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曾幾何時,為維護住宅價格的穩定,多地在土地拍賣時普遍執行“限地價”的政策。如今,隨著市場進入深度調整,土拍重回“價高者得”的規則。
11月7日,針對“北京擬在今年的第三批次供地中取消地價上限”的消息,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在其官方微網志發佈回應表示,北京“取消地價上限”為不實消息。
伴隨著各上市房企接連披露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前10個月的銷售排行榜也隨之出爐。備受關注的頭部房企間,出現了一些排名的位移與發展的分化。
連日來,天津市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OD)項目成果頻出。記者從天津軌道交通集團獲悉,日前,天津軌道交通集團雙林車輛段東側地塊以19億元價格成功出讓,為天津市地産市場注入強勁動力,標誌著津城4個大型地鐵上蓋示範項目拉開盤活開發建設的序幕。
科技創新賦能東北全面振興行動實施半年來,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三省一區”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結合區域特色,取得了突出成績。為此,本版推出專題報道,通過典型案例多角度展現科技創新賦能東北振興的豐碩成果和成功經驗。
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被房屋裝修折磨過,甚至有過一次裝修經歷,恨不得今後再也不裝修了。裝修讓人們對居住環境改善懷有美好期待,本該是件高興的事,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糟心經歷,和整個家裝行業不規範不無關係。人們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嚮往不斷提升,剛需、改善性購房需求仍有提升空間,因此家裝行業也面臨較多發展機遇。而家裝市場的繁榮和發展,需要以市場的規範為基礎。
負債量級大小與企業規模有較強相關性,恒大、保利、萬科等大型房企負債規模靠前。
進入2023年,房地産市場政策延續此前寬鬆基調,房企紓困支援力度持續加大,加之“三道紅線”威力逐漸顯現,100家房企2023上半年有息負債規模延續微降態勢。
2023年第43周重點城市市場表現
第43周重點15城新房成交環比再升2.16%,達歷史中高位水準
9月份中國大中城市房價總體延續調整態勢,但一線城市房價出現止跌企穩勢頭。
10月17日,據媒體消息,9月底自然資源部已給各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下發文件,內容包含:建議取消土地拍賣中的地價限制、建議取消遠郊區容積率1.0限制等。
新房市場量價齊跌,“金九”整體成色不足
從8月末至9月初,多城密集出臺房地産調控政策以持續提振樓市。政策頻出,又恰逢樓市傳統銷售旺季,這個“十一”黃金周的樓市很受關注。匯總各地情況看,“十一”黃金週期間,一些城市的房地産市場在政策調整的背景下活躍度有所提升。不過,城市之間的分化依然明顯。
雙節假期之前,廣州在信貸、稅收、限購等方面連續出臺了多項利好房地産交易的新政,向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與此同時,開發商積極推貨,通過多重讓利甚至是直接以實惠價開盤的方式,帶動了廣州樓市國慶檔期的成交。
自2022年起,南京樓市政策持續鬆綁,利好頻出,甚至創下了35天實施六次“鬆綁”政策的壯舉;但由於市場回暖未達到預期,各區域樓盤品質爭相升級,變相降價不斷,南京樓市競爭環境十分激烈。
今年以來,樓市政策延續寬鬆基調,尤其是進入8、9月份,救市政策頻出,在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的基礎上,“認房不認貸”以及限購鬆綁的城市隊伍不斷擴大。
房地産市場的波動具有較強的週期性。在近20年多年中國房地産歷史中,有四次重要的救市舉動。
高頻強效政策輪番祭出,9月達到年內政策出臺高峰期。
深圳“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已半月有餘,市場表現如何?據深圳貝殼研究院監測發現,在剛剛過去的半個月裏,深圳樓市二手房帶看量環比上升74%、成交量環比上升62%,新增客源量上升超過28%。深圳貝殼研究院認為,深圳樓市“金九”行情初步顯現。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