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紅色美術經典遍神州

     與中國共産黨的革命風雲歲月相伴而生的是無數紅色文藝經典,美術作品是其中之一。無論是具有千年文化傳統的國畫,還是引進不到百年的西畫,亦或是雕塑作品,都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導下充分發揮了文藝為社會服務的功能。這其中,有10件作品可謂名滿天下。

    油畫《開國大典》1953年 董希文創作

    董希文以他民族化的油畫語言,結合當時正在流行的新年畫的構圖和色彩,將毛澤東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瞬間定格在畫布上,成為現代美術史上最著名的作品。

    油畫《劉胡蘭》1957年 馮法祀創作

    劉胡蘭的英勇不屈感動了一代人,她的事跡吸引了無數美術家的目光,這幅油畫和王朝聞的雕塑是這一題材的代表。

    油畫《天安門前》1964年 孫滋溪創作

    作者吸收了新年畫的表現方法和審美特點,以喜慶熱烈的筆調表現了天安門前常見的一個場景。這幅畫在當時極有影響。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1967年 劉春華創作

    劉春華為畫這幅畫曾親自到安源蒐集素材,並仔細研究毛澤東的著作和詩詞。這幅畫在1967年10月展出後,非常轟動,許多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仰望著這幅畫久久不願離去。它迅速被製作成各種印刷品發行,印量達9億多張,是世界上印數最多的一張油畫。

    國畫《江山如此多嬌》1960年 傅抱石 關山月創作

    這幅空前的巨畫高5米半、寬9米,陳列在人民大會堂,毛澤東為它親筆題寫了“江山如此多嬌”。兩位作者將中國傳統山水畫避世的清高轉變為緊密結合現實的歌咏,成為山水畫改造的典範。

    國畫《八女投江》1957年 王盛烈創作

    突破國畫舊傳統的束縛,創造傳統國畫的新生是上世紀50年代國畫界的主題。這幅畫在選材、技法上都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版畫《減租鬥爭》1943年 古元創作

    延安時代,由於物質條件的限制和革命事業的需要,木刻版畫成為延安美術最主要的形式。古元是傑出的代表,被詩人艾青稱為“邊區生活的歌手”。他的《減租鬥爭》是延安木刻代表作之一。

    版畫《蒲公英》1959年 吳凡創作

    這是大時代中的一朵小花,曾獲“萊比錫國際書籍藝術展”版畫比賽金質獎章。

    雕塑《人民英雄紀念碑》1958年 劉開渠、滑田友、王臨乙、蕭傳玖、曾竹韶等創作

    這是新中國美術史中雕塑的開篇大作。浮雕的內容是中國革命史中的典型場景和典型形象。

    雕塑《收租院》1965年 四川美術學院雕塑係集體創作

    這組群像創作歷時4個月,人物眾多,形象複雜,是革命雕塑的樣板。

    《市場報》 2001年06月2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