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歸來話成長!貴州黔南科技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助力青年成長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05 10:01:41 編輯:徐揚 點擊:
10月29日,貴州黔南科技學院(貴州大學科技學院)舉行2021年暑期社會實踐成果彙報會。
“學院42名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雅水鎮大龍村開展為期12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學院團委教師柳雪晨對2021年暑期社會實踐的情況進行介紹。
明確分工,助力青年成長
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科技學院“科院情·勵志行·中國夢”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經過前期週密部署,將實踐團劃分為理論宣講、鄉村振興、追尋紅色基因、義務支教、美麗鄉村、彩虹人生和勞動教育七支服務隊。

實踐團隊員進入大龍村進行招生宣傳
他們分工明確,有的隊員在雅水鎮大龍村合愛小學開展愛心支教活動,開設7個興趣班走訪157戶人家招收122名學生;有的歷經3個小時清掃了大龍村應田組到文化橋近3公里村道;有的以繪製海報、小品演出、短視頻觀看、電影展播等多種形式進入課堂、村寨、住戶進行理論宣講;有的挨家挨戶為30位古稀老人拍攝照片並將照片無償贈送給他們等;他們走上田間地頭、走入社區園區、走進群眾生活,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奉獻國家、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不僅僅要在學習上刻苦鑽研,更應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爭當國民表率,社會棟樑,真正做一個無愧於父母、無愧於祖國、無愧於時代的人。”這是實踐隊隊員焦程在十天的社會實踐中最大的收穫和感悟。
線上線下,彰顯青年擔當
在為期12天的社會實踐中,實踐隊的成員不怕苦不怕累,在愛心支教的課堂上教授學生知識,經常準備上課的道具至淩晨;在合愛小學內繪製十米長的“美麗鄉村”公益墻繪;在村寨較為明顯的地方繪製森林防火、文明祭祀、愛護環境的宣傳標語;走進菌菇生産基地,幫助村民把500株菌棒按照要求在棚內擺放整齊。

實踐隊成員幫助村民擺放菌棒
與此同時,宣傳報道工作組的同學白天分成多個小組,隨隊報道,晚上回到學校撰稿、寫推文、剪視頻,將線上宣傳同步進行,在十天的社會實踐中,共計發佈微信推文24篇,短視頻17條,博文21條,總瀏覽量96.42萬餘次,紮實推進了科技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不斷進取的探究精神,也讓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基層,更深刻地體會到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意義。”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團委書記張耀贈説到。
學思踐悟,牢記青年使命
展望黨的百年征程,代代薪火相傳。為了解更多革命先輩的故事,為了學習老黨員們不屈不撓、不怕艱辛的精神,感悟初心使命,實踐隊24位隊員深入農村經過3天尋訪,找到了大龍村石化州、楊應松等7位老黨員和退伍軍人,向他們送去關心和慰問。
石化州是“光榮在黨50年”的老黨員,77歲高齡依舊精神矍鑠,與實踐隊隊員們談起在黨經歷時,他十分激動,為自己是一名共産黨員而驕傲。1969年,他在貴陽徵召入伍。退伍後,任大龍村合愛公社民兵連長。在職期間,石化州一直秉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工作態度。“雖然當時條件特別艱苦,但我們依然將國家和黨的偉大事業放在第一位,聽黨話、跟黨走。”

實踐團隊員聆聽老黨員石化州的紅色故事
拜別石化州爺爺之際,他勉勵同學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棟樑之才,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此次聆聽老黨員講故事,實踐隊隊員李登友有很深的感觸:“在石爺爺與我們交談的過程中,他説到‘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我們,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時我的眼中泛起淚花,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要學習老黨員身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牢記青年使命,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科技學院“科院情·勵志行·中國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自2007年開始,至今已開展15年,15年間帶領3萬餘名科院學子深入基層,深入鄉村,前往獨山縣,丹寨縣,遵義市,惠水縣等貴州省貧困市縣的20餘地的鄉村學校及特殊學校積極開展愛心支教、理論宣講、鄉村振興等社會實踐活動。(宋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