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安州區界牌初中“錦印扎染坊”將扎染藝術引入教育教學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27 14:40:52 編輯:徐揚 點擊:
“沒有針線的刺繡,不經編織的彩錦。”人們曾這樣讚嘆扎染技藝之美。扎染,是我國民間印染藝術中的瑰寶,在數千年的發展進程中,以其獨特的美感形式與裝飾趣味點綴、豐富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綿陽市安州區界牌鎮初級中學積極將傳統文化的教育引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當中,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由於扎染用折、壓、揉、縫、剪、拆等製作方法,在製作過程中孩子不但鍛鍊了手部的力量,還提高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充實了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了表達自我和發揮想像的空間。通過對扎染藝術的學習,教育孩子保護和傳承民間藝術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並鼓勵孩子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積極探索。
巧手扎錦繡,靛藍染春秋
為了滿足學生參與扎染手工藝實踐需求,該校在教學樓專設了一間教室作為扎染工作坊——錦印扎染坊。由指導教師羅艷負責對學生和老師進行折、壓、揉、縫、剪、拆等各個環節的指導和培訓,利用日常課餘時間為學校老師和學生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形成了中心效應。安州區素質教育工作坊參展、學校藝術節展示所需作品、師生小飾品配件加工等都在這裡完成。
羅艷表示:“單一的美術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他們需要的是動手的機會,實踐的能力。而扎染工藝程式複雜,不論是折、壓、揉,還是縫、剪、拆等環節,都能讓學生充分的參與。一旦親手製作出來了自己的作品,學生的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語言可以形容的。扎染其實就是另一種美術的體現,更能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更能推進素質教育。”
據界牌鎮初級中學德育處主任劉麗娟介紹:每到下課時間都會有一些學生到扎染工作坊來溜達一圈,看看他們的作品,沒有完工的抓緊時間縫幾針、剪幾剪刀、揉一揉……特別是紮好已經浸染的同學,快要成功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通過參與學校扎染工藝製作活動,既讓同學們學到了知識和技能,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育品學兼優學子,鑄德才雙馨人生
讓學生人人參與、個個動手,去嘗試,通過開展活動,使學生能夠拓展和加深對中國民間藝術的初步認識和體驗,親近具有濃厚民間氣息的扎染,扎染藝術帶來的神秘及其歷史與文化。在課程實施中重視體驗性知識和跨學科知識的設計與開發。了解扎染藝術的基礎知識,拓寬與“染”相關的學科知識領域的探究活動,提高“染”的基本製作技能,形成收集、處理、運用資訊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認知能力、製作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這一系列目標蘊涵在整個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從每一節課程、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拓展多元文化,增加視野,體驗我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豐富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基於這種想法,帶領學生開展學習扎染活動。開展了以“染”為核心的校本課程、探究活動等一系列教育實踐,以具有民族特色的扎染教學研究為突破口,最終要落實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上,滿足於學生的求知需要與個性發展。(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