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緊盯人脫貧、縣摘帽的目標任務,充分整合發改、農牧、扶貧、教育、衛計、民政、財政等行業部門資源、優勢,專項壓茬推進。
産業扶貧方面。堅持産業扶貧産業脫貧為主導,培育形成了黃牛産業、綠色生態農牧業、玉米生物等現代農牧業和光伏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等多業融合、多極支撐的産業脫貧體系,全市90%以上貧困人口實現産業鏈帶動脫貧。全力抓好主導産業,累計扶持5.1萬戶、1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發展黃牛産業,貧困戶養殖黃牛存欄量16.4萬頭,6.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無膜淺埋滴灌技術使用面積達30萬畝。實施“集中式+村級電站”光伏扶貧行動,在六個貧困旗縣建設集中式地面光伏電站7座,扶持8316戶無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6月底均已實現並網發電。在17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建設村級光伏電站90座,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7575戶。又向自治區申請46個光伏電站指標,規模4.16萬千瓦,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6221戶。充分發揮景區、旅遊飯店等旅遊企業對貧困地區的幫扶帶動作用,有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11戶通過發展旅遊産業實現脫貧。加大對農牧民電商培訓力度,培訓電商人員達到2129人次。10月份,制定印發了《通遼市産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0年底,通過發展特色産業和轉移就業扶持5.12萬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實現産業脫貧,直接帶動近15萬建檔立卡已脫貧人口實現穩定增收。
金融扶貧方面。堅持與脫貧産業發展相融合,落實“兩免一直一補一優先”政策,年度新增各類金融扶貧貸款18億元,直接用於貧困人口産業發展。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小額信貸逾期排查工作。截至12月9日,全市累計逾期貸款1031.5萬元,逾期率1.88%,11月底全市啟動了扶貧小額信貸逾期清理工作,12月18日前初步完成逾期化解工作。
易地搬遷方面。通過集中式搬遷方式,實施易地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91人口,力爭年內達到搬遷入住標準。
教育扶貧方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補助政策18300人,發放補助資金6549.74萬元,其中:市旗兩級財政落實3819.74萬元,補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小、初、高、專本科學生15734人;自治區財政落實2730萬元,補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專本科生2566人。
健康扶貧方面。累計完成大病集中救治1999人、慢病簽約服務43897人、重病兜底保障646人,在全市300余家醫療定點機構開展“一站式結算”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患者住院費用平均自付比例下降到10%以內。7.53萬人次貧困患者享受“一站式”便捷服務。
生態扶貧方面。優先向6個貧困旗縣安排三北防護林工程、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資金1.79億元。在4個國貧旗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生態護林員1500名。因地制宜組織實施生態扶貧項目帶動3000余戶貧困戶脫貧致富。為22個重點貧困村每個村安排20萬元資金支援發展以庭院果樹、林木種苗等産業。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貧困地區開展實用技術培訓5000人次。以貧困戶為重點建設塞外紅、沙棘等為主的經濟林10余萬畝,帶動貧困戶近5000戶。
兩項制度銜接方面。將5300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扶持範圍,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危房改造方面。年初內蒙古自治區下達通遼市“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550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73戶,截至10月底,危房改造竣工4948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竣工。12月底,完成全市危房鑒定工作。
(來源:內蒙古扶貧開發宣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