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場蔓延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致數萬人感染,面對不斷更新的疫情數據,誰也無法預測自己會否成為被病毒選中的下一個。

儘管每個人被叮囑最多的是“少出門”,但患者需要救治,民眾生活需要保障,阻斷病毒傳播的通道需要守護,很多人不得不走出家門,堅守工作崗位。他們是血肉之軀,也會心生恐懼;超負荷的壓力,會將他們擊垮;讓家人處於危險之中,他們內心充滿煎熬……但職責所在,疫情不結束,他們不離崗。

中國網自2月10日起推出《凡人“疫”舉》系列報道,記錄疫情之下普通人的恐懼與擔當,記錄中國人抗擊疫情的犧牲與鬥志。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或許,平凡是唯一的答案,但平凡的邊界卻從未能被定義。

胡雯查房時與患者聊天。受訪者供圖

如果當時沒有同事的提醒,胡雯可能不會做CT檢查,也發現不了肺部的病灶。

胡雯是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呼吸內科的醫生,由於每年冬季流感高發,她所在的科室春節前都很忙。今年1月,患者多起來,看著不斷涌入的患者,她心想可能又過不好年了。

然而,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患者出現了新情況。“往年慢阻肺比較多,今年發燒的特別多。一些患者使用雙聯抗生素也沒效果,發燒還是控制不住。我們意識到有點兒不對頭,把發熱患者安排到同一個病房。”胡雯按要求把發熱患者的情況上報到院裏的公共衛生科。

1月17日,胡雯接診了15位患者,打破了院裏日接診患者的記錄。“從早上九點多一直忙到夜裏十一點半還沒忙完,實在太累我就先睡了,第二天一早起來繼續寫病歷。”

也就是在這一天,同事告訴她自己做了CT,發現肺部有病灶,但除了身上酸痛沒有別的症狀,建議她檢查一下。“我身上也酸痛,以為是累著了,同事説檢查一下不費事,沒事更好,我就也做了CT。”

檢查結果顯示她的肺部也出現了病灶,且支原體陽性。次日,忙完手頭的工作她住進醫院。那時肺炎原因尚不明確,她的診斷結果是考慮早期病毒感染。

胡雯查看患者CT。受訪者供圖

入院第四天她開始低燒,持續了五天,中間還出現了胸悶、喘氣現象。“當時的診療方案提到一週可能是輕症轉向重症的節點,我每天發燒,很煩躁,怕病情加重。但我這個人挺要強的,在病房裏儘量表現得很樂觀,不想破壞氣氛。”

為了不讓自己沉浸于憂懼之中,她每天不停追劇,不給大腦留思考的時間,刻意避開所有關於疫情的報道。

表面強裝鎮靜的她,內心卻有不敢觸碰的恐懼。“娃才兩歲,萬一我有個意外,他怎麼辦……”

終於,胡雯這些天堆積的情緒,在大年三十被姑父去世的消息引爆了。她在病房裏放聲大哭,病友們都被她嚇到了。“姑父對我來説像父親一樣,我從小在他家長大,家人沒告訴我他病情加重的事,突然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我一下子接受不了……”

病友們給了她很大的安慰,他們的樂觀、堅強也讓她很快調整了心態。第二天,她的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了,是陽性。一位病友打趣説,陽性很好啊,確定了心裏踏實。

由於發現較早,積極配合治療,16天后胡雯病癒出院了。隔離14天后復查一切正常,她申請重返崗位。

“領導建議我好好休息,但是同事們都太辛苦了,我很心疼他們,我回去了他們能稍微輕鬆點兒,而且我覺得自己的身體能夠承受。”胡雯説自己很幸運,也很感恩,遇到的都是好人,她想把這份好運傳遞給更多患者。

胡雯為患者診脈。受訪者供圖

2月20日,胡雯以醫生身份出現在病房裏。她格外關注一位70多歲的老人,儘管這位老人不是她的病人。

老人的老伴和兒子都因感染新冠肺炎離世,兒媳也在住院治療,而他尚不知情。“心裏很同情他,想多關心他一點,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幫他樹立信心。他本身也很樂觀,每次我問他需要什麼,想吃點兒什麼,他都拒絕了。他唯一牽掛的就是家人,可我無法回答他。”

所幸老人治愈了。他要出院的時候卻沒有家人能來接他,醫院不得不告訴他了真相。之後胡雯假裝查房去看他,“他很冷靜,感覺不出來他的情緒。”

患者最擔心的往往不是自己,而是家人,一些患者在這家醫院治療,他們的家人可能已在另外一家醫院去世,但彼此不知道對方近況,也沒有見上最後一面,他們重獲新生後聽到的卻是家人已不在世的消息。

胡雯返崗的時候,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每天只有幾名患者。一些患者已無明顯症狀,但核酸一直不轉陰。“病人住院一個多月了很著急,後期在安撫病人情緒上花的時間比較多,治療方面主要依靠中醫,沒有其他有效辦法。”

胡雯(右)和同事們在康復門診。受訪者供圖

對於中醫的療效她深有體會,在她生病期間中醫發揮了很大作用,“我經常盜汗,手心發燙,吃了中藥得到緩解。”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效果得到認可,國家頒布的第七版診療方案介紹了中醫治療方法。國家中醫醫療隊援鄂專家在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收了徒弟,他們離漢後,由徒弟們負責患者的康復治療。

胡雯被選中拜師學藝,她的師傅是來自河南省中醫院名醫堂的王育勤。3月12日,她跟隨師傅到江夏康復驛站坐診,“我以前學過舌診,但沒分那麼細,師傅能夠根據舌尖、舌中、舌後、舌根、舌邊等不同部位的異樣,辨別其所代表的臟器病變,而且用藥精準。”

這次經歷讓她感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堅定了她對中醫的信心,“我們平時看病西醫用得多,忽略了中醫,中醫有它的長處,學好、用好了一樣有效。康復期患者CT顯示肺部陰影吸收較好,但還是感覺不舒服,西醫沒有好辦法,中醫就能緩解患者的不適。”

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也設立了康復門診,胡雯負責接診康復患者。雖然還是和以前一樣的防護,但因為面對的是康復患者,她的心情變得輕鬆愉悅。

她現在特別想念兒子。春節前兒子被送回老家,從出生到現在沒有離開過她這麼久時間。生病期間,她一遍又一遍翻看兒子的視頻和照片,默默流淚,後來忙碌代替了想念,“以前兒子會跟我説抱抱,現在都不説了,心裏很失落,他不需要我了,我可以安心工作了。”(記者 金慧慧)

《凡人“疫”舉》系列往期回顧

凡人“疫”舉丨得知自己採樣的患者核酸呈陽性她嚇得發抖 她在一線的每一天對父母都是煎熬

凡人“疫”舉丨一線抗疫人員打電話要住酒店,找不到服務員的他帶上家人回武漢支援

凡人“疫”舉丨高燒十天后住進醫院,他以患者身份做起志願者

凡人“疫”舉丨動身回家過春節時他接到一個臨時任務 父親得知後怒挂電話

凡人“疫”舉丨值守“三無社區”累到心臟早搏 她説:“我不想當英雄,但也不能當逃兵”

凡人“疫”舉丨瞞著家人支援方艙醫院,疫情結束後他們想安安全全地抱一下父母

凡人“疫”舉丨義務跑遍漢口的醫院轉運近50名患者,他曾怕到不停量體溫、吃五六種藥

凡人“疫”舉丨火車站勸返乘客 她看到了最善良、最能默默犧牲的鄉親

凡人“疫”舉丨他曾因感染新冠肺炎恐懼、無助,治愈後成為方艙醫院的心理諮詢志願者

凡人“疫”舉丨她是家裏留守的唯一頂梁柱,繼丈夫、妹妹、妹夫之後也請戰去了一線

凡人“疫”舉丨騎行4天3夜300公里趕回醫院,她想讓患者看病少走一段路

凡人“疫”舉丨戰疫現場披上“婚紗” 推遲婚期馳援武漢的她如期當上新娘

凡人“疫”舉丨因“胡歌老婆”上了熱搜的光頭女護士 她的微網志裏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凡人“疫”舉丨除夕夜緊急成立心理援助志願隊,他們在另一戰場安撫恐慌的心

凡人“疫”舉丨面對身邊已有人感染,這支轉運疑似患者隊伍仍然爭著往前衝

凡人“疫”舉丨義務包攬武漢2000戶居民果蔬採購 90後小夥披星去戴月歸

凡人“疫”舉丨以死威脅要出門,河南硬核書記巧退村裏“老大難”

凡人“疫”舉丨12年前他在汶川扒廢墟救災,今天他在武漢建設火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