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宏武:産城融合更多考驗的是跨界資源整合能力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06-28 14:53:00

地産中國網訊 6月28日上午,以“城市更新 産業再生”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城市運營商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在高端對話環節,城市運營中如何導入産業,實現産業升級,如何抓住供給側改革再生産業,産業再生如何載入城市運營等成為此次高端對話的主要內容。

今天的關健詞主要聚焦在産業方面,奧倫達集團網際網路平臺e達福執行總裁、奧倫達集團金融平臺盛諾金基金公司執行總裁葉宏武先生分享了精彩的個人觀點。

經濟學上有一個微笑曲線,但中國絕大多數産業是“痛苦曲線”。産業鏈核心的兩頭,前端的規劃、定位、策劃、設計等等,國內很多的産業是不具備這些能力,後端整個體系的搭建,無論服務體系、銷售體系、渠道等不具備,很多時候我們做的是中間的生産製造環節。

現在隨著國內很多環境影響的因素,訂單是在減少的,上面能獲取的增量是有透明的天花板,但是下面的成本在不停地漲,所以很痛苦,壓縮的空間很短。所以我覺得國內絕大多數産業都符合“痛苦曲線”的概括。

今天的論點産城融合主要從三個産業方面探討。

第一産業是農業。農業生産或者是觀光,在發展後期應該更多注重參與型、科普型,以及形成特色産業。形成特色産業鏈後,就可以不再單獨依託某個資源,就會隨著外部環境變化,産業自身也不斷調整。

第二個産業為工業。以法國施奈德電氣為例,如今,施奈德除了傳統設備外,更多介入到城市運營,做效能管理,全球200、300個國家為大型公共建築做機電設施管理,他從製造到和創新服務業結合,産業結構和運營體系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第三産主要是服務業。當今供給側改革下,供給側改革給我們帶來很多機遇,現在情況下文化、旅遊、健康等行業供給不足。供給側方面,尤其是好的方面,優質資源供給是不足的,確實有進一步發掘的空間。

這兩年很多地産商從前兩年做旅遊綜合體到後兩年做主題樂園,但要打造真正有特色旅遊小鎮確實很難。硬體投入在很多景區都可以做得美倫美奐,但是文化打造不是一時間可以成就的。我們在北京投資的奧倫達部落的小鎮,我們植入很多高端度假居住資源,無論是酒店還是居住社區,還包括文化旅遊資源。

我們重點做了兩件事。一,整個特色小鎮採取會員制方式經營。我們吸引會員並且給會員提供各色各樣的文化旅遊活動。二,我們和會員做共創共建,更多是讓業主參與進來。除了分享還有社群,他會把他身邊感興趣的人聚集起來,使得旅遊小鎮永遠充滿人流,永遠是上升狀態。你要讓用戶産生黏性,你要考慮如何産生互動,産生社群經濟。

另外,除了産城融合,金融非常重要。目前旅遊行業,還處於粗放式階段,早期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無論是私募資本,或者大機構産業資本,在形成了完整的産業之後,或者是稍微成熟的階段,是不是可以有一些金融資産證券化産品可以跟上?結合現在的網際網路創新,把整個行業週期做切分之後,不同階段收益和風險匹配,找到一些更加合適的産業資本參與進來。金融確實在整個特色小鎮裏面起到關鍵作用。

一方面發掘特色,另外一方面更核心是跨界資源整合能力。對於企業來説,做到這兩點才能吸引資本關注。

相關連結:

【圖文實錄】第三屆中國城市鎮運營商大會

李富根:白銀時代的黃金玩法需要重塑運營商經營思路

喬潤令:城市轉型發展的五大新領域

喬潤令:中國城市發展錯失了兩個絕好的機會

袁開紅:PPP模式是助力城市發展的有力杠桿

楊現領:“網際網路+”是一個最大的笑話

樑上燕:文化旅遊産業40萬億蛋糕待開發

喬潤令:産業升級首先要“造”文化

田海成:房地産要多做有溫度和情感的事

馬進:物聯網將引領未來全球發展

鐘彬:中國新型城鎮化需要制度創新

葉天放:城市運營的基礎是地根和銀根

伍旭川:城市化發展需要先轉型

喬潤令:中國城鎮化和城市發展已經進入轉型期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葉宏武:産城融合更多考驗的是跨界資源整合能力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06-28 14:53:00
今天的關健詞主要聚焦在産業方面,奧倫達集團網際網路平臺e達福執行總裁、奧倫達集團金融平臺盛諾金基金公司執行總裁葉宏武先生分享了精彩的個人觀點。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