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鬥士

    近些年,中國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加強,中國市場急切需要相關的機構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這種背景下,“王海線上資訊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公司的辦公地點設在北京北部郊區的一間狹小的房屋裏。王海是這家公司的主要投資人之一,在中國,王海已經成為一位英雄般的“鬥士”。“王海線上資訊公司”便是希望借助王海本人的號召力來吸引那些渴望得到法律幫助的消費者們。

    “王海線上”是由社會活動者個人和非政府社會組織相結合産生的一家商業公司,在它的背後反映了非政府社會組織在中國的迅速發展以及政府行為在社會事務管理中的減少。所謂的“王海現象”——就像一些中國媒體所報道的那樣——開始於1995年,當時,王海先生注意到了新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一項重要條款——《保護法》第49條規定:商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憑藉這條規定,王海開始了他的“索賠事業”,中國的媒體和社會也隨即把他譽為“社會名流”。因為害怕受到那些憤怒的商家的打擊報復,王海在街上必須戴上墨鏡;而這副墨鏡也成了王海的個人“商標”。

    中國政府對王海的這種行為給予了鼓勵,這也向外界社會尤其是國際輿論界表明瞭中國目前對於個人“智慧財産權”的重視。而這一點對於中國的“入世”申請來説,曾經是相當重要的,——當然中國的申請已經獲得了通過。

    王海的行為對於變革中的中國社會所起到的影響作用,並不僅僅在於可以幫助那些受到商家欺騙的消費者,還在於可以推動“非官方組織”在中國的發展。實際上,王海也從這種行為中獲取一些利潤,——儘管他的動機在於幫助和教育中國的消費者。在他之後,很多人紛紛效倣,建立起一批非官方的社會組織。從女權運動到環境保護:這些非官方組織所涉及到的範圍非常廣泛。這些剛剛起步的非官方組織都強調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服從政府的規定。他們所提供的服務相當地有效細緻,但是其內部還缺少足夠的組織力。很多類似的組織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商業性,或是附屬於某一政府機構。

    中國政府為消費者設立了一個名為“消費者協會”的官方機構,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該機構對王海的努力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消費者協會”公共事務部主任楊克説:“我們很願意看到更多‘王海’的出現。”實際上,考慮到中國市場經濟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單靠“消費者協會”所提供的服務還不足以滿足保護所有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需求。所以,楊女士也希望中國“入世”可以促進非官方社會組織的發展,以增加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力量。

    

    《經濟學家》2001年11月17日


四大食品安全問題最受消費者關心
消協為消費者維權不得收費
明天消費者能沾多大光
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 消委會呼籲消費者説不!
調查顯示:58%的中國消費者從不看帳單
旅遊商品,你該如何面對消費者?
消費者,請向“不平等條約”説不
消費者不必迷信“ISO”
消費者應明明白白地享受優惠
為消費者討回公道
中消協:消費者應無償獲得消費警示
百姓難以放心消費 “20難”難為消費者
消費者真的要成為上帝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