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由電子科技大學主辦的第46屆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會議線上開幕,來自中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參會,大會共收錄論文823篇。
本次大會評出三個重要獎項: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Paul Goldsmith榮獲“IRMMW-THz 2021 K.J Button Prize”,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沈學礎榮獲“IRMMW-THz Society Exceptional Service Award”(傑出貢獻獎),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Tyler Cocker榮獲“IRMMW-THz Society Young Scientist Award”(青年科學家獎)。
在開幕式上,大會主席劉盛綱致歡迎辭,對與會的各位學者表示歡迎。他説,受到疫情影響,大家不能相聚在中國成都,但依然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展示研究工作、交流學術思想。感謝學校為會議的準備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相信本次會議將取得圓滿成功。他同時宣佈啟動“Shenggang Liu Education Foundation Zhengyi Wang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IRMMW-THz”以獎勵全世界的傑出女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沈學礎、吳培亨、吳一戎、崔鐵軍,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教授Xicheng-Zhang,太赫茲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國際會議主席IRMMW-THz Society,教授Peter Uhd Jepsen,總秘書、教授Peter H Siegel分別致賀詞,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並希望通過這次會議增進合作、碰撞思維,推進對太赫茲科學與技術的研究。
大會本地組委會主席、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胡俊轉達了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黃強,副省長羅強的賀詞,對大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祝賀,對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希望大家將來在四川、在成都相聚,共同推動紅外毫米波、太赫茲領域的研究與合作。
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勇代表電子科技大學對與會學者表示歡迎。他説,太赫茲技術是當前最具潛力的研究領域之一。200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盛綱組建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啟了太赫茲科學技術研究。如今,學校已建成了在太赫茲領域從基礎研究到材料、器件、系統的完整研究平臺。我們真誠期待與全世界同仁開展廣泛合作,並期待未來能與各位學者在電子科技大學、在成都相見。相信通過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會議的平臺,太赫茲領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應用會更加彭勃發展。
在隨後的幾天裏,崔鐵軍、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丁雷,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Jérôme Faist,IRMMW-THz 2021 K.J Button Prize獲得者、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Paul Goldsmith,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Heinrich Laqua,日本大阪大學教授Tonouchi Masayoshi,美國布朗大學教授Daniel Mittleman,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Keith Nelson,首都師範大學研究員張亮亮將分別做大會報告(Plenary Talk)。
本次大會由劉盛綱團隊于2018年9月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第43屆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會議上贏得舉辦權。會議自2019年7月起正式開始籌備,由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紅外毫米波太赫茲研究院具體執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會議于2021年8月16日正式對外公佈由原定的線上(境外)線下(境內)結合模式轉變為全線上模式。
作為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無線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廣大科技工作者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努力攀登科技高峰。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電子科技大學成功主辦第46屆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會議向建黨百年獻上了一份學術厚禮,不僅可以充分展示我國的科研實力和在前沿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同時也能讓國際學術界及社會更加了解中國、提高電子科技大學及成都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學術地位。
據了解,本次大會共收錄了823篇論文,包括10場大會報告、56場主題演講、378場口頭報告和379份海報,內容覆蓋了太赫茲輻射源、太赫茲傳輸及功能器件、太赫茲探測和接收及太赫茲各領域應用發展等主題,充分展示了各國高校、研究機構及高新企業在紅外毫米波與太赫茲科技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王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