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拆嚴多措並舉 前10月深圳拆除消化違建逾1700萬平方米

來源:南方日報 2018-12-05 08:54:28

查違也要“回頭看”

深圳市查違辦介紹,2019年將繼續嚴格落實查違三年攻堅行動,確保到2020年存量違建減少不低於7300萬平方米,加快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有效保障産業發展空間,為實現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真拆嚴控方面,將全面保持查違高壓態勢,重高壓、強遏制,對新增違建“冒頭就拆、動土就打”,絕不允許新增1平方米違建。對已作出拆除處罰決定的違建及各類重點案件,要逐宗制訂拆除處置方案,強力拆除一批重大典型違建。對各類嚴重影響規劃的違建,結合城市規劃實施時序,依法拆除、分步實施。落實“大棚房”問題整治和違法違規侵佔山林、河湖、海岸線等資源整治工作。並以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加強對影響城市景觀形象的交通幹道邊、進出路口等重要區域的亂搭建排查、清理工作。綜合運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備、建設用地清退等手段拆除消化各類違建,以確保違建“零增量”“減存量”。

在歷史違建處理方面,將形成最大合力,守住安全底線,對歷史違建全面實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並納入日常監管,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快推進産業類和公共配套類歷史違建處理,儘快完成非嚴重影響規劃的公共配套類歷史違建處理確認,加快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結合産業發展和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等工作,探索批量處理路徑,加快推進産業類歷史違建處理確認,為産業轉型升級和重大項目落地提供保障。

2019年,深圳市查違還將使用技術手段,開展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圖斑“回頭看”自查專項行動,對2016年以來衛片發現重點圖斑開展“回頭看”,重點檢查佔用一級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耕地圖斑和軍事用地、設施農用地、永久性違法建築圖斑。通過衛星圖斑的比對,讓違建“回潮”無所遁形。

連結

深圳部分區的查違成績單

寶安區:自2017年起,每週在全區選定一個街道作為主會場、其他街道作為分會場,10個街道同時開展攻堅行動,四套班子領導堅持一線督導,打響一場場拆違攻堅戰。截至目前,寶安區今年已開展十大街道違法建築集中拆除行動逾30次,拆除違建327宗78.47萬平方米。其中,拆除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違建34宗。

福田區:嚴格依法查處寶能公館、天禦香山等重點違建案件,綜合運用限制房地産權利、停水停電、查封、強制拆除等多項措施嚴控新增違建。開展衛片執法監督檢查,處理永久性建築涉嫌違法建設、涉嫌違法加改擴建等各類圖斑602宗。開展“拓展空間保障發展”十大專項行動中的儲備地清理行動,移交國有儲備用地庫內12宗地塊,面積約1.44萬平方米,清理國有儲備用地庫外2宗地塊,面積約9000平方米。

光明區:年初在市級下達的213萬平方米違建“減存量”任務基礎上,自我加壓至400萬平方米,並逐級簽訂責任狀,要求以“硬措施、硬作風、硬幹部”完成硬任務。全區每月組織一次大型清拆行動,街道每週一次集中清拆,社區每天清拆。區查違辦每週通報,每月考核,大力推進違建“減存量”大比武專項行動。

羅湖區:截至目前,全區共發現包括大望梧桐山片區樓頂加建等新增違建77處、總違建面積10295平方米,均已全部查處拆除完畢。在“減存量”方面,結合執法拆除、城市更新、土地整備、建設用地清退等多種處置方式對各類違法建築進行拆除。

坪山區:截至10月29日,累計巡查和受理各類違法案件線索1282宗,開展拆除行動610次,查處違法建築和違法用地779宗,持續實現永久性違法建築(棟數)“零增量”。

龍崗區:拆除處置水源一級保護區違建147處,在全市率先提前半年完成處置任務;各街道每週至少組織1次集中拆除行動,全區每月組織1次全區性拆除行動,對新增違建堅決24小時內拆除,實現以拆促控。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全區性行動8次,各街道開展區域性行動200余次,形成拆違攻堅的壓倒性態勢,強力推進拆除消化違建工作,減存量工作成效始終走在全市前列。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真拆嚴多措並舉 前10月深圳拆除消化違建逾1700萬平方米
來源:南方日報2018-12-05 08:54:28
深化落實嚴查嚴控違法建設“1+2”文件,在持續保持新增違建零增量的基礎上,今年前10個月拆除消化各類違法建築共1765.31萬平方米,取得顯著成效。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