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旅深度融合帶動100萬貧困人口脫貧奔康

發佈時間:2022-05-19 14:11:49丨來源:川觀新聞 丨作者:吳夢琳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過去五年來,四川文化産業和旅遊業吸納就業超過1000萬人,累計帶動100萬貧困人口脫貧奔康,文化旅遊産業在全省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過去五年,四川持續推進文旅深度融合,通過頂層設計、構建機制,推動文旅産業新一輪轉型升級,全省上下形成了重視發展文旅的熱潮。

全省上下聚焦巴蜀文化特色底蘊和文旅資源核心價值,文藝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文化遺産得到有效保護,文旅産業持續健康發展,四川文化形象深入人心,旅遊大省地位進一步夯實,繪出一幅山水秀麗、人文涵育的美麗四川畫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旅資源總量超300萬居全國第一方陣

四川歷史底蘊深厚、自然地貌多樣,素有“巴蜀自古出文宗”“天下山水之觀在蜀”等美譽,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多元。

作為全國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試點省,早在2019年1月,四川在全國首創並率先同步開展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的“雙普查”。據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雙普查中,依據國家標準,結合四川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分類體系,歷時兩年,全面梳理摸清家底,共普查出非物質文化遺産、文物、地方戲曲劇種等六大類文化資源305.7萬餘處,地文景觀、水域景觀、生物景觀、歷史遺跡等八大類旅遊資源24.5萬餘處。數量、品質均居全國第一方陣。

其中,石窟寺及石刻類數量、可利用的高山和極高山資源數量、大熊貓種群數量、竹類資源面積等多項資源數量,在已知數據中均居全國第一或前列。

稟賦是底氣、也是方向。聚焦巴蜀文化特色底蘊和文旅資源核心價值,2021年初,四川提出了大九寨、大峨眉、大熊貓、大香格里拉、大貢嘎、大竹海、大灌區、大蜀道、大遺址、大草原的“十大”文旅品牌,串聯起5大世界自然文化遺産、15個5A級景區、數十個優質景點等,集納四川最優質的文旅資源打造四川文旅大IP。

618個重點文旅項目推動提檔升級

今年4月30日,川劇主題公園——天府藝術公園·蜀園對外開放,與此前開放的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天府美術館共同構成了龐大多元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新空間,也成為成都一張新的地標名片。

以重大文旅項目為抓手,推動文旅提檔升級。據統計,2019年至今,四川啟動實施文旅重點項目618個,總投資1.63萬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900億元。一批標誌性、引領性、樞紐性重大文旅項目建成運營,成為四川文旅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文旅是極具“柔性”的産業,通過重大項目推動“文旅+”多元産業的嫁接融合,新業態、新場景、新成果蓬勃生長,提升四川文旅影響力、精神力,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和嚮往。

就在前幾天,好消息傳來,位於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工程地下室首塊底板順利澆築完成,項目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新館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為核心設計理念,建築面積約5.44萬平方米,是現有場館面積的5倍,定位為特大型、世界級博物館,預計明年年底正式對外開放。

未來,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一窺三星堆出土的眾多珍貴瑰寶的光華璀璨,更將通過人工智慧、傳感技術、虛擬現實等現代化科技技術,在集文物、遺跡和智慧城市于一體的三星堆博物館智慧生態系統鏈中以全新的體驗重新“走進”古蜀文明世界。

累計帶動100萬貧困人口脫貧奔康

今年以來,近郊露營成為熱潮。根據第三方大數據監測,五一假期全省累計接待遊客4401.0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4.43億元,其中,成都地區鄉村民宿訂單量、露營熱度均位居全國第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巨大衝擊,四川文旅積極作為,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復發展,有力推動文旅市場復蘇回暖,同時進一步推進全省文旅産業的提質增效,以文旅産業振興服務全省發展大局,文化産業和旅遊業對全省地區生産總值綜合貢獻率達25%。

以文旅富民,隨著全域旅遊的拓展,也推動産業的進一步下沉,從天府旅遊名縣到名鎮、名村、名宿、名導、名品,把文旅産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鎮發展村,如今已是頗有名氣的“熊貓民宿村”,今年全村已有60多家民宿,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地處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越,村民們將自家房子開辦為民宿,拓展了自然教育、戶外課堂、自然研學等旅遊項目,一個過去地處偏遠的小山村,實現了生態文旅融合發展的蝶變。“明年,我們預計村裏的民宿將突破100家,並實現品質和服務的檔次升級。”龍蒼溝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過去五年來,四川文化産業和旅遊業吸納就業超過1000萬人,累計帶動100萬貧困人口脫貧奔康,文化旅遊産業在全省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