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明珠錫林浩特市:沃野千里架通途

發佈時間:2019-11-28 13:13:49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王雪瑩 蕓蕓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錫林浩特的發展日新月異,從閉塞的交通環境,到如今擁有"公鐵空"立體交通網路,其中凝結著幾代人的汗水,條條大道如飄落在草原上的哈達,築起了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通途。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編織出一幅開放與發展的畫卷,讓更多的人走進錫林浩特、了解錫林浩特。

錫林浩特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碧波如海的草原上,而交通的飛速發展,讓這座城市更加引人注目。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編織出一幅開放與發展的畫卷,讓更多的人走進錫林浩特、了解錫林浩特。這座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從閉塞的交通環境,到如今擁有“公鐵空”立體交通網路,這其中凝結著幾代人的汗水,條條大道如飄落在草原上的哈達,築起了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通途。

 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攝影:楊子建)

豐富航線網路佈局


1958年10月1日,接受檢閱的隊伍正浩浩蕩蕩地走過天安門廣場的主席臺,這一天,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9週年,大閱兵和群眾遊行人數達到了60萬人,舉國上下一片歡騰。而也就是在這一天,錫林郭勒草原的交通事業發生了質的變化,錫林浩特民航站正式開航,第一架飛機落在草原上的那一刻,草原人民歡欣鼓舞,從此,草原和北京的距離拉得更近了。

時隔34年,1992年7月22日,錫林浩特機場遷建工程通過正式驗收並投入開放使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著五湖四海的遊客。建成後的新機場坐落于錫林浩特市西南9公里處,候機樓外觀呈蒙古包式穹廬型,建築頗具民族特色,新候機樓的建成不僅大幅提高了待客能力,也展現出了草原小城的新鮮活力。

李女士第一次乘坐飛機是在1993年的冬天,她説,由於票價相對高,當時乘飛機出行還沒有普及,一般都是有急事才會選擇。“我是身體查出了一些問題,需要馬上去北京進一步檢查,才選擇坐飛機的。那時候的飛機很小,大概也就二三十個座位,而且還坐不滿。雖然機票相對來説比現在便宜得多,但要知道當時我們的月工資也就五六百元啊。”李女士不禁感嘆如今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現在出行的便捷真是無法想像,大家條件都好了,乘坐飛機成了大多數人出行時的首選。毫不誇張,遠隔七百公里的北京,當天也能約著一起吃晚飯。”

(攝影:托日貝殼)

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選擇乘坐飛機的人越來越多,小飛機便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自2001年7月7日起,錫林浩特機場經過改擴建,已可起降波音737/300以下機型。2008年改造後的機場,可同時停放6架C類飛機和1架D類飛機,可以滿足波音737/800全重起降及波音767/300ER以下機型備降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航空貨運在錫盟民用航空運輸市場中嶄露頭角,佔據了一席之地,成為了航空客運的有力補充,步入了航空運輸和諧發展的快車道。

目前共有6家航空公司運營錫林航空市場,分別是國航、聯航、天航、天驕航、新疆通用航空公司和華彬亞盛航空公司。機場在原有基礎上還在不斷努力豐富航線網路,適時開闢新航線,以滿足不同旅客的多元化需求。

數據最有説服力。2019年1月到10月,錫林浩特機場共保障運輸起降6304架次,同比增長18.6%;共完成旅客吞吐量636018人次,同比增長20.6%;共完成貨郵吞吐量1433.3噸,同比增長3%;可供座位數781631個,與去年同比增加80287個;進出港平均客座率81.4%,同比增長6.2個百分點。

今年前十個月,機場進港、出港貨郵量同比去年均有增長,主要貢獻貨郵吞吐量164.58噸。以快遞公司、肉類運輸公司以及固定的散戶投運為主要客源。航空物流優勢顯現出了活躍的市場佔有能力,成為了推動民航運輸業和諧發展的不竭動力。


巴彥寶拉格蘇木道路硬化平整(攝影:娜仁高娃)

織密國省幹線路網

2014年7月,錫林浩特至張家口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標誌著內蒙古通往京津冀地區的重要出口通道正式建成通車;2019年8月,丹錫高速經棚至大板段通車,該路段的通車標誌著G16丹錫高速公路全線貫通……近年來,隨著我盟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錫林浩特市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國省幹線路網越織越密,為錫林浩特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霍燕萍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從張家口嫁到錫林浩特,説起當年來錫林浩特的情形,她依然記憶猶新。“那時候不敢來,覺得距離太遠了,來了就怕回不去了。”霍燕萍説,當時坐班車從張家口到錫林浩特需要兩天,中間還要在哈畢日嘎住上一夜。那些年,幾年才能回一次老家,而如今路越來越好走了,一年要回去好幾次。

近年來,小汽車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隨著公路網路建設的不斷完善,選擇自駕出行的人越來越多。“從錫林浩特出發,沿S27高速公路一路向南,沿途風景盡收眼底,很舒心。”錫市居民吳偉是一名80後,每個假期,他都會提前規劃,和家人自駕出遊。“自駕出行比較隨心,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現在路況越來越好了,去哪兒都很方便。”

吹響鐵路發展號角

2002年8月1日,錫林郭勒綠草如茵,“一條長龍”緩緩駛進錫林浩特火車站,結束了錫林浩特沒有火車的歷史。錫林浩特火車站地處錫林郭勒盟中心腹地,開通運營後,是錫多線、錫二線、錫烏線的起始站。

火車的開通,對於錫林浩特地區的人們來説,是一件大喜事。比起坐汽車,火車相對安全、舒適。今年52歲的司秀紅還能回憶起30年前坐火車的經歷,因為過程十分艱辛:“當時已經是初冬了,我和父親的目的地是北京。記得我們是坐了一天的大解放車才到了張家口,一進張家口火車站,我震驚了,一條條長龍來來往往,汽笛聲此起彼伏,那次是我平生第一次坐火車,太難忘了。”

錫林浩特火車站建成通車那年,張璐考上了大學,要到呼和浩特市求學,她調侃:“火車就像是專門為我開通的一樣。”當火車載著莘莘學子緩緩離開站臺時,張璐感到非常激動,她説至今都忘不了火車窗外錫林浩特的掠影。

錫林浩特火車站運營初期,到發線有5條,旅客列車只有1對。年運輸收入184.9萬元,年到達貨運量3萬噸,年發送貨運量0.1萬噸。年發送旅客18萬人次。

為了更好地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錫林浩特火車站于2009年、2011年先後經過兩次站場擴能升級改造,如今,錫林浩特站到發線已增加到了12條,牽出線4條,貨物線5條,運通煤炭專用線1條,石油、石化、錫林浩特機務段燃油到達專用線各1條。鐵路運輸的快速發展,為錫林浩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隨著2017年錫烏線、錫二線的相繼開通,錫林浩特站現日均接發旅客列車4對,其中去往包頭方向1對、呼和浩特方向1對、二連方向1對;途經錫林浩特站1對,為呼和浩特—烏蘭浩特旅客列車。預計多倫—豐寧線貫通後,還將開行去往北京方向列車1對。

一條條長龍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穿梭在草原上,輸送著南來北往的遊客,編織著錫林郭勒發展的美好前景。如今,錫林浩特火車站年發送旅客量達到了40萬人次。由於鐵路運輸的安全快捷和票價低廉,錫林浩特火車站也成為了錫林郭勒盟旅客的主要集散地。

(攝影:王雪瑩 )

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近年來,錫林浩特市始終堅持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相結合,以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為著力點,按照“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要求,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改善縣鄉路網結構,逐步實現縣鄉路網由“樹狀”路網向“網狀”路網轉變,有效改善農村牧區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邊淑萍是白音錫勒牧場烏拉蘇太分場的主任,他在白音錫勒牧場生活了50餘年,説起這些年來路網的變化,他不禁感慨,一條條水泥路,像潔白的哈達在草原上綿延伸展,將嘎查牧點連接起來,徹底解決了農牧民的出行難題,推動群眾生活水準不斷地提高。

“以前下鄉,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鐵鍬、拉車繩是車上必備的工具。”邊淑萍説,2014年之前,分場和分場之間都是自然路,路況不好,遇雨雪大風天氣,泥濘難行,誤車是經常的事兒。“尤其到了牧戶儲草的時候,特別費勁,雨雪天氣根本找不到路。”邊淑萍説,烏拉蘇太分場距離錫林浩特大概70公里,以前去趟市區,需要半天的時間,自從水泥路修好了以後,兩個小時就能抵達市區。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水泥路通到了分場牧戶的家門口,一條條平坦暢通的水泥路和逐步完善的路網,極大地改善了農牧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助力牧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錫林浩特市農村公路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村村通”基本覆蓋了每一個村落,截至2018年底,錫林浩特市共有農村牧區公路73條1043公里。4個蘇木鄉鎮已通瀝青水泥路,通暢率為100%;22個嘎查村已通瀝青水泥路,通暢率為100%。農村牧區道路的迅速發展,在方便農牧民出行的同時,推動了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來源:錫林郭勒日報 作者:王雪瑩 蕓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