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場蔓延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致數萬人感染,面對不斷更新的疫情數據,誰也無法預測自己會否成為被病毒選中的下一個。

儘管每個人被叮囑最多的是“少出門”,但患者需要救治,民眾生活需要保障,阻斷病毒傳播的通道需要守護,很多人不得不走出家門,堅守工作崗位。他們是血肉之軀,也會心生恐懼;超負荷的壓力,會將他們擊垮;讓家人處於危險之中,他們內心充滿煎熬……但職責所在,疫情不結束,他們不離崗。

中國網自2月10日起推出《凡人“疫”舉》系列報道,記錄疫情之下普通人的恐懼與擔當,記錄中國人抗擊疫情的犧牲與鬥志。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或許,平凡是唯一的答案,但平凡的邊界卻從未能被定義。

田莉正在為隔離人員採集咽拭子。受訪者供圖

回還是不回?田莉躺在賓館裏輾轉難眠。

1月22日,為了趕次日清晨六點多的火車,她住到火車站附近。過了今晚,踏上明早的火車,她就可以回家過年,擁抱一年未見的父母,和親愛的男友成婚。

儘管已做好充分準備,但不到開車前最後一刻,她還是下定不了決心,“武漢疫情這麼嚴重,自己感冒還沒好,怕路上被傳染,也怕把風險帶回家,而且我是名醫生,這個時候應該堅守崗位。”回家和留下分量一樣重,她無法抉擇該向哪邊傾斜。

田莉是武漢市江夏區湖泗衛生院的醫生,家在恩施,因同事多為本地人,她最初沒被列入抗疫名單。除夕前兩天武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增加,職業的敏感讓她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如果我回去了,同事們可能忙不過來。”

田莉到府為村民測體溫。受訪者供圖

然而,結婚是她這個春節的頭等大事,親朋好友具已通知,除非雙方分手,否則不會輕易取消。當她提出過年能不能不回家的時候,父母一口否決了,甚至讓哥哥開車來武漢接她回家。“家人沒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認為我在小題大做。”

時間在煎熬中一點點逝去,終於,她在淩晨1:53給爸爸發了一條長長的微信,説出了所有的顧慮,並安慰他自己只是不回家過年,過幾天會開車回去,讓他勿念,她會照顧好自己。“正月初八婚禮我再回去,這幾天情況特殊,離崗的話太不像樣了。”

第二天醒來,爸爸回復説她不回去過年他們也過得不好,但是尊重她的決定。男友知道她工作一向盡心,也很支援她。得到父母的勉強同意後,她立即給院長髮資訊説自己不回家了,有需要她隨時上。

當天下午四點,她趕到武漢出城的卡點為乘客測量體溫。“剛開始我們穿的還是工作服,突然量到一個男孩高燒38℃多,現場一下子緊張起來,我們趕緊穿上防護服。”

後來,湖泗鎮出現第一例確診患者,監測其密切接觸者健康狀況成為她和同事們的工作。他們挨家挨戶到府量體溫,自身暴露于風險之中的同時,也遭到村民的排斥,“他們直接説不要進來,我們就儘量不進別人家的門。”

田莉(左)和同事下鄉對村民進行健康狀況及流行病學接觸史等調查,她趴在地上做記錄。受訪者供圖

這是田莉又一次感受到危險的逼近,醫院的所有工作人員停止休假,全部上崗。

湖泗鎮也建起了隔離點,密切接觸者在隔離點接受醫學觀察。她的工作轉移到隔離點,監測密切接觸者血壓,指導他們服藥,採集咽拭子。咽拭子標本用來確診患者是否感染,而張嘴的動作會産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這個工作是我主動攬下來的,總得有人做。”

危險終究還是來了。得知她採集的一個咽拭子核酸檢測顯示雙陽性後,她的雙腿開始發抖,無法自製。平時工作很忙,鮮有時間和父母聯繫,一般都是他們留言,她第二天才回復。

此刻,特別想聽一下父母的聲音,她撥通了爸爸的電話,“就説了兩句,讓他們照顧好自己,我一切都好,怕説多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默契總是在恰當的時候為至親的人送去彼此試圖隱藏的資訊,她努力表現出的正常,父母早已識破,但是不敢説,也不敢問,只能以言語鼓勵。

田莉為隔離人員測血壓。受訪者供圖

直到前兩天從隔離點回來,她才向父母坦白。爸爸説就知道她那天有事,“你決定不回來後的每一天,對我們來説都是煎熬。”她知道父母會擔心,卻不知他們度日如年,堆積在她胸口的恐懼、愧疚、思念傾瀉而出……

從上大學開始她就遠離父母,工作後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上了年紀的父母越來越依賴她,她每天只能通過視頻假裝陪在他們身邊。“都説養兒防老,我不能在跟前盡孝,還讓他們這麼操心,每次想到這些心裏就特別難受。”

父母雖然操碎了心,但跟外人説起自己的女兒,言語中只剩下驕傲,“我女兒是醫生,這次她在一線救人。”

田莉的遭遇也讓醫院更重視防護。之前由於物資緊缺,一件防護服要穿一週,此後,不管多難,都要保證她採集咽拭子時穿上新的防護服,護目鏡也換了品質較好的。她也以此安慰自己,“該做的防護都做了,沒事的。”

田莉在隔離點查房,隔離人員向她表示感謝。受訪者供圖

2月28日,田莉被調到另一個隔離點,這裡住的是養老院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老年人一般都有基礎疾病,感染風險較大,她的神經一直緊繃著。

她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一位老人因急性心肌梗死離世。這是她從醫四年多來第一次直面死亡,“作為醫生,無法挽救患者的生命,心裏很煎熬。” 

此後每天查房,看著空蕩蕩的床位她的心都隱隱作痛。平時,她對看病的老人都格外憐惜,她會想到父母,想到自己也有老去的時候。特殊時期,這種感情更加強烈,“我把他們當爺爺奶奶照顧,盡最大努力減輕他們的痛苦。”

田莉(右)解答隔離人員的疑問。受訪者供圖

老人們的醫學觀察期結束,令她欣慰的是無人感染。武漢的疫情也得到控制,她回到單位,開始正常上班。

能夠按時睡覺了,也不用擔心半夜有突發情況,可她卻睡不踏實,每天早上五點就醒了。年前她已連續工作兩周,至今有兩個多月沒有休息。在隔離點,她連上24小時班,第二天還要去單位上半天班,下午才能休息。

“整個人特別累,例假一直都沒來,突然放鬆下來倒不適應了,可能過段時間就好了。”疫情結束後,田莉有三個願望,回家看父母,完成婚姻大事,把工作穩定下來。

當初她以“三支一扶”大學生的身份來到湖泗衛生院,去年通過人事代理考試得以留下,她正在努力考取編制,“我不後悔自己的選擇,醫生很偉大,我為此自豪。”(記者 金慧慧)

《凡人“疫”舉》系列往期回顧

凡人“疫”舉丨除夕至今轉戰三地做志願者 他説“把雷神山幹倒閉才算完成任務”

凡人“疫”舉丨一線抗疫人員打電話要住酒店,找不到服務員的他帶上家人回武漢支援”

凡人“疫”舉丨高燒十天后住進醫院,他以患者身份做起志願者

凡人“疫”舉丨動身回家過春節時他接到一個臨時任務 父親得知後怒挂電話

凡人“疫”舉丨值守“三無社區”累到心臟早搏 她説:“我不想當英雄,但也不能當逃兵”

凡人“疫”舉丨瞞著家人支援方艙醫院,疫情結束後他們想安安全全地抱一下父母

凡人“疫”舉丨義務跑遍漢口的醫院轉運近50名患者,他曾怕到不停量體溫、吃五六種藥

凡人“疫”舉丨火車站勸返乘客 她看到了最善良、最能默默犧牲的鄉親

凡人“疫”舉丨他曾因感染新冠肺炎恐懼、無助,治愈後成為方艙醫院的心理諮詢志願者

凡人“疫”舉丨她是家裏留守的唯一頂梁柱,繼丈夫、妹妹、妹夫之後也請戰去了一線

凡人“疫”舉丨騎行4天3夜300公里趕回醫院,她想讓患者看病少走一段路

凡人“疫”舉丨戰疫現場披上“婚紗” 推遲婚期馳援武漢的她如期當上新娘

凡人“疫”舉丨因“胡歌老婆”上了熱搜的光頭女護士 她的微網志裏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凡人“疫”舉丨除夕夜緊急成立心理援助志願隊,他們在另一戰場安撫恐慌的心

凡人“疫”舉丨面對身邊已有人感染,這支轉運疑似患者隊伍仍然爭著往前衝

凡人“疫”舉丨義務包攬武漢2000戶居民果蔬採購 90後小夥披星去戴月歸

凡人“疫”舉丨以死威脅要出門,河南硬核書記巧退村裏“老大難”

凡人“疫”舉丨12年前他在汶川扒廢墟救災,今天他在武漢建設火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