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記聾啞特教盧寧九月的一個普通工作日  

    9月5日,午後,院子裏一群孩子正在一個小夥子的帶領下做體操。一切都靜悄悄的,沒有哨聲,也沒有密碼。小夥子做了一個手勢,似乎是要求由一隊變成兩隊。孩子們有的迅速後退,有的左右張望,有的遲疑片刻跑到一邊,但馬上又跑回——還是跑錯了……這是北京市第四聾人學校一個普通教學日的下午。

    此刻,女教師盧寧正在給她的學生們上語文課。這節課是應用文,學習那篇著名的《百萬雄師過大江》。新聞消息對於聾啞孩子來説太過抽象,盧寧用手比畫著:“標題好比是頭,導語是脖子,主題就是身體。”她用手語,也用口語。一個孩子突然大聲叫道:紅軍!他分辨不出“解放軍”和“紅軍”的不同。但是那一聲“紅軍”是清晰無誤的,盧寧給了他一個獎勵:向他豎起大拇指。盧寧開始朗讀課文,聲音較平常語速緩慢,教室裏13雙眼睛認真地注視著女教師唇形的變化。有孩子隨著盧寧朗讀,聲音或高或低,一時含混,一時又有幾個特別準確的音節。教室外不知名的鳥兒叫了起來,孩子們聽不到鳥鳴的婉轉,小鳥卻知道唱和孩子稚嫩的學語。

    這是盧寧本學期帶的新一屆高中畢業班。她剛剛送走了一批孩子,全部考上了大學。這樣的成績已經連續了兩年。但盧寧還是心存遺憾,她帶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畢業班各有兩名學生落榜,她老是記挂著那兩個學生,以至於都有負疚感。“應該給孩子一個前途。”盧寧擔心自己的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吃沒有文憑的虧。

    她給新同學講自己,講自己初到聾人學校任教時的尷尬。那時侯盧寧才18歲,年輕漂亮的大姑娘偏偏去教聾啞孩子,風言風語是不會少的。有人甚至不無惡意地説:大啞巴帶著一群小啞巴!對於這個敬業的姑娘來説,更為尷尬的是,來自呼和浩特的她普通話還説的不是十分標準——上課還不到兩個星期,就有學生家長找到府來:跟著你學,我們不放心!接下來的日子裏,雖然沒有像希臘那位知名的大演説家那樣,用嘴巴含石子衝著大海練,盧寧可真是下了一番功夫,聽廣播、做卡片、學音韻,直到説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

    她向孩子們介紹剛剛畢業的18歲的陳美思。那是個孱弱的男孩子,一齣生就得了一場大病,每天都得大把大把地服藥,醫生診斷他最多只能活到20歲。今年畢業時班裏舉行郊遊,去爬京郊的霧靈山,同學們關心他,囑咐他不要太用力,但陳美思用手語説,他渴望到最高峰去,他能行!最終,這個看上去風一吹就倒的孩子戰勝了幾乎是他生命極限的挑戰。“陳美思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盧寧説。

    有位聾啞孩子的母親和盧寧説過一件事:孩子家住的樓區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經常有鄰居街坊玩耍、乘涼;另一個則少有人行。母親總是帶他走那個僻靜的出口。一天,當母親又帶他出去時,這個孩子憤怒地説:為什麼不走那邊?你是不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你有一個聾啞兒子!

    盧寧説自己聽到這個故事時哭了,她知道了聾啞孩子的尊嚴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哪怕是母親。

    盧寧現在喜愛和學生們站在街邊説話,站在大庭廣眾裏手語交談。她説那是一種榮耀。

    到了下課的時間了,孩子們像往常那樣,用手圍成一個“心”形,向老師致謝。

    這是無聲世界最美的語言。(田雨)

    

    新華社 2002年9月10日


重慶:大學生申請助學貸款有了自己的信用檔案
教師平均工資有較大增幅 整體素質有明顯提高
教師:一個越來越熱的職業
首都教育界師生學習江澤民總書記在北師大的講話
中國第一所探索快樂音樂教育的中小學在滬創立
第五屆"全國十傑中小學中青年教師"教師節前評出
我國教師隊伍新變化:規模擴大 結構合理 素質提高
全國1000多萬教師有了自己的報紙《中國教師報》
十二齡童跳進中國科大
如何體現對“問題少年”的人文關懷
加學生簽證申請量急劇增大 申請宜早不宜遲
遠比體罰更令人恐懼 危險的教育“軟暴力”
“我作弊時請高抬貴手” 教師節的另類賀卡
成考:語文減題 英語不考翻譯
聾啞人也能“打”電話
教育不能殘疾 寧夏狠抓“特殊教育”
歸國學者成功克隆耳聾眼盲基因
聾女如何創奇跡?“賞識教育”情動羊城
中國各地舉辦關注聾啞兒童身心健康活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