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築夢 創新築城

來源:南京日報 2020-12-11 09:33:57

初心築夢 創新築城-中國網地産

江北新區研創園 

初心築夢 創新築城-中國網地産

地下空間項目效果圖 

初心築夢 創新築城-中國網地産

江北新區堅持綠色發展 

初心築夢 創新築城-中國網地産

江北新區市民中心效果圖 

初心築夢 創新築城-中國網地産

江北新主城 

初心築夢 創新築城-中國網地産

濱江風光 

城市發展,規劃先行。

“十三五”期間,江北新區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飛躍,在“江北新主城”的建設中,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人居環境等各個領域的高品質發展,都離不開高水準規劃的引領。

5年間,江北新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各項規劃工作,始終堅持以“創新”為關鍵詞,以為百姓創造美好人居環境為初心,以創新規劃理念為引領,積極在編審機制、城市空間、綠色生態三個方面進行創新探索,用國際化視野謀劃新區未來發展,用高起點規劃引領“江北新主城”建設。

如今的南京之北,長江之濱,一座高標準打造的“江北新主城”,已從五年前的規劃藍圖,一點點變成現實畫卷。

打好底色

創新規劃編審機制

“十三五”期間,江北新區打造以“晶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即“兩城一中心”為代表的現代産業體系,目前,“晶片之城”産業規模超500億元;“基因之城”産業規模達千億元。

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孫娟看來,“兩城一中心”的蓬勃建設與新區“多規並進”的規劃編制方式關係密切。她認為,江北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建設速度快,簡單遵循傳統的“總規-分區規劃-控規-城市設計”垂直編制體系,並不能滿足新區日新月異的發展訴求。江北新區因地制宜採用“多規並進”的項目編制方式,通過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規劃同步編制的形式,加強各領域、各部門之間的相互校核,提高規劃的統一性和可實施性。比如,新區圍繞“兩城一中心”同步開展了産業空間佈局、創新空間佈局、創新土地供給策略研究,並將深度的研究成果納入到同期開展的總規、控規中,使得産業發展與空間佈局相得益彰。

除了“多規並進”的項目組織推進方式,新區在規劃編審上的創新還包括摸索出“雙高”的項目團隊搭建方法、實現“規範化”的項目編審管理流程等。

據介紹,新區尤為注重高水準編制團隊和高水準諮詢顧問團隊的組建工作,一方面,根據項目特色,甄選國內外在該領域具有優勢強項的編制團隊,助力規劃的創新突破;另一方面,在加大公眾參與、專家評審的基礎上,聯繫國內外頂尖專家團隊,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在規劃審批環節,新區已形成“規範化”的項目管理流程,實現全流程專項專人對接制,不斷提升項目推進效率。同時建設用地供應行使許可權的下放,進一步簡化了辦事流程。

5年來,新區在規劃編審工作上的創新,其突出體現在一大批城市地標拔地而起,以研創園、生物醫藥谷為代表的産業地標;以青奧體育公園、市民中心、長江之舟為代表的建築地標,都成為新區的亮麗名片。

彰顯特色

創建現代城市空間

在規劃工作中,無論是放眼長遠還是立足當下,新區都在積極探索,用創新的理念推動“江北新主城”現代化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環高校創新圈空間的規劃,便是新區規劃理念創新的一次成功實踐。

據了解,環高校創新圈是以新區內南京工業大學、南京資訊工程大學等高校為核心,形成以高校為知識創新源頭,以鄰近的産業園區或基地為主要技術轉化載體,構建産學研功能緊密聯繫的創新生態體系,打造校區、園區、社區、景區“四區融合”的混合功能模式。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興平主持了環高校創新圈的規劃,他表示,中國的高校集聚了最多的創新人群,環高校創新圈的規劃,是充分考慮到創新人群對生産、生活、生態的多元需求,打造宜居宜業宜創的空間。同時,這樣的模式也十分契合新區城市空間和生態空間相伴相隨的特點,規劃理念可謂是順勢而為。

事實上,自環高校創新圈啟動建設以來,已經收到了顯著效果,不僅促進了現有高校創新資源的轉化,還吸引了增量的創新要素向江北集聚。

在城市建設的諸多細節,新區也十分注重精細化管理要求,通過規劃理念的創新,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以核心區為載體,採用“小街區密路網”的規劃模式,控制地塊大小,為打造低碳生態、文明和諧的現代化街區和“小街區”規劃落實提供示範和參考,使城市街道系統重煥生機與活力;通過實施“海綿城市”規劃,有效構建水安全體系、水環境體系、水生態體系、水資源體系;貫徹“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規劃建設了江水源熱泵區域供冷供熱系統,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節能潛力……

近年來,江北新區已創新運用了小街區密路網、開放空間、立體城市、地下環路、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綠色能源等七大新舉措,成為集中展示先進規劃理念的創新高地。

增添亮色

創構綠色生態骨架

從創新規劃理念到實踐規劃建設往往存在著鴻溝,如何能讓先進的規劃理念落地?讓項目建設不走樣?一直是新區重點攻堅的方向。

5年間,新區聚力規劃實踐創新,尤其在生態文明建設、核心區建設等重點領域,積累了一定經驗。

中交二航局南京長江五橋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王源參與了五橋的建設,在環評、施工過程中,江北新區對生態保護的嚴格要求讓他印象深刻,“馬上五橋開通,江北新區在規劃中也進行了考慮,通過多種措施降低車輛通行後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王源介紹,五橋沿線將是展現江北新區生態文明形象的窗口前沿,片區向西通過蘭溪公園、雨山路可以連接老山,而向東已有綠水灣濕地公園、江心洲等生態空間,規劃設計也因此提出打通包含南京山水城林城市氣質的景觀帶,連接老山和長江,構建全長16公里的“江山生態廊”。

長江五橋的規劃建設,只是新區通過規劃實踐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處縮影。

為深入實施“長江大保護”戰略,新區不但全面推進沿江一公里無化區行動,且以26公里長江岸線為重點,實施濕地保護和景觀環境提升工程,取得了生態資源保護和利用、長江岸線安全防護和景觀塑造、歷史人文資源保護和再開發的平衡。

長江岸線之外,圍繞山體修復、礦坑整治開展的規劃建設工作,也是新區規劃實踐創新的亮點,其中老山宕口的礦坑修復成效最為突出。該項目通過引導社會資金,運用現代生態科技技術的方式,將礦坑改造為蜂巢酒店,目前已成為江北新區地標性建築之一,實現了從廢棄礦坑到網紅酒店的完美轉型。 

生態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是城市規劃建設的難點,一直以來,江北新區在規劃中嚴守底線,在建設中創新實踐,以綠色為筆,不斷刷新城市顏值,為“江北新主城”的建設增光添彩。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初心築夢 創新築城
來源:南京日報2020-12-11 09:33:57
城市發展,規劃先行。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