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文明美麗幸福的東烏珠穆沁旗

發佈時間:2021-12-28 16:40:10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王林喜丨責任編輯:

高謀劃、大整合,全力創造民生高品質發展新業績。

走進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只見旗政府所在地烏裏雅斯太鎮道路平整,標誌性建築環城而起,公園休閒綠地裏不時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人們在這裡安居樂業。近年來,東烏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攻堅克難、拼搏奮進,交出一份滿意的“宜居答卷”和“民生答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開創了邊境牧業旗宜居、宜業、宜遊民生發展新路徑,為民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範例。

日新月異的城鎮

統籌佈局 突出特色 

城市建設邁出新步伐

美麗的東烏旗,人居環境越來越美,百姓生活幸福安康……近年來,東烏旗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全方位佈局,以民生思維優化城市功能,打造了一批亮點工程和民心工程,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活品質和城市顏值不斷提升,時時可見動人之景,處處洋溢著歡樂氣氛。在城市建設、城鄉一體發展進程中,東烏旗秉承“控制外延、豐富內涵、突出特色、生態宜居”的城市發展理念,以打造“園林城市”為目標,著力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細化城市管理,城市各項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4年來,累計投入21.2億元,重點實施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完成污水處理廠、第二水廠提標改造,水質穩定提升至國家一級A標準,新建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處理廠、建築垃圾和粉煤灰填埋場,推行環衛作業市場化,鎮區內垃圾機械化清掃率達84%。啟動實施36個老舊小區改造,打造安居工程和生態宜居家園,人民公園、中水湖公園等一批特色休閒綠地和標誌性建築相繼建成,城鎮綠化覆蓋率、綠地率、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1.07%、32%和31.53平方米,城鎮化率達到67.61%,順利通過“國家衛生縣城”復審,並榮獲第五屆“自治區文明城市”稱號。

在提高城市品位的同時,快速補齊牧區基礎設施短板,新建水源井627眼,安裝家用改水設備8769套,完成戶廁改造2090戶,架設電網454公里,啟動實施“智慧廣電”網路服務進村入戶工程,蘇木鎮所在地移動網路覆蓋率達10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6%,牧民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全旗擬改造老舊小區36個,計劃總投資3.45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17個,8300余人居住環境得到切實改善,預計2022年10月,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改造中,針對部分小區不同程度存在硬化鋪裝破損嚴重,路面凹凸不平,雨季積水,地下管網老化腐蝕,跑冒滴漏,污水排放能力減弱,供水壓力不足等問題逐一進行修復,新建花園式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處理廠,實現了小區功能和配套設施的換代升級,使老舊小區“改”出新顏值、“造”出新生活,舒心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居民的廣泛讚賞。 未來,東烏旗要著力打造“社區品牌”,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建成一處旗級大數據中心和旗級數字化城管平臺,提升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數字化水準。

草原深處的勒勒車隊

東烏旗以“興邊富民”為抓手,力爭2022年申報國家“興邊富民行動中心城鎮”建設試點,繼續深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提標城市建設。著力構建以烏裏雅斯太鎮為核心,以嘎達布其鎮、額吉淖爾鎮、道特淖爾鎮、滿都寶力格鎮為節點,其他蘇木為延伸的城鄉互補、共同發展的新型城鄉關係,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棚戶區、遺留小區“三區”改造,切實推動城市建設上檔次、上水準。

共建共用 普惠均衡 

民生領域取得新成就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凝聚人心。4年來,東烏旗始終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做好百姓全生命週期服務。財政用於民生社會事業支出累計達61.1億元,佔公共預算支出的70%以上。首先堅持把穩就業作為優先目標,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00余萬元,幫助和支援5314人實現穩定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9%以內。城鎮、牧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三無”人員、“五保”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穩步提高。2022年,東烏旗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保持主要幫扶對象政策總體穩定,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足感。通過實施幸福共建共用行動,增進更具質感的民生福祉,強化兜底保障暖民心。

東烏旗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堅持産業拉動就業、創業引領就業、精準服務穩定就業,始終把擴大就業作為增收富民的重要舉措一抓到底。規劃到2025年,力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00萬元以上,城鎮新增就業5000人以上,牧區轉移就業25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困難群眾、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在保障就業的同時,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目前已成功與內蒙古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立聯盟學校,烏裏雅斯太幼兒園主體接近完工,各中小學、幼兒園軟硬體設施全面升級,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擴大。東烏旗有力有序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工作,自秋季學期開始,各中小學面向全體學生實施了5+2課後服務,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完成兩輪基礎教育品質提升三年行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殘疾兒童入學率均達到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7.3%,教學品質不斷提高,中考名校錄取率位居全盟首位,校園足球改革走在全區前列,到2025年,擬創建自治區級示範幼兒園1所,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85%以上。

醫療衛生事業投入大量資金,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必要修繕,建設健康主題公園,醫養服務持續加強。新建蒙醫醫院投入使用,婦幼保健院建成投用,基層衛生院改造工程全部完工,阿音奈養老園區竣工,與錫林郭勒盟中心醫院組建協同發展戰略聯盟醫院。明年要擴大免疫規劃,十二種疫苗接種率達95%以上,推動申報東烏旗為國家級慢性病示範區和國家級健康促進旗。同時,東烏旗舉全旗之力雙線阻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鼠疫疫情,持續鞏固防疫成果見成效。

全面落實家庭醫生簽約制度,在全旗建立16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根據不同疾病患者制訂針對性的診療方案,家庭醫生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簽約服務活動,分片包戶到府服務,在提供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基礎上,向牧民家庭提供健康諮詢和指導服務等個性化醫療服務。實施“家庭小藥箱進牧戶”工程,牧民遇到一些常見病在家庭醫生指導下服藥,有效緩解了東烏旗牧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造成的衛生服務成本高、可及性差等問題。2016年,道特淖爾鎮中心衛生院被國家衛計委評為“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2016年4月,東烏旗被命名為自治區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旗。2018年3月,東烏旗榮獲自治區“衛生應急規範旗縣”稱號,旗疾控中心於2020年3月被中國疾控中心慢性病預防控制中心授予先進集體獎。2019年2月,東烏旗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被命名為自治區健康促進旗,人民健康保障水準穩步提高。

下一步,東烏旗要積極申請旗醫院傳染病區、血液透析中心以及疾控中心項目。繼續鞏固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醫療隊伍診療水準,構建“一老一小”醫療服務新格局,持續推進旗醫院二甲醫院創建工作。積極推進專家坐診、遠端問診、現場診療,年內聯絡2-3名高等級醫院專科專家到旗診療。

同時,東烏旗突出特色優勢,發展民族醫藥事業和蒙醫特色療法,開展的“蒙醫五花藥浴”“酸馬奶療法”“蒙醫肝膽療術科”“蒙醫胃腸病”“蒙醫心腦病”“蒙醫風濕布病”等專病專科,能夠治療多種疾病,深受廣大牧民群眾信賴和普遍歡迎。

建成全盟首個青少年體育訓練基地,烏蘭牧騎排練廳、圖書館投入使用,隨著全民健身中心、體育館全面改造,群眾活動場所日益增多。

在解決群眾矛盾糾紛問題上,該旗構建的旗、蘇木鎮、嘎查三級矛盾糾紛調解機制,被國家農業農村部確定為首批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單位,烏裏雅斯太鎮恩和吉日嘎郎嘎查被評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嘎查,平安東烏建設取得新成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共用發展成果。

兜底保障 惠及民生

社會救助呈現新氣象

通過社會救助改革,東烏旗逐步織密社會救助“安全網”,惠民生、兜底線、救急難、促和諧。首先對貧困建檔立卡戶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參照“單人保”納入低保範圍,對其實施動態管理。同時完成社會救助提標工作,及時足額發放社會救助資金,2021年城鄉低保標準從2020年的每人每月790元提高到814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由2020年的每人每月160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700元。

在完善社會救助工作機制的同時,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不斷優化,做到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一門受理、協調辦理”機制形成合力,及時辦理群眾申請,低收入人口摸排和系統錄入工作以及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定期探訪制度,使供養對象的生活及安全情況及時納入監管視線之內。

同時,該旗不斷提升養老機構安全運營管理和養老服務機構安全運營管理水準,探索構建“網際網路+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和醫養結合牧區養老模式,全力推進總投資1.07億元的阿音奈養老園區項目建設。在建設養老院的基礎上,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試點,制定居家和社區養老體系建設方案,打造旗級、蘇木鎮級、社區級三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網路,初步確定在阿音奈養老園區內設18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指揮調度中心、在額仁高畢社區和牧民養老中心(巴彥額日和圖社區)建設兩個社區層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達到烏裏雅斯太鎮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養老服務由重點服務特困供養人員,逐步拓展到服務所有老人,最終為老年人提供集“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樂、助急”于一體的“六助”服務。新建殯儀館項目使殯葬服務市場規範文明有序。殘疾人兩項補貼做到精準認定、精準識別、精細化管理,東烏旗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和困難殘疾人全部被納入救助範圍。

宏偉藍圖已描繪,奮進的號角已吹響。如今,一個人文與自然和諧相融的邊境牧業旗正在悄然崛起,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東烏旗正昂首邁入新征程。

學黨史 強信念

奮力書寫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近年來,東烏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黨史、強信念、感黨恩、跟黨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踐行守望相助理念,不斷創新黨史學習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各族幹部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團結和睦、共同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各族人民心向黨,團結一心固邊疆

高站位 多舉措

黨史學習教育取得重大成果

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經成為東烏旗委、政府奮力推進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高度政治自覺,成為實現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凝聚力量構築多民族共有家園的最佳創新思路和最優實踐路徑。

東烏旗地處錫林郭勒大草原核心區,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527公里,面積 4.73 萬平方公里, 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境牧業旗。針對實際,東烏旗堅持高點站位,統籌兼顧,守正創新,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東烏旗委堅持將加強黨建、不斷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持續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按照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總要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七進”活動,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將民族團結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始終,納入黨員幹部教育、牧民群眾教育、社會大眾教育、中小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使民族團結教育全員化、常態化,民族理論政策法規入腦入心,取得重大成果。

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旗委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旗委書記挂帥的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下設6個工作組和“1+4+X”包連線制,組建巡迴指導組,嚴格督促指導,擰緊責任鏈條,全面組織動員。通過制定《黨史學習教育方案》《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方案》等17個指導性文件,繪製“工作流程圖”,實現教育工作安排流程化、時序可視化,保證教育方向不偏、進度銜接有序,形成了全面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新局面。

走進新時代,東烏旗從黨的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養分,通過學黨史、強信念,認真開展學習研討,持續推進內容、形式、方法創新,通過打造“多維課堂”“高效課堂”,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讀書班”、專題黨課、專題輔導、理論測試、讀書分享會、紅色故事會等教育形式融會貫通,形成了“學、研、測、行”工作閉環。圍繞“四本書”“三部簡史”,領導班子、黨支部、普通黨員三個維度的黨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形成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學、支部黨員大會集中學、普通黨員自主學三級聯動,並通過黨組書記、支部書記講黨課將三個維度的學習有機串聯,實現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在深學細研中堅定了理想信念。

“黨史學習教育進課堂”“黨史微課周”“國旗下講黨課”等形式成為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新特色,學習教育成果顯著。結合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工作,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宣傳教育,構建起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專題教育多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同時,針對境內地廣人稀、服務半徑大的實際,東烏旗探索開展點(黨員中心戶、綜治烏日特)+線(志願服務隊)+面(全民參與)三位一體的牧區黨史學習教育模式,使黨史學習教育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率先實現了旗、蘇木鎮、嘎查三級同部署、同發力、同推進,確保黨史學習教育不少一課、不落一人。

當地烏蘭牧騎充分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作用,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詩歌朗誦、民樂演奏、歌舞表演等節目。“四季烏珠穆沁”文旅品牌不斷叫響,群眾性文體活動異彩紛呈。烏蘭牧騎3 部作品入圍“自治區烏蘭牧騎原創經典作品傳承工程”。

另外,通過開展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系列文藝活動,拓寬傳播渠道,創新教育載體,讓“無聲”精神變為“有聲”故事。通過生動講述黨帶領人民走過的光輝歷程、黨的精神譜係的豐富內涵、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使黨史學習教育影響力逐步深遠、直達人心。

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到人民中間去

強黨建 謀新篇

全力開拓基層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東烏旗把握黨建新理念,緊扣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認真貫徹“五化協同、大抓基層”總體部署,以“雙抓共促”三位一體整體提升工程為抓手,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在鄉村治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創新、大膽實踐,治理鄉村“最後一公里”取得預期效果。

東烏旗積極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以“黨建+”模式強黨建、謀新篇,依靠黨建+領頭雁,領航鄉村振興;黨建+扶貧,助力鄉村振興;黨建+産業,推動鄉村振興;黨建+治理,實現鄉村振興。目前,該旗62個嘎查全面實現了“一降一升雙達標”和“5個100%”目標,通過持續推進“融合黨建+”模式,在邊境蘇木鎮形成了具有口岸特色的融合黨建品牌,深入推進“邊疆黨建長廊”“邊疆文化長廊”“邊疆平安長廊”“邊疆富民長廊”“邊疆生態長廊”五個長廊建設。東烏旗薩麥蘇木“1258”軍警地企邊疆融合黨建模式被中組部、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作為典型題材進行專題錄製。

與此同時,通過細化“黨建網格”,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著力構建1+9+N的黨建網路新模式,著力推進黨群服務中心(站)運作高效、服務完善,實現黨建重心“沉下去”,服務群眾“實起來”,探索出以“三務”公開推進牧民自治、以“村規民約”促進牧區德治、以黨員中心戶提升法治能力的“三治融合”牧區“善治”新格局,探索出“黨支部+企業”“黨支部+合作社”等牧業增效與牧民增收的新路子,得到了牧民的廣泛擁護和好評。

定目標 開新局

“我為群眾辦實事”獲得實效

東烏旗堅持把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主要奮鬥目標,在貫徹新發展理念、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推進基層治理五個方面,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定目標、開新局,群眾“急難愁盼”均得到切實回應和有效解決。

在具體實踐中,通過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三問”活動,認領民生實事,逐步探索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實施效果明顯。

旗級黨員領導幹部聚焦“五個著力”重點任務,從群眾急難愁盼出發,主動認領“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聚焦“鄉村振興”“基層善治”“服務大局”“興企有為”“服務發展”“保障民生”“便民利企”七大領域,創新方式、優化服務、有效推動重點民生項目落地見效。

通過推廣“黨建+金融助理”服務鄉村振興等模式,為牧戶投放牧興貸、富興貸、振興貸等資金,及時幫助牧民群眾擴大再生産。

東烏旗還同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同步組織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活動;同步開展“我幫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同步加強跟蹤問效督導指導工作。嫁接四個同步,不斷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在充分考慮黨員中心戶覆蓋嘎查黨員和牧戶實際數量的基礎上,按照每個黨員中心戶覆蓋半徑不超過15公里,每個嘎查黨員中心戶數量不超過5 個,以及“三個合適”(地點合適、人員合適、硬體合適)的思路進行黨員中心戶配置。目前,該旗9個蘇木鎮、62個嘎查共有黨員中心戶219個,實現了黨員中心戶全覆蓋。新時代背景下黨員中心戶工作制度實踐與探索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該旗創建“黨員中心戶+電商”“黨員中心戶+綜治烏日特"等特色示範戶63個。目前,該旗黨員中心戶的經濟合作組織參與率達31%,註冊資金達1.1億元,輻射帶動牧戶1300多戶,其中領辦創辦合作社13個,涉及文化旅遊、畜牧業生産加工等多個領域。黨員中心戶帶動群眾致富能力逐步增強。

呼熱圖淖爾蘇木整合陣地資源,合理設立候車室、閱覽室、旅遊服務室、便民超市四個功能室,打造集“客運站”“旅遊服務中心”“供銷社”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一中心一社”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轄區居民、牧民、遊客提供志願服務平臺,全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躍上新臺階。生態東烏、活力東烏、健康東烏、幸福東烏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把方向 繪藍圖

創新引領民族團結進步大局

東烏旗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民族工作的全過程,深入創建國家民族團結示範旗,不斷擴大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覆蓋面,堅持示範引領,充分發揮旗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職能作用,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民族工作格局,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盟委關於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繼續打造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基地,切實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成就斐然,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東烏旗將民族團結進步覆蓋面拓展至各級組織、窗口單位、普通家庭,把創建重心下沉到蘇木鄉鎮、嘎查、街道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積極打造互嵌共融的社會共同體,努力搭建各民族溝通橋梁,構築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新格局。

通過細化實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體系,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和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新機制,建立健全組織調度、系統推進、綜合研判、監督考評、動態管理、條件保障機制,切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經濟建設、社會建設、脫貧攻堅、全域旅遊、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基層黨建等深度融合發展,推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進機關、進學校、進軍營、進蘇木鎮、進企業、進社區、進寺廟成為常態。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命運共同體。“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

事成于和睦,力生於團結。在廣袤的烏珠穆沁草原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觸目可及,肝膽相照、手足相親的故事隨處可見,民族團結的滿園芬芳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團結花開滿園春,同心掬得滿庭芳。由於成績突出,東烏旗2012 年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連續4屆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地區,連續10次蟬聯“自治區雙擁模範旗”稱號,成為自治區首個榮獲全國“長安杯”的旗縣,2019年被列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單位,涌現出全國民族團結模範個人、黨員中心戶額爾敦達來等先進典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東烏旗將承接過往榮譽,團結帶領全旗各族人民全面續寫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綠色高品質發展新篇章,在更高層次描繪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美好未來。

(作者:王林喜 圖片由中共東烏旗委員會宣傳部、東烏旗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