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競爭力 我們要保持幾十年!
徐鐘

對於我們來説,保持製造業競爭力變得輕易而重要,這是經濟全球化送給中國的最大一份禮單

深秋的北京,最忙碌的人要算京城的産業學者們,他們出沒于各種各樣的産業論壇——今年産業會議開壇格外密集,一個月內不下十幾個——這些學者通常的狀態是:在會上,或在趕往下一個會的路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金碚是其中一員。9月中旬,由他主編的《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2003)》剛剛出版,自然,他在每個産業論壇演講的主要內容也都與企業競爭力有關。

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企業如何打造自己的競爭力便成了一門顯學,市場放開的日程表日漸臨近,怎樣活下去、如何活得更好是懸在每個中國企業頭上的命題。儘管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他的《流行的國際主義》中認為:“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來説,競爭力是個毫無意義的詞彙,偏執于競爭力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危險的。”但通常,諸多企業競爭力的集合通常會等同於該國的國家競爭力,而企業競爭力對於經濟界和企業界的意義從來沒有人否認過。

金碚認為,企業競爭力包括五個基本含義。第一,企業競爭力所涉及的産業是競爭開放的市場,在壟斷和封閉的市場中談不上企業競爭力。第二,企業競爭力的實質是一個企業同其他企業相比的工作效率。第三,企業競爭力體現在消費者價值和企業自身利益二者的同一性,因為只有對消費者有價值、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産品才有市場,企業才有效益;企業有效益,才能生存和發展,從而能持續地向消費者提供産品,保持消費者的滿意指數。第四,企業競爭力決定了企業的長期存在狀態,因此,企業競爭力具有持續性和非偶然性。第五,企業競爭力的各種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總是作為一個整體而對企業的存在狀態發生作用。

一直以來,中國企業短缺的核心競爭力比如研發、技術已成業內共識,惟一的優勢是它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在許多外國人眼裏,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甚至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世界銀行按照購買力平價(西方的一種匯價學説,指兩國的貨幣比價取決於兩國貨幣國內購買力的對比關係)計算,認為中國經濟總量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人自己對自身的貧窮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認為中國的工業化只是一個補課的過程。“我們的人口規模大、居民收入水準低,這使得我們的産品具有物美價廉的特點,價格戰成了工業化進程的必然現象。在相當一段時間裏,中國産品最大的優勢還是低價格。所以當低價産品延伸到國際市場上時,必然會改變全球中低檔工業製品的格局,自然,反傾銷訴訟案件、大規模貿易順差、人民幣升值壓力、産業轉移導致某些國家産業空洞性失業等問題就成了中國現階段工業化的伴生現象。”

從經濟規律的合理性來説,如果我們的産品、服務以及各種生産要素能夠完全流動,就最有利於提高效率。這些可流動的要素包括資本、技術和勞動力等,但我們的現實條件限制了一些要素在中國的流動,比如,我們國家有大量的普通勞動力不能通過世界範圍內的配置,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必須大量地生産工業製成品,通過這個手段,把流動差的勞動力要素轉變成流動性強的産品,間接地實現包括勞動力在內的資源優化配置,這樣一來,“大量貼有‘MADEINCHINA’標簽的産品充斥國際市場,但我們實際的競爭力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高。日本的一份資料顯示,製衣業的附加價值構成是:零售36%、批發15%、加工19%。中國企業只承擔加工環節,在整個産品價值鏈中,中國企業只獲得了不足20%的份額,大部分錢還是讓別人賺去了,所以這些産品是‘MADEINCHINA’(在中國製造)而不是‘MADEBYCHINA’(由中國製造),‘MADEINCHINA’就是GDP(國內生産總值),‘MADEBYCHINA’表明的是GNP(國民生産總值),中國的GNP比GDP少出的部分要比別的國家高一大截。”因此,我國出口額的上升、出口産品的國際市場份額的上升不是因為效率提高了,而是因為參與國際分工使得比較優勢得到反映。正是基於此類認識,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國人對於技術開發傾注難以遏制的民族熱情。

然而到了1990年代末期,人們越來越發現,技術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也就是説,技術越來越像産業大餐上的一道配菜,而不是主菜。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所長江小涓女士在“首屆企業競爭力年會”上,把這種悄然變化的産業趨勢當成是世界送給中國企業的大禮。她認為,就一般産業而言,技術可以花錢買到,而勞動力恰恰由於不可流動性,發達國家不容易模倣,所以我們才獨具企業競爭力,“在未來一二十年,我國將面臨非常重要的戰略機遇,這是全球化背景提供給我們的機會”。

被江小涓稱為可購買的技術,已不是人們以往認為的那些落後的、淘汰的、污染嚴重的技術——以往國人有一個概念,先進的技術是蛋糕上的奶油,永遠抹在別人的嘴上——據研究,2001年41%的企業在中國使用的是國外3年以內最先進的技術,真正讓中國本土使用淘汰的産品和技術的比例只有14%。

而一些迷信研發就可以帶來超級利潤的企業發現,它們的日子不好過了——美國IT産業當中,研發投入比重最高的10個企業從1997年之後算起,有7個企業已經連續3年虧損,有4家企業已經退出市場——持續的研發投入反倒成了係在它們脖子上的繩索。

這完全符合一般市場經濟規律:技術研發産生超級利潤——更多的企業進入技術研發領域——過度競爭研發利潤下降(使更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高新技術)——沒有競爭力的企業退出競爭、市場恢復正常利潤。

“科技全球化以後,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研發能力可以分離,我們有多種渠道可以買到自己的智慧財産權,杜邦、惠普都有自己大量沒有使用過的技術願意轉讓。大公司願意轉讓的同時伴隨著第三方研發趨勢的出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研發設計能力作為産品出售。矽谷企業從1997年以後有九成不準備把技術産業化。”江小涓説,“當然我們不能説搞研發不賺錢,搞製造才賺錢,但至少原來認為的研發一定賺錢、製造一定虧損的理論被推翻了。”

隨著製冷行業製造能力在日本的消失,日本的大學和科研院所在迅速調整科研方向,最好的教授離開了這個領域,最好的學生不願意到這裡面做研究——誰也不願意在本土即將消失的行業中耗費他的投資。所以今年4月份,日本一個很重要的家電企業把本土最重要的研發機構都搬到中國來了。這説明當製造業消失之後,孤立的研發是靠不住的。現在很多製造業企業正在向研發擴展,就説明我們的製造成本優勢在手,技術優勢可能會隨之擁有。

當然我們不能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相對優勢。中國體制改革基金會秘書長、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呼籲,要利用這些優勢賺到錢,逐步開始積累。既做資本積累,又做知識和人才儲備,然後再逐步發展出更高級的競爭力,包括品牌的培養。在追求未來競爭力的時候,我們要立足於現實競爭力。不能好高騖遠。“我們要逐步培養高新科技競爭力、資本競爭力,同時由於我們人口比較多,工資水準可能幾十年上不去,我們的最勞動密集型、最基本的加工業、製造業仍不能丟,我們的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仍要保持。這樣在將來我們才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那時候中國企業會成為具有最全面的競爭力的企業——世界上真正最強的企業。”

南方週末 2003-10-10


“生産對話”話鋒直指 “中國製造”急需轉型
義大利要抵制中國貨 提出“中國産品衝擊論”
“印度製造”來到中國家門口 挑戰“中國製造”
柳卸林:中國技術能力與製造能力不對稱
“中國製造”變“中國創造” 中國急需原創品牌
中國製造業:應儘快完成向高端跨越
李海艦:借力跨國公司 發展中國製造
歐美打壓“中國製造”意欲何為?
人大代表關注“中國製造”:藍領能否變“金領”?
科技部報告:九大問題制約"中國製造"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製造”需要從量到質的跨越
研究揭開中國製造業神話面紗
華西都市報:“中國製造”將無所不在
[速讀國家數字之六]每天1.42億美元 展現中國製造魅力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