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一個越來越熱的職業  

    每年的教師節,不斷增加著教師這一稱號在人們心中的份量。新中國的第18個教師節到來的時候,人們不難發現,與過去相比,教師越來越受人矚目和尊重,教師這一稱謂越來越響亮。

    教師——職業越來越熱

    2000年,北京師範大學在北京地區錄取的理科調檔線比1999年整整提高了100分,創下了中國高校招生史上的一個奇跡。

    今年,北師大招生人數達到2100人,比上個世紀90年代翻了一番。

    近幾年,全國各省市第一志願報考北師大且超過重點線的人數往往超過招生計劃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從全國範圍來看,去年與前年相比,高等師範本科院校數由107所增加到109所,在校學生數由54.4萬人增加到95.03萬人,增長了近75%。

    曾經遭受考生冷眼的師範院校,曾想方設法地改行的師範生,漸成歷史。

    據介紹,在畢業生就業方面,不少師範院校的畢業生不到期末就被中小學校“搶訂”,現在連非師類院校的畢業生也希望謀一個教師職位,除了本科畢業生,碩士甚至博士也開始到中學求職任教。與過去曾經有過的教師改行相比,現在從其他職業向學校調動的人才多起來。

    “九五”期間,我國教師人數逐步增加,目前全國教師人數已達1000多萬。

    教師職業受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越來越富了。統計表明,中央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比例連續五年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教育經費佔國內生部總值的比例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2.5%左右,提高到去年的3.19%,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改革開放前,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每人平均年收入不足六百元,而去年已增加到一萬多元。上世紀的最後7年間,全國投入專項資金上千億元,使教師住房緊張的狀況明顯改善。2000年,城鎮教職工平均居住面積增加到近11平方米,城鎮教師家庭每人平均住房面積超過城鎮居民平均水準。教師的退休金髮放、醫療狀況等也都有明顯改善。

    教師——門檻越來越高

    林溟老師1995年從東北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分配到了北京市匯文中學,現在她已經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作為市重點的匯文中學吸納新老師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現在新增加的老師中碩士研究生佔了主流,本科生成了少數派。

    進入大學一線教師崗位要邁過的門檻更高。2001年畢業到北京廣播學院任教的霍文利老師説,現在周圍的很多同事都在攻讀博士學位,不然將無法適應未來的教學競爭。現在的老師不但要課上得好,而且要能搞研究,寫論文出專著。現在的學生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象過去那樣按步就班地上課方式,學生就會不理睬你,不聽你的課,去聽別的老師的課。

    根據教育部的計劃,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內,具備條件的小學和初中專任教師的學歷要分別提升到專科和本科層次,經濟發達地區高中專任教師和校長中獲碩士學位者應達到一定比例。國家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提出的這些明確要求,使教師的門檻在現有基礎上又有了大幅度提高。持證上崗、競爭上崗等措施使講臺成為競爭激烈的崗位。在一些重點大學,不具備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就沒有資格站在講臺上。

    時代在變,教師的內涵也在變。現代教育專家認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現代教師職業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論武裝,有自覺的職業規範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立特徵,不能僅僅有文化就當教師。

    教師——責任越來越重

    在世紀之交,我國政府就已明確提出教育的發展目標:用十年時間,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完善各種層次和形式的教育與培訓;培養造就一批高水準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建立起教育新體制的基本框架……時間緊迫,任務艱巨。

    我國1000多萬教師隊伍,承擔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2億基本教育人口的教學,他們肩上扛著科教興國的大梁,寄託著民族振興的希望。

    北京師範大學老師何大澄説,教師是教育之本,不僅要傳授已經取得的知識,更要潛心向學、獻身真理,培養出一大批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有崇高理想和抱負,為國為民服務的棟樑之材。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成就卓著,但教師隊伍與我國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相比尚有不少差距。比如,我國小學和中學教師的合格學歷起點偏低,不少教師的知識面狹窄、部分教師職業道德意識淡漠;高等院校有些教師創新意識和研究能力不強,有些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落後等都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隨著教育整體水準的提高,特別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教師的教育水準和教學品質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差距還十分明顯。

    我國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已經全面啟動,有專家指出,新的世紀,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越來越取決於教育發展、科學技術和知識創新的水準,教育將始終處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師必然要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完成科教興國的歷史重任,教育必然要不斷地創新,未來教育也必將發生深刻的變革。面對這樣的崇高使命,教師更應當有所作為,才能夠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戰,不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響亮的稱謂。(尹鴻祝 邱紅傑)

    我國教師隊伍新變化:規模擴大 結構合理 素質提高

    伴隨著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步伐,我國教師隊伍建設近年來得到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合理,整體素質顯著提高。

    據了解,2000年我國普通高校專任教師為46.28萬人,到2001年已增加到53.19萬人,一年增加了6.91萬人。高校教師中,教授已有5.07萬人,副教授16.13萬人,分別佔到總數的9.5%和30%。中小學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不斷增加,去年高中、初中、小學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分別達16.8%、3.6%、0.18%。

    高校教師隊伍進一步年輕化,45歲和35歲以下的教師約佔教師總數的79%和46%。中青年教師已成為教師隊伍的主要力量,2001年,高中、初中教師中45歲以下的比例分別達到86%以上,高中、初中、小學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中,45歲以下的教師所佔比例達到42.9%、29.6%、33.4%。

    隨著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體制的初步建立,廣大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高中、初中教師的學歷合格率分別由2000年的68%、87%提高到2001年的近71%和89%。初中教師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比例由2000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17%,小學教師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20%提高到2001年的27%。高校教師的學歷層次也有較大幅度提高,具有研究生畢業學歷的教師約佔教師總數的31%,其中3.49萬高校教師具有博士學位。

    我國廣大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近年來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取得了大批優秀教學成果。中小學教師為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的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高校教師還承擔了大量的科研任務,成為我國科學研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由於高校學術梯隊建設的進展,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隊伍不斷擴大。目前,全國高校中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80人,佔中科院院士總數的39%;中國工程院院士234人,佔工程院院士總數的近38%。還有一大批優秀中青年教師成長為教學、科研工作的骨幹。

    我國教師教育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我國教師教育一年來又有了長足進展。隨著師範教育佈局結構進一步得到調整,一個以現有師範院校為主體、其他高等學校參與、培養培訓相銜接的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正逐步建立和完善。

    據了解,我國教師職前培養層次結構重心已逐步上移,三級師範(師範本科、師範專科、中等師範)正向二級師範(師範本科、師範專科)過渡。經過調整,2001年,高等師範學校由2000年的221所減少到210所,而在校生數由2000年的1,099,741人增加到1,350,383人,校均規模增長29.2%,其中招生數為508,161人,畢業生數為208,767人,分別比2000年增長22.8%、8.1%;中等師範學校由2000年的683所減少到570所,在校生數達662,353人,其中招生數為185,267人,畢業生數為278,275人,分別比2000年減少16.5%、13.9%、7.1%、10.6%。通過院校調整,師範院校辦學規模擴大,辦學層次逐步提高。

    師範院校充分發揮培養培訓教師的主體作用。2001年,北京師範大學等9所師範大學成功完成了教育部組織的首期基礎教育新課程骨幹培訓者國家級培訓,使3038名學員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內容、計劃有了充分的認識,研究了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培訓模式,進一步明確了開展新課程師資培訓的思路。

    其他高等學校配合師範院校,積極參與教師的培養培訓。北京師範大學等38個單位承擔了萬名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集中階段培訓。國家2001年投入經費7600多萬元,各培訓單位基礎建設投入2500多萬元,任課教師總計約1300人。這次培訓密切結合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提高了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實踐能力,取得了明顯效果。(尹鴻祝 呂諾)

    新華社 2002年9月10日


全國1000多萬教師有了自己的報紙《中國教師報》
教師節:尋找人氣最旺的“魅力教師”
湖北政協委員建議以孔子誕辰作為中國教師節
澳門舉行盛大聯歡餐會慶祝教師節
瀋陽十萬教師獲贈保險
今天,我們傾聽老師的心聲
我自豪,我是人民教師
王梓坤:教師節是我倡議的
教育部大型晚會慶祝教師節
教師節專稿: 我國教師隊伍進一步年輕化
中國教師隊伍的現狀
教育部通報教師節活動安排
教師節國家將表彰2766名優秀教育工作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