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蓉兩地高校同商校史發展 《光華大學與成都十年》出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2-06 16:07:09 編輯:陳姝悅 點擊:
12月5日,《光華大學與成都十年》暨“十四五”高校檔案校史文化傳承創新研討會在蓉召開。本次會議會議由上海檔案學會高校檔案專業委員會、四川省高等學校檔案工作協會主辦,西南財經大學檔案館、華東師範大學檔案館聯合承辦。
高校檔案作為大學文化的溯源與載體,忠實記錄著一所高校的變遷與發展,凝聚積澱著一所高校的辦學思想與精神力量。在“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藍圖待繪的重要時刻,滬蓉兩地高校檔案校史研究專家齊聚蓉城,參加《光華大學與成都十年》暨“十四五”高校檔案校史文化傳承創新研討會,共商檔案與校史發展大計。
會上,西南財經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兩校黨委書記為合作編撰出版的《光華大學與成都十年》一書揭幕。光華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華東師範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西南財經大學的共同源頭。兩所學校有著深厚的淵源,在兩校美好“CP”的背後,是一段“同根同源,一脈兩支”的教育史故事。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光華大學大西路校舍被日軍焚燬。張壽鏞校長“知此戰非短期內可停止,又知國家社會因戰事而需才益亟,決定在川設立分校”。中國第一註冊會計師、第一個會計事務所創辦人、時任光華大學商學院院長謝霖受託在川籌辦分校。1938年3月,光華大學成都分部正式開學。成都十年,共培養畢業生2352人,川籍學生佔80%以上。期間,雲集了葉聖陶、蕭公權、容啟兆、薛迪靖等一批名師。戰時的光華大學成都分校,不僅沒有被戰火炸垮,反而為國家造就了一大批急需的財經等專業人才,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跡。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高校的內遷延續和保存了中國教育和文化的命脈,也成為戰爭時期穩定人心的力量。1939年,光華大學成都分部校長謝霖率領師生種下象徵勝利和團結的V字形鐵樹,向全校師生傳遞著正義必勝中國必勝的信心。學校大門前一塊高大莊嚴的橫匾上寫著“出為圭璋”,意味著畢業的同學們必將成為社會棟樑。
抗戰勝利後,復旦、大夏、以及西南聯大的清華、北大、南開三校紛紛復員。西南聯大師範學院整建制留昆獨立建校,反哺雲南,發展為後來的雲南師範大學。而光華大學成都分部文、法、商三個學院全部反哺當地,贈送留川,體現支援西部的精神。(諸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