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要抵制中國貨 提出“中國産品衝擊論”
方川 石丁

近日,義大利政府頒布了進口食品新規定,該規定要求所有進口食品包裝上必須帶有詳細的食品使用説明書,並且特別指出進口自中國的食品必須帶有産品介紹標簽。近年來中國對義大利的食品出口量不斷增長,僅今年前4個月義大利進口的中國食品已增長了77%,這一明顯帶有指向性的政策勢必會嚴重影響中國食品對義大利的出口。

義大利提出“中國産品衝擊論”

近幾個月來,義大利政府經濟部長特萊蒙蒂在不同場合反覆強調,中國的廉價産品大量涌入歐洲,對義大利和歐洲經濟形成了嚴峻挑戰。他認為,中國低廉的産品的勞動成本和社會成本使義大利和歐洲處於不合理的競爭地位。今年7月義大利成為歐盟輪值主席國之後,特萊蒙蒂代表本國政府向歐盟提交了所謂中國“不規範競爭”的文件,試圖推動整個歐盟採取“海關措施”,對中國商品的“入侵”進行“全面有效的反擊”。此次頒布的進口食品新規定,就是在上述背景之下出臺的。

“中國産品衝擊論”喊得最兇的是義大利服裝和紡織品企業,義大利服裝和紡織品出口占到了其國內生産總值的2.2%,對其國民經濟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很多義大利企業認為,中國産品不斷搶佔世界市場和其國內市場,已經威脅到了義大利經濟中這項支柱産業的發展。據義大利一家行業協會統計,過去5年內,義大利的紡織品産量已經下降了20%。在過去兩年中,已有數十家企業在競爭中慘敗甚至倒閉。這種情況使得義大利政府憂心忡忡,多次揚言要用提高關稅和實施其他貿易限制的方法限制中國産品的衝擊,保護本國産業。

多數歐盟國家不贊同義大利觀點

中國專家指出,中意兩國的紡織品生産有很大的不同,義大利的産品多為中高檔産品,而中國貨則以中低檔為主,中國産品並不足以威脅義大利産品;此外在義大利市場銷售的紡織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義大利設計,中國生産,然後出口義大利的,義大利的商家從中獲利最豐。因此,把義大利紡織業衰退的原因完全歸咎於中國産品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

以德國、盧森堡等國為代表的歐盟多數國家和歐盟委員會也並不贊同義大利的意見。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拉米曾公開發表談話説:歐盟不存在來自中國的危險。相反,中國越是發展,越是增加外貿出口,對全世界越有好處。中國出口廉價産品“實質上是國際範圍內的勞動分工問題”。此外,中國的出口雖然在增長,但進口也在大幅度增加。9月中旬,歐盟委員會通過一項文件,斷然否定了義大利的主張。該文件説,單方面提高關稅壁壘違背WTO規則,是不現實和不可能的。文件同時指出,中國加入WTO後一直在努力遵守其規則,例如正在按照入盟承諾大幅度削減工業製品的進口關稅等。

意經濟衰退內因是關鍵

今年義大利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今年一、二季度意經濟連續出現0.1%的負增長,是歐盟少數幾個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國家之一。在外貿方面,義大利在世界市場所佔份額已從1995年的4.7%降至2001年的3.9%,2002年外貿出口又下降了2.8%。在黨派鬥爭激烈,且面臨明年6月歐盟議會選舉的情勢下,把中國貨作為替罪羊無疑是某些政黨試圖轉移視線、爭取民意支援的一種手段。正如義大利銀行前副行長、著名經濟學家薩爾奇內利所説,造成義大利産品競爭力下降的根本原因在於其自身,因為“義大利的工業模式老化,沒有使一些産品更新換代,沒有注意投資科研和革新,沒有進行大學和企業間的合作”,因此義大利政府現在不應該忙著對別人的事情指手劃腳,而是該先好好找找自己的毛病。

作為美國在歐洲的鐵桿盟友之一,義大利的一些官員在美國國內輿論正對“人民幣升值”和中國出口增長問題進行大肆炒作時,不失時機地跳出來為這股聲浪推波助瀾,明顯帶有討好美國的意味。菲亞特前常務董事長、意中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主席羅米蒂尖銳地指出,特萊蒙蒂的主張是對中國的又一“無禮”舉動。他説,特萊蒙蒂關注來自中國競爭的挑戰是對的,但不應該採取保護主義的解決辦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角,它的發展對義大利來説過去是、現在仍然是重大機遇,義大利應以積極的態度,加強同中國的合作。

《環球時報》 2003年10月08日


義大利停電誰之過?法意瑞三國各執一詞
義大利政府將打擊“地下經濟”
意內閣批准調整經濟指標計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