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紮根青藏高原,只為丁香盛開

發佈時間:2022-06-01 10:03:07丨來源:新華網丨作者:李寧 薛玉斌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嚴酷的自然環境從未阻擋高原古城人對綠色的追求。

孟夏時節,海拔2200多米的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培育基地內,上百株一人高的羽葉丁香枝丫繁茂,迎風舒展,花香瀰漫。

“羽葉丁香花色淡粉紅,是我國特有的野生丁香品種,繁殖力弱、生長緩慢,在天然環境中幾近滅絕,被列為國家瀕危保護植物。”站在一旁的工程師毛英,輕輕折彎一截枝條,仔細觀察著羽葉丁香的長勢。

青海省西寧市地處青藏高原,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紫外線強,冬季高寒風大,一花一草、一木一樹在這裡生長都特別不易。但是,嚴酷的自然環境從未阻擋高原古城人對綠色的追求。

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張錦梅在組培室查看培養基內丁香繁育情況(攝影:新華社記者李寧)

賦綠西寧,首選丁香。“丁香喜愛陽光,適合青藏高原冷涼性的氣候特點,經過雜交繁育後,抗逆性比較強,養護成本低,容易成活。”張錦梅是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在青藏高原從事林草研究34年的她,長期培育、研究、“讀懂”各類丁香。

“多年開展丁香資源調查、品種收集、適生品種篩選、繁育技術研究等工作,丁香品種從最初的18種增加到103種,實現可繁育的有69種。”張錦梅介紹,西寧市建成了丁香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

為建設丁香種質資源庫,每到丁香開花季,張錦梅都會帶著團隊找尋野生珍稀丁香標本,翻山越嶺甚至跨省奔波。

2015年,在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處石縫中,張錦梅和同事們發現了兩株野生羽葉丁香。用手扒開一塊塊厚重的岩石,張錦梅從一棵被石頭壓彎的丁香植株上,截取了一段樹枝,連同收集到的種子一起,小心翼翼地帶回西寧。

在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苗圃,所長張錦梅正在查看丁香生長情況(攝影:新華社記者李寧)

開展物候觀察,擇優挑選帶芽莖段,通過嫁接、扦插、組織培養等手段無性繁殖……本以為能順利完成的擴繁實驗,卻在“生根”環節“卡了殼”。

野生丁香適應能力差,生根難度大,一旦生根失敗,前期工作就會化為泡影。“看著辛苦尋覓到的丁香成活率不到一半,心裏像有塊石頭壓著一樣難受。”林科所中級工程師馬光花,多年後仍難忘科研失敗的“遺憾”。

在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苗圃,所長張錦梅(右)正在和科研人員測量花序(攝影:新華社記者李寧)

更換培養基配方,調整生長素品種,改善光熱條件……不言敗的馬光花,一頭扎進組培室,反覆實驗,測定數據,把選育、栽植丁香當作“頭等大事”。經不懈努力,她終於總結出一份“良方”,將羽葉丁香的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

“看到培養基裏吐露嫩芽的羽葉丁香幼苗,心裏壓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馬光花説。

得益於林科所科技工作者多年潛心研究,西寧市每年在大街小巷種植丁香超過百萬株,佔市區花灌木栽植總量的70%,成為芬芳馥鬱的“高原花城”。

“我們林業科技工作者的職業使命就是堅守科研一線,培育出更多適宜青海氣候的樹種,讓綠色成為青藏高原最亮麗的顏色!”張錦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