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科爾沁草原水草豐美,牛、羊、馬群悠閒自在。小雨過後,清新的空氣伴隨著陣陣花香、草香,草原就像剛剛梳洗完的姑娘,漂亮、靈動、迷人。草原上的人們,正在用勤勞和智慧,描繪著幸福的畫卷。
“你看,上面漂著一層黃色的油,説明熬到火候了,這樣的奶豆腐才好吃。”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烏蘭哈達蘇木白音格爾嘎查的銀花,正在自己家裏用傳統方法做蒙古族傳統美食——奶豆腐。
奶豆腐在蒙古語中叫“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凝固、發酵而成。奶豆腐可謂是“奶中精華”,十幾二十斤鮮奶才能濃縮成一斤奶豆腐,營養極其豐富。
蒙古族姑娘銀花從小在草原長大,奶豆腐對她和草原上的農牧民來説,是家家必備的美食。她説:“自己家就有牧場,牛奶都是純天然的。小時候吃奶奶和姑姑做的奶豆腐,奶味足、口感好,吃起來特別香。”
有人説,美食裏藏著鄉愁。對於銀花而言,正是對這片草原的眷戀和美食的不捨,才讓離開家鄉十多年的她,回歸故里。“在北京和天津賣牛肉乾、奶製品等內蒙古特産,銷量很好,人們都覺得內蒙古的産品貨真價實。我就想,如果用咱們草原牧民傳統的方法做出來我小時候吃的奶豆腐、奶皮子、烏日莫那種味道,該多好呀!”
銀花的想法立即得到了遠在草原的家人的支援。“我説你趕緊回來吧,這可是個好主意。雖然平時也能買到奶豆腐之類的,但是不如小時候的好吃。非常懷念當年家裏做的那種口味,我們就指望你了。”銀花的姐姐感慨説。
回到家鄉的銀花開始創業,在近3000畝草場上養了94頭奶牛。每天擠牛奶、做奶製品、銷售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早上4點就去牧場擠牛奶,下午6點再擠一次。現在一天有160斤牛奶,全做成奶豆腐。”
銀花家的草場好,牛奶品質品質也好,製作過程全程“純天然、無添加”,就連擠牛奶也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這樣做出來的奶豆腐乳香濃郁、口感細膩,得到當地牧民交口稱讚,不僅在當地銷售火爆,還遠銷到北京、呼和浩特等地,有時候訂單太多,外地的訂單要提前兩周預訂才行。
每天被“供不應求”的現狀困擾,銀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嘎查裏牧民家的牛奶買過來,牧民有了一份額外的收入。奶源充足了,能做出來更多的産品。另外,誰想學做奶製品的手藝,我免費教。讓大傢夥學會這門傳統手藝,把我們的美食分享出去,多好呀!”
見多識廣的銀花還利用短視頻平臺進行直播,讓大家通過視頻了解科爾沁草原的美景和美食。她給自己起了一個好聽的網名“阿茹娜”,意思是“純”。她希望在這片純天然牧場上,用純牛奶做出純純的奶製品,帶動更多家鄉人富起來,讓家鄉“白音格爾”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樣,成為“富裕的地方”。
(文: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