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民的"放牧鄉長"——記"最美奮鬥者"格扎

發佈時間:2019-10-15 09:45:36丨來源:青海日報丨作者:洪玉傑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扶,要看“策”,只要對症下藥,因戶施策,上拉秀鄉牧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就不會遙遠。

  百步九折、地廣人稀、高寒荒涼、狂風肆虐……

  置身於海拔432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上拉秀鄉黨委政府所在地,行走的每一步都像是在負重前行,感覺整個身體既生硬又綿軟,仿佛總是走不到遠處,即使簡單爬一個二層的小樓梯,心臟都仿佛要蹦出來一樣,不緩上一陣子,怎麼也受不了。


宣講抗災保畜政策

  清澈碧透的濘吉湖,猶如一面明鏡鑲嵌在群山深處,牛羊遍野、帳篷環抱四週。人們時常看見一個膚色黝黑,戴著牛仔帽的康巴漢子穿梭在濘吉湖畔,當地的牧民群眾對他有一個親切的稱呼——“放牧鄉長”,辦公在草灘、吃住在山間、奉獻在基層。他就是上拉秀鄉鄉長格扎。

  用“心”丈量這片“貧瘠”的土地,他的生活軌跡都定格在這片美麗的草原

  上拉秀鄉,是玉樹市海拔最高的鄉鎮。

  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0%左右,水燒不開,電子打火機不好使,要用火石的,拇指蹭著轉輪擦出忽高忽低的火苗,要是不趕緊用衣領遮擋,定會被烈風吹滅。肆意的大風刮在臉上生疼,在外面走一圈,頭上一層細沙不説,耳朵鼻子裏都沾滿沙土,嘴巴一動,可以聽到“咯吱咯吱”沙子摩擦牙齒的聲音。

  體能減弱,睡眠不好,即使稍微有點頭疼腦熱,就會提心吊膽……即使是身體處在最佳的狀態,長期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高海拔不適應症狀。然而,這樣的海拔對於這位“放牧鄉長”來説,不僅僅是生理極限的高度,更是他履行職能、為民辦實事的戰場。


入戶調查

  “我出生在牧民家庭,深知只有雙腳踏進草原才能聽清群眾呼聲,只有將牧民群眾當作最親近的人才能得到信任與支援。”在上拉秀鄉的5年時間,格扎養成了一個習慣——把自己的車當作移動的辦公桌,廣袤的草原任何一處地方都可以是辦公點,吃風乾牦牛肉、睡濕冷草地都是“家常便飯”了。

  自工作以來,格扎一直與人相處融洽,團結同事。他説,一個人關心其同事,首先就要幹好本職工作,不要讓別人來替自己操心、費力;其次要寬以待人,熱心助人,在別人有困難時去拉一把,整個鄉政府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就是這個家庭的一員,也就必須履行一員的義務。

  記得2016年下半年,上拉秀鄉開展健康大普查工作,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共計有1萬名牧民接受檢查,其中檢查出肝包蟲病人61人,協調轉至市醫院及省級醫院進行治療,51人得以康復。格扎説:“因病致窮一直以來是牧戶生活致窮的最大原因之一,健康普查從一定程度上防範了廣大牧民大病的産生,檢查出的大病牧民也有政府及國家扶助治療,繼而從因病致窮的源頭進行一定的遏制,這體現的是黨的溫暖。”

  格扎一直堅信,只有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把牧民群眾當親人,才能想群眾所想、思群眾所思、解群眾所盼,履職到位,服務到位。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格扎幾乎每天早出晚歸、風餐露宿、爬冰臥雪,在最短的時間裏走遍了每個村、每個社。拿著手上的民情日記,格扎向我們説出了一組數據:僅去年行程2萬多公里,換了4條輪胎,車輛大修2次,實施精準扶貧項目80余個……“用腳步丈量全鄉每一寸土地,將身影印刻在每一戶牧戶帳篷中”這樣的話,絕不是説説而已。

  用“智”傾注這片“希望”的土地,他滿腔的熱情溫暖著嚮往好日子的同路人

  貧,不是“錯”,沒有人心甘情願守著清貧;

  窮,沒有“根”,沒有改變不了的貧困生活;

  扶,要看“策”,只要對症下藥,因戶施策,上拉秀鄉牧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就不會遙遠。

  針對牲畜品質嚴重退化、奶肉産量低等造成的貧困,格扎充分發揮自己熟悉畜牧業的優勢,經過多方調研協商,充分徵求群眾意願,選中基礎條件好的加橋村,成立了野血牦牛繁殖基地。引進試養體格健大、肉産量大的優質野血牦牛種畜700余頭,積極改善牲畜品種,調整畜群結構。

  習慣了按部就班,牧民群眾對於牦牛品種改良的意識遠不夠強烈,加之野血牦牛野性極強,給放牧和管理帶來極大不便。

  為確保試養不出意外,格扎帶領畜牧幹部在基地蹲守1個多月,與牧民同吃住、同管護、同放牧,牦牛病了第一時間聯繫專家診治,草料斷了自己驅車到市裏購買,努力解決試養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在不懈努力下,野血牦牛試養取得成功,700余頭無一死亡,個個健壯。隨後,他們陸續成立了曲新、多拉、加吉娘村級生態牧業合作社,整合産業資源,目前野血牦牛養殖已經覆蓋全鄉各村,促進了畜牧業發展水準的提升,實現了牲畜品質改良和農牧民增收的“雙贏”。曲新村和加橋村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實現貧困村退出。

  2016年9月,中央電視臺農經頻道來到上拉秀鄉錄製野血牦牛專題片,《“搶親”的牦牛多賣錢》播出後,野血牦牛的價格和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如今,全鄉的牲畜都辦理了保險業務,又給群眾吃了一顆“定心丸”,促進牧民群眾增收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放牧鄉長”的目標絕不停步於此。瞄準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格扎帶領曲新村群眾種植燕麥、芫根166.67公頃,畝産濕草達1500公斤,創造了高海拔地區種植飼草料的成功先例,一舉解決了長期困擾牧區的飼草供給問題,降低了養殖成本,群眾致富路子更寬了。在格扎擔任鄉長期間,上拉秀鄉7個村的經濟合作社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貧困發生率大大降低,當地幹部群眾打心底裏敬佩這個有能力一心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鄉長。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格扎的發展視野更寬了、發展思路更清晰了:種植飼草料的同時,再適當增加油菜的比例,提升飼草料品質,拓寬飼草料的銷路;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充分利用214國道的便利交通優勢,做好生態旅遊這篇大文章,增加收入,讓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

  2017年上拉秀鄉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任務,給全鄉45000頭(只)牛羊投保工作。雖然當時有很多牧民群眾“跟風”看熱鬧,總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但從小受怕了高原惡劣天氣的格扎怎麼能不操心呢?他每天帶著村社領導深入每個牧戶家中進行思想教育和政策宣傳,不厭其煩地告訴牧戶牲畜投保後的好處。

  都説人心是肉長的,在格扎苦口婆心的解説下,牧民群眾漸漸了解並予以積極配合,上拉秀鄉率先完成牲畜投保工作的任務,牧民群眾的生活更有保障了。按照格扎的理想的描繪,玉樹的天有多藍,上拉秀鄉群眾的笑臉就有多燦爛,濘吉湖的水有多碧透,上拉秀鄉的群眾的生活就有多精彩!

  用“情”去堅守這片“繁華”的土地,他用寶貴的無限情感展現出“奮鬥者”的姿態

  一個人,沒有精神力量的鼓舞、精神力量的支撐,不可能積極向上,奮發圖強;同樣一個集體,沒有精神力量的積澱、精神力量的延續,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同行業中獨樹一幟。

  “放牧鄉長”格扎的理念裏,身為一名“父母官”,就要始終把解決群眾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身處何地、身任何職、身係何責,心繫群眾疾苦,傾情傾力躬身服務才是最重要的。

  2019年初,上拉秀鄉也遭遇了罕見雪災。災情發生時,正值新春佳節,格扎與鄉領導幹部一道,舍小家為大家,率先進入雪災最嚴重的日瑪村、沙寧村和瑪龍村,與群眾一起組建“打通生命線”突擊隊,開展道路疏通,協助調運救災物資等工作,將群眾的經濟財産損失降到最低。

  令格扎至今難忘的是,大雪肆虐的一天,保通道路正在如火如荼開展時,一個滿臉滄桑、滿眼血絲的牧民,緊緊抓著格扎的手,哭著説:“牛死了,錢沒了,但是看到你來了,我心裏就不害怕了。”此情此景,讓在場的村社領導幹部幾度哽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減少牧民群眾的經濟損失,這種特質和精神在雪災中的上拉秀鄉顯得尤為突出。

  據不完全統計,格扎五年來走訪慰問群眾戶數達4200多戶,群眾16000余人,常年走訪基層天數達到280天左右。逢年過節期間,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心繫基層百姓,紮根基層一線,始終堅持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為開展好基層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上拉秀鄉黨委書記吉松寶對於格扎更加了解,“只要來到鄉上,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是整夜整夜睡不著覺,可是第二天還要工作,怎麼辦?只能靠安眠藥維持睡眠。但是格扎鄉長從來都是精精神神的,做好工作、服務群眾就是他的動力和方向,這是上拉秀鄉群眾的福氣。”對於上拉秀,他的情感是最樸素的,仿佛帶著雪山的白、大地的黃,凝實而厚重;但它又是壯闊的,如同上拉秀這片高原沃野,磅薄而激昂。

  藏族有句諺語,“好人的故事寫在石頭上,風吹不走,雨打不掉。”

  沒有“放牧鄉長”的傾情付出,何來牧民群眾篤信與敬仰。即使是在“最美奮鬥者”在京頒獎之際,格扎仍忘不了對貧困群眾入冬飼草料儲備情況的惦念,時時刻刻以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執著堅守奮鬥,只覺得自己為黨、為群眾所做的工作太少太少,而黨和群眾給予他的榮譽太多太多。

  都説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會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格扎的妻子白瑪永措是個典型的藏族婦女。結婚19年,她默默地無私地為丈夫的後方承擔一切義務。妻子沒有抱怨過格扎,因為她知道,相比兒女情長,格扎一心為民的操勞是大事,即使自己高血壓住院,她都不願意告訴經常下鄉的格扎。

  吹過上拉秀鄉的風依舊凜冽。“放牧鄉長”每每注目凝視上拉秀的角角落落,心裏面飽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帶來的單純感動。這份感動的背後是格扎一次又一次地了解牧民群眾所需所盼所想,換來的是群眾發自內心的讚許;“有盡心盡力的好鄉長,精準扶貧不再難;有忠誠職守的鄉幹部,發展經濟不再遠;有執著奉獻的好黨員,群眾致富不再愁!”在格扎的心裏一直有這樣一個夢:一個深深植根于上拉秀草原的生態強鄉之夢。再通過2到3年的努力,上拉秀鄉的牲畜品種實現全部改善,飼草料種植的規劃更加沉穩發展:

  一個生態畜牧業發展水準能躋身玉樹市乃至全州發展第一的夢;

  一個生態保護更良好,經濟社會發展更穩定、牧民群眾生活水準更提高的夢!

      (作者:洪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