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需8個一線城市?專家:難道要更多城市漲房價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2017-09-12 08:24:00

原標題:中國至少需8個一線城市?專家:難道要更多城市漲房價

專家駁“中國至少需要8個一線城市”説法:難道是要更多城市房價再漲嗎?

“新一線城市”話題再起波瀾。

近日,民生證券副總裁、民生金融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在一個論壇上發言稱,中國至少需要8個一線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外,天津、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重慶、西安、蘇州、合肥等9個城市有望成為“新一線城市”。

這個説法在學界引起了較大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中國真的需要這麼多的一線城市嗎?用“一線城市”或者“新一線城市”的表述是否恰當?國內權威的城市研究又是什麼?

“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提法並不科學

管清友提出9個城市有望成為“新一線城市”並非無的放矢。他認為,和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一線城市人口占比偏低,有增加第一層級城市數量和規模的內在需求。“我們統計了一下,中國一線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只有約5%。”

管清友表示,北上廣深等第一層級城市各自的人口規模約2000萬。如果增加到8個,第一層級城市承載人口1.6億。如果每個層級1.6億,用6個層級可以承載約9.6億人口,可以明顯提高中國的城鎮化率。

但是,通過“增加一線城市數量”來提高城鎮化率,有的區域經濟學家並不認同。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就表示反對。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國內常被提及的所謂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於房地産市場,此後説北上廣深是一線城市,也是基於房價高。現在再提出至少還需要4個一線城市,難道是希望更多城市的房價再提升嗎?一線城市是房地産領域的説法,劃分方法並不科學。例如,溫州房價曾經很高,按此劃分溫州也應該劃為一線城市;但後來溫州房價腰斬,你説溫州是一線城市嗎?”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也不贊成這種提法。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劃分是一種非學術範疇的經濟概念,最早確實是由從事房地産的人士提出來的,劃分沒有固定的標準,既可按行政級別劃分,也可按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劃分,還可按經濟發展水準和GDP總量等標準劃分。“這個概念跟中國經濟發展、跟區域經濟發展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真有必要劃分出中國到底需要多少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就讓市場去決定。現在人為地去規劃幾個一線城市,本身並不科學。”

哪些城市是中國“一線城市”有爭議

由於一線城市劃分沒有固定的標準,到底哪些城市是一線城市也沒有權威性認定。

市場普遍公認的一線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因為這4個城市無論是在GDP總量上,還是對就業者的吸引力,排名都比較靠前。

除此之外,國家統計局2010年調查五大一線城市空置房時選取的一線城市名單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深圳。相比北上廣深,多了一個天津。

還有將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即中國四大直轄市作為一線城市。當然這種劃分方式,僅僅考慮了城市的行政級別。

“根本就沒有哪一個權威機構對一線城市這個提法做過明確的界定,也很難去進行準確的判定。因此,用‘一線城市’或者‘新一線城市’這些概念衡量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並不準確。”肖金成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衡量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有多個指標,比如城市發展水準、生活水準、每人平均收入、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知名度等等,因此用“城市競爭力”“國際化大都市”來定性比較權威,畢竟是經過了學術部門的研究。

學界認可“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排名

目前關於城市綜合實力的排名有多種,比較權威的當數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競爭力報告。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由中國社科院主辦,自2003年開始,該報告每年發佈一次,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比較後排出座次。這份報告主要是由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研究所牽頭,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共同攜手,國內著名高校、國家權威統計部門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專家歷時大半年時間聯合完成。報告從全球的視角來分析中國城市的整體位置,包括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同時提出中國城市的全球競爭戰略,為相關省區和具體城市分析自身競爭力,制定提升競爭力的戰略提供啟示和參考。

2017年6月最新發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5》顯示,城市綜合競爭力20強分別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廣州、天津、北京、澳門、蘇州、武漢、佛山、南京、無錫、東莞、成都、新北、青島、鄭州、廈門、長沙。此外,《報告》篩選出9個轉型升級的最佳案例城市,分別是:重慶、深圳、廣州、成都、佛山、包頭、南通、蘇州、長沙。

除了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認定也得到不少專家的認可。

有人説,國際大都市,是城市化進程中一頂給城市戴上的皇 冠。國際化大都市最初是由蘇格蘭城市規劃師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來的。英國地理學家、規劃師彼得·霍爾將這一概念解釋為:對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全球性經濟、政治、文化影響的國際第一流大都市。

在肖金成看來,國際大都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並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係,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不僅僅是一個城市人口規模指標,真正要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還需要經濟、對外交往、影響力等多個指標來衡量,根據綜合指標進行研究分析,能夠體現一個城市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標準。”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分別在2002年和2011年進行關於國際化大都市的研究,認定的我國十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天津、瀋陽、南京、杭州。除了國際化大都市,還排列出了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認可上述排位,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這些認定符合學術規範,不是從房地産延伸開來的概念。“此外還有國家中心城市的認定,這不是學術界的研究,是國家層面的命名,也擔負著一定的責任和使命。這些都是綜合考慮到一個地區和城市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以及在整個國家經濟發展中要扮演的角色,根據綜合指標進行的研究分析,市場是認可的。”

學者建議:“國家中心城市”需儘快出臺規劃

國家中心城市,是住建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於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層級。

所謂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具有全國性重要影響並能代表本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城市,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強、集聚輻射和帶動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

2010年2月,住建部發佈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的規劃和定位。

2016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援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今年初,國家發改委又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

上述資訊顯示,目前已經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有8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

孫久文認為,建立國家中心城市是必要的,是以國家的角度來認定某一個城市所擔負的作用,但是不能都集中在東部地區,“應該相對分散能夠覆蓋到全國的各個地區。西部也應該有國家中心城市,特別是大西北,這樣佈局能把整個國家帶動起來。”

記者了解,目前各地依然在爭相戴“國家中心城市”這頂帽子,至少瀋陽、南京、西安、長沙、杭州、青島、廈門等城市正在積極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肖金成通過《中國經濟週刊》提醒,“戴上‘國家中心城市’這頂帽子,並不意味著國家要給什麼政策讓這個城市更大、更高、更強,而是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應該有更多的責任和義務,要能夠給其他中心城市起帶動作用,而不是千方百計去爭取更多的支援。”

但是,從2010年提出建國家中心城市至今,目前國家相關部門沒有出臺關於國家中心城市的相關規劃。對此,孫久文通過《中國經濟週刊》建議:“當務之急需要對國家中心城市進行規劃,比如可以通過相關的城鎮化發展規劃等權威性規劃給予體現,目的是把國家中心城市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界定清楚。”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至少需8個一線城市?專家:難道要更多城市漲房價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2017-09-12 08:24:00
近日,民生證券副總裁、民生金融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在一個論壇上發言稱,中國至少需要8個一線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外,天津、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重慶、西安、蘇州、合肥等9個城市有望成為“新一線城市”。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