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經  濟
財  經
國  際
法  制
教  育
科  技
軍  事
文  化
體  育
健  康
旅  遊
讀  書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地方通訊
華人社區
域外評説
世界博覽
圖片中國
文化週末
北京沙塵暴的經濟學分析

胡大源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北京環境品質越來越多地受到北京居民、媒體關注。對於政府主管部門,這既是壓力又是機會,幾十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鴕鳥的方式對待困難不但於事無補,而且會造成後患;相反地,正視現實,深入調查研究,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和各種制約條件,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關於沙塵暴的成因,國際已有大量的研究,學術界已形成共識。但是自70年代以來,北京沙塵暴的起源卻仍有爭議,然而越來越多的依據表明,內蒙古草原的過度開發與北京的沙塵暴有關。草原的開墾和超載放牧使土壤失去了天然保護層,初春的大風天氣不僅會造成內蒙古草原嚴重的風蝕,而且有可能形成沙塵暴天氣,加重下風地區的空氣污染。

    一項關於顆粒物污染的研究表明,在中國北方主要城市沙塵約佔顆粒物污染總量的40%至60%。

    從控制風蝕的效果來看,退耕還牧最好,其次是防風林,第三是土壤保持耕作法。如果不考慮外部影響,從成本效益分析結果來看,土壤保持耕作法最好,其次是退耕還牧,最後是防風林。

    無論採用哪一種控制措施,都會涉及相當數量的初始費用。這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一個問題:誰應該承擔這筆降低污染的費用?沙塵暴的出現儘管是一個典型的外部效應問題,上風地區的風蝕導致下風地區的空氣污染,責任似乎很明顯。依據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這筆費用顯然應該由內蒙古的農牧民來承擔。然而,內蒙古草原的開墾有其特定的歷史原因,60至70年代大規模的破壞草原植被開荒,以及後來的“以糧為鋼”、糧食分省自給政策對草原生態環境的惡化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完全讓當地農牧民來承擔治理風蝕成本是不公平的。此外,位於內蒙古高原東南部的壩上地區,是中國有名的貧困地區之一,停止耕作將意味著剝奪當地農民的為生之道,使現已很貧困的地區雪上加霜。

    有沒有可能由相對解決條件較好的北京居民提供支援,幫助貧困的上風地區治理風蝕問題,共同享受環境改善的效益呢?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在1996年曾經與北京市的有關單位合作,進行了一次關於北京市居民對城市環境滿意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居民對北京市自然環境的滿意程度普遍低於可接受水準,其中最不滿意的就是空氣品質。調查結果還表明,北京居民平均每戶每年願意支付157元來支援治理沙塵行動。這一數額雖不很大,但卻反映了北京地區居民希望治理沙塵污染的願望。如果將這一結果推廣到城近郊的200萬戶居民,總的支付意願則高達3億元以上。而且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這一支付意願將會隨著人們收入水準的提高而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北京居民的支付意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內蒙古高原風蝕治理的外部效益。如果將這一外部效益考慮進來,內蒙古高原風蝕治理的成本效益分析結果將發生變化,最能控制風蝕的退耕還牧措施效益最好,其次是土壤保持耕作法,最後是防風林。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北京日報》2000年11月13日

    

相關新聞

未來幾年沙塵暴將更猛烈

冰雹 飛雪 沙塵暴
這“倒春寒”來得有點怪

爆發早、範圍廣、頻率高
——今年我國沙塵天氣呈現三大特點

防沙治沙不力將追究政府行政領導責任

長江源頭遭遇沙塵暴

我看見沙塵暴的臉

專家預測今年沙塵暴頻率快、間隔短、強度大

2005年北京空氣品質良好以上天數將佔70%

中國執行UNDP項目開闢治沙新路子 

新世紀第一天北京遭遇沙塵暴襲擊

蘆筍治沙技術向“紅色沙漠”宣戰

北京市政府發佈第五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的通告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