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袁隆平“90歲之問”的四川答卷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9-29 16:54:23 編輯:陳姝悅 點擊:

9月22日,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的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山西運城啟幕,來自四川大涼山會理縣的轉型空姐何爽和四川蒲江的殘疾青年楊添財作為新農人代表,在豐收節的拼多多直播間向6.83億網友推介會理石榴和蒲江獼猴桃,當天他們店舖的農産品銷售額均超過100萬元。

在不久前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啟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呼籲更多“90後”年輕人投身農業,“把熱血與汗水灑在祖國建設最需要的基層一線是高尚的”。袁隆平院士的“90歲之問”,鼓舞了一大批有志於或已經投身農業的年輕人。

2013年,“新農人”概念在四川被首次提出,近年來四川多次出臺支援返鄉下鄉創業的政策措施,2018年11月出臺的《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中就包括“鼓勵建立返鄉下鄉創業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大涼山返鄉創業空姐何爽、蒲江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楊添財、會理縣返鄉大學生肖傑……這群返鄉創業的“90後”四川青年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是新農人,借助電商平臺將本地農産品賣向全國,帶動了一批農民增收。

“書本上種不出水稻,電腦上也種不出水稻”——袁隆平院士呼籲年輕人紮根農村、投身農業,以何爽、楊添財為代表的四川新農人,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在脫貧攻堅的大文章裏書寫個人青春的答卷。


9月7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直播中,袁隆平向豐收節送上祝福,並號召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

鼓勵返鄉 四川大力營造新農人創業沃土

“以前我是空姐,現在我更願意他們叫我‘石榴姐’!”24歲的何爽,是涼山州會理縣這片大山中走出的一名空姐,自然也是“全村的驕傲”,2017年,她卻毅然選擇從東方航空辭職,回到大山種起了石榴。會理是國內最大的石榴産區,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過去會理石榴主要靠大貨車運出大山,進入全國的批發市場。為了幫助農戶打開消費市場,2017年會理縣出臺措施鼓勵種植戶、合作社在各大電商平臺上銷售農産品,何爽看中這個機會,回到家鄉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店賣石榴。“雖然空姐是一份很體面的工作,但我更希望能有自己的事業。” 

與何爽一樣放棄大城市工作的還有畢業于四川理工學院的大學生肖傑,2017年從生物工程專業畢業後,肖傑在家鄉村支書的鼓舞下選擇返回會理縣城南街道五官村自主創業,成立了五官屯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李子樹、修建魚塘、修建牛羊圈舍,2019年肖傑的網店交易額達300萬元。據會理縣電商協會數據顯示,目前當地註冊電商企業超過110家,年銷售額千萬級別的有10家左右。

兩位新農人的成長也得益於四川省近年來出臺的各項支援和鼓勵措施。2017年,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出所有支援政策,鼓勵各類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2018年,四川省政府又出臺22條措施促進返鄉下鄉創業,從辦理證照、土地支援、平臺搭建、財政支援、金融擔保、創業服務、試點示範、表彰獎勵等環節,全鏈條式制定了各項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實現創業過程支援政策全覆蓋。2019年9月22日,四川省首次評選出100名年度發展現代農業返鄉農民工代表,以進一步激發農民工返鄉創業熱情。

除了出臺鼓勵措施之外,四川省還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返鄉青年創業。以蒲江為例,截至目前蒲江的物流能力超過800公里,僅僅冷庫就有13萬噸容量,生鮮快遞每天往全國發出80萬件。蒲江青年楊添財就是在這這樣的大環境中創業成長的。

楊添財今年26歲,因患有肌肉萎縮,曾經自閉達7年。2018年,楊添財與朋友吳雲聯手成立“一起走吧”殘疾人品牌,入駐蒲江電商孵化園,在系統學習了三個月電商運營後,他們把精力集中到了拼多多平臺。2019年,“一起走吧”店舖全年銷售額達到1.2億元,楊添財還獲得了共青團中央、農業農村部共同評選的“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在蒲江,像楊添財這種農村電商産業鏈的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1%,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五年時間增長近5000元。

9月22日,拼多多新農人代表楊添財(前)與何爽(後),參加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山西主會場活動。(攝影 安舜)

出山進城 新電商助力扶貧産品上行

會理的石榴、蒲江的獼猴桃、攀枝花的番茄、廣安的檸檬……在拼多多平臺上,四川的水果擁有了自己的“姓名”。四川相關政府機構在脫貧攻堅過程中著力推進創立“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並鼓勵創業者通過電商平臺破解扶貧産品與市場對接不暢的問題,實現扶貧産品從貧困地區田間地頭到城市消費的有效銜接。

自今年8月石榴銷售旺季以來,何爽的拼多多店舖月銷售額均在1200萬元以上,最高時超過1400萬元。然而創業初期並非如此一帆風順,何爽開網店的第一年,由於沒有運營電商的經驗,店舖訂單體量不大,快遞拒收是常有的事,供應鏈也不穩定。直到2019年,何爽的店舖開始為多多果園供貨,當年8月至10月的石榴供貨量就達到70萬單,三個月累計銷售800萬斤,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正式打開了電商市場的缺口。

今年除了繼續為多多果園供貨,何爽的店舖每天也擁有非常穩定的訂單。為更好適應電商發展,她租賃了彰冠鎮水果物流園1700平米倉庫,還建起2800平米的冷鏈分揀一體化倉儲中心,兩個倉庫接納附近150多名村民分揀、包裝和搬運。今年50歲的鄒文華是當地的種植戶,自家種有二十畝石榴,其中十畝軟籽石榴都賣給了何爽,他粗略算二十畝石榴能賣20萬,凈利潤有13萬左右。

9月21日,瞭望智庫發佈的《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指出,新農人已經成為農産品上行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拼多多平臺通過農産品上行的“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已經直接帶動全國超過1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上拼多多宣佈,隨著新農人正在成為中國農産品上行越來越重要的力量,平臺將開啟新一輪的10萬新農人培育計劃,通過線上“多多果園”、線下“多多農園”等模式的創新,繼續培養新型電商經營主體,幫助更多農業生産者實現到農商的轉變。據介紹,在助力農産品出山進城的過程中,拼多多通過“拼購”+“産地直髮”的模式重塑了需求、供給和流通側等環節。2019年,拼多多農産品銷售額達到1364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産品上行平臺。2020年,農産品銷售額預計達到2500億。

“我們這代年輕人是幸運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國家政策,讓農村遍地是機會,我們也要積極豐富見識,用學來的新技術、新知識建設家鄉。”四川新農人何爽的心聲是對袁隆平院士“90歲之問”的積極回答。(陳榮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