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月餅市場的“神經衰弱症”  
單士兵

    時近中秋,因受去年“南冠”生産陳餡月餅事件的影響,全國的月餅市場顯得過分“神經衰弱”。

    首先是從北京傳來消息説,月餅不得回收使用陳餡將寫入新的行業標準;接著就是上海月餅生産企業稱,他們已明確了各式月餅的分類,並規定了其基本含量,將讓市民吃上“國標月餅”;而在江蘇,從8月下旬起,就在全省範圍內開始了對月餅生産經營的專項檢查,並稱之為“明月行動”……

    月餅生産走到此番境地,著實令人悲哀。我想,曾令輿論譁然的“南冠”陳餡事件對今天的月餅生産和消費的確有著一定的影響,它給很多消費者心裏蒙上了一層難以抹去的陰影。而在今年上半年,“南冠”宣佈破産。又近中秋,老百姓還是要吃月餅的,畢竟,月餅是我國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特色食品。繼去年月餅市場出現了巨大的信譽危機和銷售危機後,我想,在今後的一定時期內,月餅市場的“神經衰弱”現象很可能還會存在著。

    有人稱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媒體對月餅市場的窮追猛打。我認為這一説法是有失偏頗的。要知道,媒體報道是客觀揭示其存在的問題,旨在幫助消費者安全消費,媒體不是企業的競爭對手,其目的不是將企業擠入絕境。真正的錯誤還是企業本身不講誠信,缺乏商業道德。

    就拿去年的“南冠”事件來説,從1993年起,“南冠”廠就開始用陳餡製作新月餅。這首先就是一種可怕的短視的行為,七八年的時間,他們坑害消費者利益,損害人民身體健康,這種違法行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竟視而不見,這背後也凸顯了有關部門的管理不完善。如今江蘇各地監管月餅生産品質的“明月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可是,亡羊補牢,失去的羊還是回不來了。

    因此我認為,當前月餅市場要想不再“神經衰弱”,就必須重樹信譽,真正挖掉諸如缺失誠信這樣的“黑餡”。市場經濟在一定意義上説就是誠信經濟,制假造劣短時間會成為某些企業謀利的方式,但是當徹底露了“黑餡”,失去了起碼的誠信,在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的同時,更是為自己挖掘了墳墓。

    “南冠”已經被市場施以了“酷刑”,我們不希望中國月餅市場再出現更多的“南冠”事件。但是,遺憾的是,8月21日《金陵晚報》又抖出驚人內幕:近幾年星級飯店紛紛做起的月餅,並非自家“現烤現賣”,而是從不同渠道進貨後換個包裝,將價格翻上幾番而已。對此,我想,如果月餅市場的誠信缺失現象再不改變,商家和消費者將一直處在相互不信任、相互防範的情況下。那樣,受害的不光是月餅市場本身,還包括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

    我想,月餅市場在保障消費者權益,規範經營者行為等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裡面,月餅商家必須明白今天自身的“神經衰弱”,還是在於自己經營本身存有“黑餡”。如不能真正挖掉這些害人害己的“黑餡”,月餅市場就會繼續“病”下去。

     《工人日報》 2002年8月28日


月餅國家標准將於今秋正式實施 名稱與用料須相符
今秋月餅沒趕上“國標” 各廠家生産標準仍各自為政
月餅餡料新標準有望出臺 使用假餡陳餡將受制裁
“放心月餅行動”8月初啟動
月餅食品國家行業標准將出臺
“冠生園”為何走上歧路
去年月餅餡 今年做湯圓(圖文)
一盒月餅路上“走”了38天 海口郵政吃上月餅官司
南京冠生園要被解散
上海市民不滿月餅價格變動大
廣州一項調查出新論:愛不愛吃月餅與學歷有關
調查顯示深圳三成半居民不買月餅四成半居民外出賞月
月餅——中秋節背後的故事
沒賣出去的月餅哪兒去了
兩岸同胞共創“中華團圓月”
“洋月餅”為什麼這麼“火”?
還有多少人在吃月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