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樓市同城分化加劇 折射中國房地産縮影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4-02-21 08:35:00

同一個城市,不同的風景

有專家分析表示,2014年,房地産在天津一個城市或許會出現不一樣的風景,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房價仍將保持穩步上漲的態勢,但一些較為偏遠的區縣房價則會停止上漲乃至於小幅下跌。

房地産專家、購房顧問網主編蘇步超認為,2014年天津房價分化趨勢非常明顯。首先,對於天津中心主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土地價格居高不下,剛性成本是房價保持高位,而且購房需求有增無減,市場需求支撐使房價仍然保持平穩上漲的態勢,房價上漲後勁。“土地成本提高,購房需求不減,無疑會推高房價。”蘇步超説。“但房價會出現分化,梯次價格體系形成。天津的遠郊地區,一些大盤項目由於缺乏剛性需求的支撐和交通因素,房價出現下浮調整。”

對於天津核心區域,不少專家表示,2014年房價仍然有很強的上漲空間。

首先,在土地價格上,位於南開區的育梁道地塊,拍出10.65億元的價格,地面價格達22953元/平方米,溢價率達到163%,其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同樣位於南開區的手錶廠地塊,總價15.2億元,地面價格25083元/平方米,溢價率為32%,將來將開發商業和住宅。有業內人士表示,將來手錶廠地塊開發出來,每平方米價格將達到4-5萬每平方米,同時將極大地帶動周圍房價的上漲。

同時,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的購房需求並未減弱,供求之間房價自然堅挺。蘇步超告訴記者,他接觸的天津很多購房者,都願意在區位優勢明顯的地方購房置業。但在遠郊區縣方面,遠郊區縣獨有的區域優勢以及“藍印房”,受到了購房者的青睞。

藍印戶口是什麼?“藍印戶口是天津市的特有産物。這是一種介於正式和暫住之間的戶籍,因公安機關加蓋藍色印章而得名。”天津一家房地産仲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擁有藍印戶口的人員,在教育、計劃生育、醫療衛生、就業、申領營業執照等方面享受天津常住城鎮居民戶口人員同等待遇。天津本地人到區縣買房的很少,購房客多半都是來自河北、山西、北京等地,為的就是弄到一個天津的藍印戶口。

與全國其他地方不同,藍印戶口是天津很多區縣房子好賣的主要原因。但“藍印”的到來還引發了一系列怪相:在郊縣隨處可見的“40萬落戶天津”的大廣告牌即是其中之一。幾乎可以説,“不以藍印為賣點的郊縣盤不是好樓盤”。對於市區樓盤來説,可以藍印落戶無疑是錦上添花。

但靠藍印戶口等非居住性因素吸引買房客,也使天津的一些區域難脫“空城”帽子。在天津某遠郊區縣區縣有一片近幾年新建的別墅建築群,走在大街上,記者看到街上行人很少,街道兩旁懸挂著醒目招牌的飯店、旅館、超市等大豆關門歇業。有人告訴記者,這裡入住率不足三分之一,而在另一處街道,仍有數百棟別墅處於停工狀態,周圍一片荒蕪。

除此之外,年末推出的汽車限購政策,也對天津買房人的心態産生了影響。

專家分析,隨著年初汽車限行政策的實施,對樓市的影響將會逐步顯現。主要表現在,對於婚房、首次置業等剛需購房者來講,會更加側重於在地鐵沿線尤其是地鐵兩端、距離中心城區較遠的區域購房置業,吻合剛性自住需求的購買力。對於資金較為充足的改善性需求而言,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離上班地點較近的市內六區購房置業,此處有更為完善的交通體系與各項生活配套設施,而那些交通區位優勢不明顯的區域,或許會更加遠離購房者的實現,市場狀況將會惡化,價格會停止上漲乃至於出現下跌的狀況。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天津樓市同城分化加劇 折射中國房地産縮影
來源:經濟參考報2014-02-21 08:35:00
中心城區房價堅挺,比肩一線城市,偏遠郊縣卻要靠“藍印戶口”和讓利促銷保持銷售;城市近郊交易活躍,偏遠郊縣卻要面對空城質疑。2014年,在天津核心區域和偏遠區縣之間,房地産市場分化加劇。一花一世界,一城一中國。窺天津樓市之一斑,或能見中國地産之全豹。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