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走近《科爾沁詩人》
近日,內蒙古通遼市作家武隨文長篇小説《科爾沁詩人》新書首發暨品讀會在內蒙古民族大學新華書店舉行。
民族出版社漢文編輯二室主任、二級編審、首屆“國家民委文化名家”歐光明在新書首發暨品讀會上致辭説,作者能完成這樣一部架構龐大、內容豐富的小説與作者長期擔任宣傳工作並注意收集創作素材有關,更與作者熟悉這片土地的歷史、民族風情、文化密不可分。小説主人公嘎拉對科爾沁的熱愛、對於家園受污染的痛心、還有那份年近不惑,卻依然保持赤子之心等情結非常感人,書中所涉及的歷史、文化、人文讓他感受到科爾沁是非常厚重的一片土地,值得每個人珍愛、珍惜。
內蒙古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李明君教授説,這是一部現實的生態小説,描寫的是以詩人嘎拉為代表的科爾沁人治理風沙、保護生態的故事,以一種非常感性又極具現實的方式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受到人為破壞以及人與自然抗爭的事實,從中折射出許多值得大家反思的問題,但作者又沒有一味地將筆墨集中在生態惡化的過程,而是更多地通過主人公治理風沙的不斷探索,為科爾沁沙地的未來尋找出路。不論是寫詩的詩人武隨文還是寫小説的作家武隨文,從他的作品中能看出他是一個極具科爾沁情結的人。小説中的主人公——科爾沁詩人嘎拉本身就有著武隨文自己的影子。
“這本書裏描寫了很多科爾沁的歷史、文化、民俗等等知識,使我對這個地方産生了更多的敬意,我想這也是作者的初衷。這本書是一個建構在以環保為主線上的小説,對故鄉草場的退化,生態污染及治理、民生、治沙及其人物命運,作者進行了非常深刻的思考和觀察。草原沙漠化怎麼辦呢?我想這原本不是一個詩人要回答的問題,詩人要去歌頌、去批判、去描述,但如何技術化地解決困境不是詩人的特長,但我們的‘科爾沁詩人’卻去尋求這樣的脫困之道。他治沙植草,與污染做唐吉訶德式的鬥爭,帶領同胞去種植藥材、尋找未來。所以嘎拉是科爾沁的典型,也是科爾沁的良心。文學作品不僅描述和評論,還試圖去找現實的出路,是非常可貴的。”民族出版社審校室專職終審、副編審德慶央真以一個編輯的角度,從民族情感、科爾沁文化、藝術手法,對作品進行了精到的解讀。
《科爾沁詩人》責任編輯寶貴敏認為,《科爾沁詩人》這本書關注並呈現科爾沁這片土地面臨的多重困境:首先是生態困境,生態問題也是個普世性的問題,詩人嘎拉是個環保鬥士,他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對環境污染的現狀、成因和民眾的呼籲表現出深切的關注,並以自由詩人的身份在家鄉種草,保護生態。作者以飽含良知的筆,以他的切膚之痛,用文學的方式呼籲並揭示出科爾沁的生態困境,讓讀者陷入沉思;第二個是文化傳承的困境,主人公嘎拉不斷以文化解説者的身份、姿態表達他的科爾沁有多麼的美好、偉大,這恰恰是因為我們的文化遇到了問題。作者為故鄉書寫作傳,他用自己的筆挽留傳統文化,這也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第三個是文化找尋與回歸的困境,作者以找尋祖先文化的姿態刻畫那沁兒這個角色,突出科爾沁文化的厚重與綿延,力圖找到傳承之路,這是這本書的文化脈絡。鋪陳出如此龐大的故事,書中人物關係錯綜複雜但又合情合理,作品結構、故事情節也是這本書的成功之處。
“這部小説結構非常好,我個人覺得有兩條線索,一個是嘎拉治沙,另外一條就是嘎拉和從美國回來的蒙古族女孩那沁兒的感情故事,雖然這個感情故事佔了很大的篇幅,但是那沁兒所承擔的角色是個尋根的人,所以她有更重要的一個角色位置。然後還想談一下思想,我最喜歡的就是作者的女性觀,書中的每一個女性角色都像仙女一樣美好,作為一個女性,我要向武老師表達我的敬意。”新疆作協會員阿依努爾評價《科爾沁詩人》。
活動現場,還有許多文學愛好者分享他們的讀書心得,通遼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記者,通遼日報記者及參加活動的嘉賓現場朗誦了武隨文詩作及《科爾沁詩人》部分優美篇章。
【作者簡介】:武隨文,又名武·嘎日迪,蒙古族,生於科爾沁草原,自童年對科爾沁有著深刻的體驗,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學乃一生喜怒悲歡之根源。現供職于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委宣傳部,曾出版詩集《科爾沁的詩》。
點擊閱讀更多《科爾沁的詩》:
《科爾沁的詩》終章丨告別時不要回望,回望就再也走不出她的目光
《科爾沁的詩》㉔丨英雄手握長生天的弓箭,披星戴月守護草原吉祥
《科爾沁的詩》㉓丨千萬頭牛羊臥在河邊,守護格日朝魯寧靜的睡夢
《科爾沁的詩》⑫丨蘇日圖領著鄉親走出沙海,走向水草豐美的福地
《科爾沁的詩》⑪丨達雅波爾揉碎了他的驕傲,扯斷了他堅硬的心弦
《科爾沁的詩》⑧丨把自己撕扯成破碎的旗幡,飛蛾撲火、情不自禁
(文:王利平,視頻:田川、劉洋,來源:中國通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