融:打造高水準跨界融合的服務體系
2017年,華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獲得軍工品質標準的認證,2018年獲得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2020年獲得成都市軍民融合型企業稱號。而7年前,它還只是年産值不到200萬元的“小微企業”。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這就離不開成都紡專獨具特色的跨界融合社會服務體系。
“躺在實驗室裏的成果不是真正的科研成果”,團隊教師李曉娜、郭玲宏説。學校研製的科研成果企業用不上,企業需要的技術攻關學校給不了,這是導致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兩張皮”的主要原因。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社會能力,就需要打造升級版的高職院校服務體系,成都紡專一直在努力。
學校抓住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靈活、快捷、高效的特點,將與華絡通信的合作重點放在科研成果轉化上,開展“優勢互補、産研並重”的跨界合作,學校教師團隊主要負責機械結構的設計與試製,企業研發人員主要負責産品開發設計、信號的分析檢測、産品的裝調。
不僅如此,學校還搭建“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實現“校級—院級”兩級聯動,構建面向具體行業或産業的産學研綜合平臺,採用“企業工作室+教師流動站+創新創業項目”模式,不僅把研究中心建在了學院,還把企業請進了校園,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雙向兼職、成果共用,研發成果不僅在國家某艦載武器裝備中測試使用,也在民用車輛、無人機上大放光彩。
“現在,我在同一個學校裏扮演著兩個角色,一個是學校的教師、一個是企業的工程師。”華絡通信的兼職教師鄒雲説。
目前,通過校企合作,雙方正在著力實現“四個一”的目標:培育一批軍民兩用技術技能人才,研發轉化一批軍民兩用技術,孵化一批軍民融合創業項目,鍛鍊一批軍民融合“雙師”隊伍。近年來,該項合作已累計為學校帶來橫向科研服務收入90余萬元,研發專利20余項,獲批四川省重點教研項目1項。
“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數’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這才是高職院校高品質社會服務的體現”,學校科技處常務副處長魏玉君説。(王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