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系統強化執法司法保障—— 夯實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基石

來源:經濟日報 2021-01-11 15:49:58

2020年,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政法戰線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守護公平正義,防範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風險,助力續寫了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新篇章。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蔓延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交織疊加的複雜形勢,政法機關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推動實現高品質發展、高效能治理。中央政法委出臺《關於依法保障和服務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強化營商環境執法司法保障,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最高人民法院修正併發布審理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推動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各地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立案“不打烊”、審案走“雲端”,確保戰“疫”期間每一個司法案件公正高效審理,展現了不一樣的“數字正義”。

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意見》,提出11條具體舉措,重點懲治妨害復工復産、妨害疫情防控、網路犯罪、非法放貸、“套路貸”等破壞復工復産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犯罪。各地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對民營企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多渠道、多舉措幫助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提高運用法律維護權益、促進發展的法治能力。

2020年1月至11月,全國公安機關110共接到群眾報警求助9903.5萬起,其中接報處置違法犯罪案件類警情973.7萬起、公民求助類警情2485.3萬起、糾紛類警情1331.6萬起,共救助群眾335萬餘人次,全國公安機關共出動警力2億余人次,為確保社會平安穩定、保障群眾安居樂業作出積極貢獻。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在不平凡的一年裏,政法機關為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發展注入了穩定的法治力量,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加大對涉民營企業案件的法律監督力度,開展清理執行積案專項行動,健全涉産權冤錯案件有效防範和常態化糾正機制,維護企業和當事人合法權益;依法打擊脫貧攻堅領域違法犯罪,依法妥善審理涉農案件糾紛……新聞發佈會上傳遞出一系列司法舉措,及時回應社會熱點,提出政法解決方案,積極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同時,政法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網上辦、掌上辦、不見面辦”,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務。司法部中國法律服務網、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臺,發揮方便快捷優勢,為人民群眾、復工復産企業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公安交管部門陸續推出6批次55項車檢、駕考、號牌管理、事故處理以及網際網路平臺服務等方面交管改革措施,窗口改革惠及8億多人次,減少群眾和企業辦事成本600多億元。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贏得新戰果,明顯改善了社會治安秩序,掃出朗朗乾坤清風正氣。2020年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收官之年,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國共打掉涉黑犯罪組織3584個、涉惡犯罪集團11119個、涉惡犯罪團夥26959個。掃黑除惡成為黨的十九大以來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圍繞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矛盾糾紛化解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也是維護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例如,北京石景山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由北京市石景山區委政法委統籌建設,整合了32家行政機關單位糾紛調解資源,線上線下推動自治、共治、法治、慧治全面融合,確保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探索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疫情期間推出“疫情專區”模組,專項服務涉疫糾紛,截至目前疫情專區訪問量863次、生成294份解紛意見書。

2020年最後一天,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産權法院正式辦公,將全面加強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為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高品質司法服務。

全國200萬公安民警和警務輔助人員奮戰在疫情防控、服務群眾和戰嚴寒、保暢通、防風險、護穩定的一線,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警察節的真正內涵。

燃燈守護,為民解紛,奮戰在政法一線幹警的每一份付出、每一次努力,終將匯聚成建設偉大事業的法治力量,並持續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政法系統強化執法司法保障—— 夯實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基石
來源:經濟日報2021-01-11 15:49:58
2020年,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政法戰線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守護公平正義,防範化解了一系列重大風險,助力續寫了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新篇章。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