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千里草原遊記③丨探訪錫林河畔"北國名剎"感悟敖包文化

發佈時間:2021-08-12 18:09:10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阿藝思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時間來到第三天,等待著我們的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 ​

【視頻】探訪錫林河畔“北國名剎”感悟敖包文化

從正藍旗出發

第二日晚我們下榻

錫林浩特市酒店

卸下一日疲乏

時間來到第三天

等待著我們的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

      從酒店出發,不到10分鐘我們到達了今天第一個目的地——貝子廟。“額爾敦”敖包下的貝子廟是那麼的古樸莊嚴,讓人不自覺地心生敬畏。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藏傳佛教四大聖地之一,貝子廟享有“北國名剎”盛譽,是錫林郭勒盟佛教文化的一大寶庫。貝子廟周邊水草豐美,風光秀麗。聖潔的錫林河水在貝子廟西邊,由南向北緩緩流去,如今它的兩側是繁華市區。

      歷史上的錫林浩特是以“貝子廟”作為地名稱謂的,這座始建於1743年(清乾隆八年)的寺廟是一座凝聚著多民族文化藝術的古建築瑰寶。解放戰爭時期,貝子廟還是內蒙古重要的革命根據地。2006年,貝子廟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沿著貝子廟中間臺階向上,就可以登上擁有十三個敖包的額爾敦敖包,據説每座都有它自己的象徵寓意。

      額爾敦敖包始建於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中間大敖包後還有一個水祭壇,祭壇中的黑白日月圖寓意與日月同輝。中間的大敖包為佛祖敖包,也是原阿巴哈納爾旗敖包;左邊的第一個敖包是貝子廟朝克沁主殿敖包;右邊第一、二個是貝子廟敖包,剩下九個敖包分別是原阿巴哈納爾旗所轄9個佐的敖包(佐也就是現在的蘇木,相當於鄉)的敖包。按照蒙古族崇尚數字9的習俗,額爾敦敖包山的臺階一共建了171階,171是19個9組成,171相加也是9。

      “額爾敦”是蒙古語,譯為“寶”,“敖包”譯為“堆子”。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是一年一度的額爾敦敖包祭祀的日子,各民族群眾齊聚額爾敦敖包山下,參加傳統祭祀活動,共同祈福草原風調雨順、人民幸福安康。

     雖然此次,我們沒能親眼目睹這項傳統祭祀活動,但在敖包山上仍看到有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獻上對敖包山的尊重。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西烏珠穆沁旗巴拉嘎爾高勒鎮西南約68公里處的佛教旅遊勝地烏蘭五台。

    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烏蘭五台是西烏珠穆沁旗“99公里”草原遊牧文化旅遊景觀帶第一站,烏蘭是蒙古語“紅色”的意思。

     烏蘭五台景區內有五畜興旺祈福塔、男兒三藝祈願塔、天下第一大敖包、成吉思汗廣場、生態池塘、烏蘭五台康養院、非遺展示區、黑木日敖包、培訓基地賓館、遊客服務中心等。

      園內配備觀光車,因入口與“天下第一大敖包”有一段距離,個人建議炎炎夏日為防中暑,乘坐觀光車是不錯的選擇。

      潔白的“天下第一大敖包”下是碧綠的草原,遠遠望去,藍天白雲綠草地仿佛一幅清新的油畫在遠處鋪開。

     隨著臺階一路走下去,等待著我們的是一場元氣滿滿的草原野餐。在復古小火車旁,精美的美食美酒已就位。

      清風拂面,青草的芬芳掠過鼻尖,將這頓精緻的美食昇華得更為治愈,掃去一上午的疲勞。

     一頓飽餐後,大家有秩序地收拾餐飲垃圾,撿拾不慎掉落草地上的食品殘渣與飲品袋,將綠色出行進行到底。

下一期,我們來到網紅打卡地

從日出到日落

給我們帶來了

從未有過的遊玩體驗

究竟如何?我們下回分曉!

      圖觀千里草原行精彩瞬間:










    (文/圖:中國網記者 阿藝思 視頻攝製:中國網記者 阿藝思,中國網草原頻道特約攝影師 楊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