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體現對“問題少年”的人文關懷  

    《大河報》9月4日報道,為體現人文關懷,武漢市江漢區法院為未成年被告人專門設立了“圓桌審判庭”,即被告人可以與公訴人及家人一起,圍坐在一張橢圓形桌子旁接受審判。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問題少年”們心理尚不成熟,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文關懷。“圓桌審判庭”融合了情與法,可以緩解被告人的緊張情緒,有利於幫其認清罪行。但若依拙見,如此人文關懷,了不起是一種表面性的人文關懷罷了。

    一段時間以來,這種表面化的人文關懷的報道充斥報端。2月9日《大河報》曾報道南方某市為體現人文關懷,組織在獄犯人乘大巴瀏覽市容,還有警車開道。後來又有監獄與之較勁,不僅允許犯人夫妻同居,並幫助犯人操持獄中婚禮。如此作為,即便稱為人文關懷,但也不是深層次的人文關懷。因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注,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以及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就犯人而言,其獄中服刑期間應享受的權利能否法定化,刑滿釋放後能否保證其人格和尊嚴受到最起碼的保護,這才是在犯人身上體現人文關懷的最重要環節。如果這些權利得不到法律保護,而靠那些興之所致的孤立創意來體現所謂人文關懷,都是靠不住的。

    再就未成年犯罪而言,對其人文關懷的重點,恐怕也絕不是僅僅在幾個“問題少年”身上施些“關愛”,將審判的“方桌”換“圓桌”,將本來應該站著受審改成坐著交流這麼簡單,而在於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的日常環境,防止更多的“問題少年”出現。放眼現在的教育體制,僵化的應試教育模式仍主宰課堂,孩子們在這種環境中,應得的童年歡樂尚且不存,遑論人格和尊嚴?我們國家儘管也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但由於應試教育陰魂不散,仍主宰著學生的命運。正緣於此,在最能體現人文精神的人格陶冶環節,偏偏我們缺課太多。完美人格才是抵禦各種犯罪的利器,與之相比,設置“圓桌審判廳”,就如同平時不注重讓孩子鍛鍊身體和保養,釀成大病甚至絕症後,才想起讓孩子吃些類似“感冒藥”的東西以期補救一樣荒唐!

    這些表面化的人文關懷現象擁有一個共同而明顯特徵,就是操作者大多都選中犯罪者這一特殊社會群體。之所以如此,我想就是因為該群體“人文基數”太低,容易弄出“人文政績”之故;再者,這一特殊群體,還一向是媒體關注的重點,在他們身上做“人文關懷”的文章,也就分外容易弄出些精彩之筆來。恐怕這也正是表面化的人文關懷一時間喧囂塵上的最主要原因吧!(周士君

    )

    

    《中國青年報》 2002年9月9日


廣西啟動青少年女性生殖性健康教育模式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警惕青少年骨齡提前發育
香港特區政府為青少年提供在職培訓機會
青少年性感預支誰之錯?
家長的“好孩子”和“現代人”距離有點遠
中國青少年預防艾滋病基金啟動 首批基金百萬元
香港青少年偏愛快餐店 不少人對飲食結構知之甚少
奧克蘭華人送外賣被打死 6名毛利青少年犯殺人罪
我國明確14至16周歲者承擔刑事責任範圍
台灣有關單位呼籲青少年遠離紋身
港府為離校青少年設立“展翅”計劃 逾八千人報名
《數字化侵害—中國青少年網路問題報告》出版
青少年性知識網站將在南京開通
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教育電影《為了明天》首映
中國青年報:“反腐”是一種什麼藉口
海峽兩岸青少年登山夏令營側記:架起心靈的橋梁
電影誤導美國少年(圖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