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成都十七中高中“創新班”走出特色育人之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7-27 11:09:17 編輯:陳姝悅 點擊:
又是一年初升高,成都普通高中的“特色班”眾多,哪個是你的目標?讓我們走進成都市第十七中學,了解一下一所普通高中如何走出辦學特色之路。
2020年高考硝煙散盡,各所中學紛紛曬出喜報。來自成都市第十七中學(以下簡稱成都十七中)家長們的不完全統計,該校本科率繼續保持95%以上,一本率也是不斷攀升,顯現出學校蓬勃的發展後勁。相較成都一流名校,這個成績可以説並不輝煌,但作為一所2017年才剛剛進入省重招生的“市重”學校,這卻是一份值得驕傲的答卷!
低入口,高出口,這既是業內人士稱之為“十七中現象”的由來,也是同行們評價成都十七中是一所值得尊重的學校的緣由。
一所普通高中如何走出辦學特色之路?2019年,成都十七中出臺新舉措,在高中一年級開設“創新班”,此舉意味著學校在高位前進的征途上破冰教育教學改革。運營兩年來,“創新班”效果如何?
學生高度“自治”
據了解,成都十七中高中“創新班”的學生不僅中考成績優異,而且需要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
“創新班的教學管理、師資配備、課程設置等都出乎我的預料,兩年下來,孩子的綜合素質有了很大提升,從開始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到今天的獨立完成各項事情,養成了很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我們很滿意!”家長張先生激動地説到。
“我以前性格很內向,不愛説話。‘創新班’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與學習的快樂。”學生劉陽陽説,通過建立班級管理責任制,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到班級的管理當中;無論校內還是校外,同學們在策劃、組織、參與、呈現活動的過程中激發了創意,鍛鍊了能力,展現了個性,收穫了成績。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實現自我教育,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當今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實現學生自主管理、自主發展及自立精神的培養。為此,在創新班的管理策略上,成都十七中特別注重對班上孩子們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努力將班集體的教育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覺行為和習慣。教師由教育的主導者轉變為指導者,合作者;學生由被動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和能動實踐者。
課程不再局限于照本宣科
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課堂教學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以落實課程計劃為突破口,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是搞好教學的關鍵。
學生高度“自治”同樣在課程上展現出自主管理的風采。除了保證傳統的課程高效落實以外,學校也嘗試著開發校內、外資源來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風趣幽默的外教英語,新奇奧妙的創客編程,源遠流長的巴蜀歷史,專業系統的生涯規劃……
以豐富多元的課程設置培育創新人才,必然需要建設一支創新型的教師隊伍,這也給成都十七中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外,新設立班本課程。在班本課程中加入創客課程,引入編程課;拓展英語課程,在學校英語常規課之外,引進外教,拓寬國際視野。”成都市優秀教師、錦江區優秀班主任、成都市優秀班主任陳小剛和同事深有感觸,課程創新意味著教師團隊的更多付出和參與,教師照本宣科就會面臨淘汰。
學校教學改革進入深水區
近年來,成都十七中以文化引領學校內涵發展,構建了“常青藤生命力課程”體系,實施助力學生多元成功的系列行動,高考成績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學校已形成“一校兩址、初高中分設”的辦學格局。學校的辦學成績獲得了錦江區、成都市教育圈以及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可。
“學校能夠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很不容易。”在成都十七中黨總支書記、校長孫會敏看來,學校七十餘年的辦學歷程中,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如何面對新高考改革與學校教學管理創新的機遇和挑戰,他深感壓力,負重前行。
“隨著生源品質越來越好,怎樣為信賴我們的學生及家長開闢新的成才路徑?”孫會敏表示,開設“創新班”是學校探索辦學特色的一項教學改革。“創新班”通過管理創新、課程創新、活動創新,堅持“國際化”、“精英化”的教學模式,立德樹人,培養具有愛國情懷、獨立意志、社會擔當、國際視野和終身學習力的學生。
“成都市錦江區聚焦優質教育,聚力改革創新。讓更多孩子在錦江區的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優質教育。”在成都市錦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看來,開設高中“創新班”,只是成都十七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書育人模式的一個縮影。“十七中現象”已成為錦江區極具影響力的教育品牌。(諸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