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雙元共育之路 成都紡專産教融合結碩果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1-20 15:18:40 編輯:徐揚 點擊: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指出:“堅持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形成産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這也標誌著職教改革進入了新時代。
而作為國家示範(骨幹)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四川省高水準高等職業學校和高水準專業群建設單位,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成都紡專”)在推進産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育人上早已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職教改革“成紡之路”。
圍繞産業辦專業,圍繞産業興專業
今年21歲的時玉鳳是2021年“成都工匠”榮譽最年輕的獲得者,她曾是成都紡專服裝專業189班學生。2020年,時玉鳳在眾多學子中脫穎而出,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時裝技術(世賽)項目第4名,入圍國家集訓隊。時玉鳳認為,自己取得的成就,與成都紡專的人才培養制度密不可分。
職業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幫助學生走向企業。成都紡專以“圍繞産業辦專業,圍繞産業興專業”為中心,根據企業對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推出創新型、技術型、工匠型的“三分類”人才培養模式,並利用校企合作,持續培養輸出人才。
宜賓市是全國首批、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産教融合型試點城市,這裡不僅有紡織企業領頭羊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還有百億級紡織産業園屏山産業園。在與宜賓市的合作中,成都紡專通過構建“一城一校一園一企”的産業融合模式,探索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共同建設培養條件、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品質的“五共”校企聯合培育機制。
成都紡專與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絲麗雅先進材料學院”,進行先進纖維材料的研發,共同培養創新型、複合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與宜賓絲麗雅子公司麗雅纖維、江蘇華亞化纖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攜手組建訂單班,進行現代學徒制度改革,創新推出“大師+學徒”的育人模式,“量體裁衣”地為企業培育急需人才。
在這樣的培育方式下,學校培養出一批“能教學、能生産、能研發”的“三能”技術人才。除了獲得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第四名,學校學生還榮獲全國“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銀獎、2019年省級大學生競賽獲獎總數居全省高職院校第一等榮譽。在就業上,成都紡專畢業生在合作企業就業率達91%,合作企業定崗實習率達95%。
職教優勢服務社會,校企聯合發展共贏
利用企業和地區産業資源為學校職業教育服務的同時,成都紡專也利用職業院校在專業和人才上的優勢,積極為企業和地區提供技術研發平臺和人才培訓平臺,促進地方産業發展和企業技術創新,讓學校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續航站”。
例如,學校與宜賓地方政府和屏山紡織産業園簽署合作協議,圍繞高性能纖維材料研發與纖維綠色生産技術整合創新,共同打造校內新型纖維材料研發中心、屏山縣紡織檢驗檢測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組建科研團隊,建立教師實踐流動站,以學校科研優勢助力企業技術創新;通過“網際網路+”等形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網上技術諮詢、技術合作……同時,成都紡專還向企業提供員工培訓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一線員工培訓方案,幫助解決企業的人才培養問題。
除了將科研技術和職教經驗推廣向企業,成都紡專還引企入校,打通産教融合的“最後一公里”。學校與企業聯合共建的校中廠、校內實體店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習實踐的場所,還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僅校中廠年産值就達3000余萬元。
隨著産教融合探索不斷深入,成都紡專的校企、校地“朋友圈”也不斷擴大,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産業園區、企業等合作,成立技術研發中心、人力培訓中心、社會實踐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等200余個,包括四川省彭州家紡服裝園區,樂山土主紡織園區,宜賓屏山縣生物基紡織産業園區,雅安蘆山工業集中區,廣東省新塘、佛山西樵紡織園區等園區和華為、京東、芬蘭通力電梯公司、宜賓絲麗雅、海康威視、雷迪波爾等行業領軍品牌。
成都紡專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把産教融合、工學結合作為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不斷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推動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為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呂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