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更新激發更多“乘數效應”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3-02-02 15:52:20

新春伊始,濟南城市建設領域推出一個大動作:2月2日,濟南市舉行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向社會推介重點城市更新項目,促進城市更新項目洽談融資,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推動項目落地。據悉,現場推介了75個項目,其中6個項目獲金融機構授信467億元,3個項目簽訂了總投資為801億元的合作協議。

1月28日,濟南市召開2023年“項目突破年”工作動員大會,鼓舞和激勵全市幹部群眾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凝心聚力抓項目,蓄勢賦能促發展。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迅速行動,貫徹落實大會精神,牽頭舉辦此次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面向金融機構和企業推介項目,讓更多優質項目落實落地,打響了新一年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推進“發令槍”。

何為城市更新?簡單地説,城市更新是一種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這種改建不再是簡單的舊城改造,而是通過系統治理城市病,讓城市更宜居、更有韌性、更可持續。簡言之,城市更新與舊城改造的區別是從“全面鋪開”向“有促有控”轉變,從“改差補缺”向“品質打造”轉變,從“追求速度”向“保質提效”轉變,從“拆建為主”向“多措並舉”轉變。住建部倡導的城市更新是“留改拆並舉”,首先是留,就是要求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多多保留;其次是改,多提升改造;最後才是拆。與過去關注規模擴張不同,城市更新更加關注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品質提升、文脈延續。筆者注意到,本次濟南市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的主題就是:傳承、宜居、韌性、智慧。

城市更新項目既是民生工程也將極大拉動內需,會産生明顯的“乘數效應”。首先,城市更新可以化解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普遍存在設計標準較低、維護不到位、市政設施破損、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缺乏等問題,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城市更新是對城市區域再規劃和環境再升級的過程,可有效破解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提高居民獲得感,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其次,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內需潛力巨大。作為新一輪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有力抓手,自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城市更新”以來,城市更新行動已在全國411個城市拉動投資達5.3萬億元,未來,城市更新將進一步催生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今年是濟南的“項目突破年”,城市更新就離不開“項目”。此次,濟南各區縣和實施主體拿出了明府城、上新街、洪樓廣場片區、濟南中央商務區西片區、濼口片區等75個項目面向社會推介和招商,展現了濟南實施城市更新的力度和誠意。

近年來,濟南在機制建設、規劃引領、政策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城市更新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過去10年,濟南累計實施近300個棚改舊改項目,棚改工作3年內2次獲得“國家激勵支援”,全省唯一;全市共改造老舊小區(院落)2102個、4242萬平方米;啟動41個“中優”戰略項目,12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項目入選全省示範,數量居全省首位,交出了一份“住有優居”“住有宜居”的城市更新答卷。一個月前,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根據該專項規劃,濟南將落實“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構建“歷史城區”“二環以內”“中心城區”“市域範圍內其他城區”四大更新圈層,推動歷史文化名城有機更新,提升城市空間環境品質。

期待此次濟南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會産生更多“乘數效應”,加快項目落地,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同時推動城市新産業、新業態發展,激發城市新的經濟活力,實現城市發展的新舊動能轉換。


(責任編輯:王永超)
網站無障礙
讓城市更新激發更多“乘數效應”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3-02-02 15:52:20
新春伊始,濟南城市建設領域推出一個大動作:2月2日,濟南市舉行城市更新政銀企對接暨項目推介會,向社會推介重點城市更新項目,促進城市更新項目洽談融資,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推動項目落地。據悉,現場推介了75個項目,其中6個項目獲金融機構授信467億元,3個項目簽訂了總投資為801億元的合作協議。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