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碗”添好“塞外糧”

發佈時間:2022-04-02 17:25:00丨來源:參考消息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俄烏衝突發生後,全球糧價高位運作,有分析稱糧食供應風險或將進一步加劇,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極端天氣頻發等因素,糧食安全成為多國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當前,中國正著力把14億多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産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豐富食物品類,優化食物結構,“大食物觀”逐步樹立。

位於中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去年糧食産量全國第六,“奶罐”“肉庫”名副其實,其優質果蔬、葵花籽等農畜産品遠銷海外,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特別是隨著“大食物觀”日益深入人心,內蒙古正加快構建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為中國人飯碗添內蒙古好糧,為讓人們吃得更好、更美、更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農民利用烘乾塔烘乾玉米(攝影:李雲平)

“糧倉”“肉庫”“奶罐”齊發力

橫亙在中國北部邊疆的內蒙古自治區位於北緯37度至54度之間,生態系統複雜多樣,這邊“只見良田萬頃平”,那邊“風吹草低見牛羊”。內蒙古與地處同緯度的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東歐平原南部及北美洲中部等地區,都是種植業和畜牧業的“黃金地帶”。

擁有5400多萬公頃草原、1150余萬公頃耕地的內蒙古,在大自然饋贈下,正著力推動農牧業高品質發展,現已形成小麥、水稻、玉米、雜糧雜豆和馬鈴薯等農産品種植帶,牛羊肉、乳製品、水果蔬菜品質優良。黃河上游的河套灌區、陰山南麓的土默川平原、歷史悠久的西遼河平原,為糧食和經濟作物生産起到引領作用。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2021年,內蒙古糧食産量達384.03億公斤,位居全國第六,糧食生産實現“十八連豐”,作為糧食主産區和糧食凈調出省區的地位得到鞏固。

3月初,位於河套灌區的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雙廟鎮增光村,一台臺隆隆作響的播種機滿載小麥、玉米、大豆種子和化肥,穿梭于田間。隨著一粒粒種子播種入地,內蒙古春耕的畫卷自西向東徐徐展開。

農民任春治打算種16公頃小麥,春播前與當地龍頭企業以每公斤3.34元的價格簽訂種植訂單。他説:“小麥不愁賣,價格也有保障,收割後還能種一茬白菜或燕麥,一公頃耕地收入3萬元以上。”當地玉米種植大戶李建新今年嘗試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他説:“這種方式能改良土壤,還有生産者補貼,我對今年增産增收很有信心。”

今年,內蒙古將實施優質高效增糧示範行動,安排110億元農業生産發展等資金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全區糧食播種面積預計達686萬公頃。

除了向耕地要糧食,內蒙古多地還在生態優先的前提下,向林、草、河湖等要食物,推動食物多元供給,更好踐行“大食物觀”理念。

當前,全國約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産自內蒙古。去年,全區生豬産能持續恢復,肉牛肉羊産業提質增效,牛奶産量較上一年增長10.1%,畜牧業生産實現“十七連穩”。

3月中旬,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牧民孟克巴雅爾家的羊群進入春羔生産關鍵期。清晨天還未亮,孟克巴雅爾就迫不及待來到羊圈裏查看新出生的小羊羔,並給母羊補充牧草。孟克巴雅爾今年39歲,與妻子承包、租用近萬畝草場,按照草畜平衡要求,養著300多只羊。“我們這兒的羊吃天然牧草,喝無污染山泉水,肉質好,味道鮮美,很受市場歡迎。”他説。

擁有18萬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的錫林郭勒盟,近兩年加快推進草原肉羊産業集群項目和肉牛規模化育肥、精深加工等項目建設,持續增加綠色優質農畜産品供給。在充分考慮生態承載力的前提下,全盟草原羊飼養量穩定在1000萬隻左右,並積極引進、培育肉食品加工企業,其牛羊肉産品熱銷全國多地。

在享有“中國乳都”美譽的呼和浩特市,躋身全球乳企五強之列的伊利集團在平穩運作的同時,加快推進現代智慧健康谷項目,打造智慧製造、食品産業研發、乳業大數據等引領示範中心。此外,呼倫貝爾、巴彥淖爾等地也在優良品種培育、優質奶源基地、集群集聚發展方面著重發力。自治區今年還出臺政策,支援增加優質奶源供應、養殖場標準化改造升級、奶牛育種擴群增量、乳製品加工企業提高生鮮乳加工能力等,力爭到2025年率先在全國實現奶業振興。

安全營養健康“好味道”

有機、綠色、無公害,質優、營養、味道美……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中國人對食物的需求不僅是種類豐富,而且要安全健康。在中國著力擘畫現代農業圖景的當下,內蒙古努力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品質興農之路,使特色農畜産品被越來越多消費者喜愛。

內蒙古東部的興安盟位於大興安嶺南麓向松嫩平原過渡帶,優良的土壤、水源和年均10多攝氏度的晝夜溫差,為水稻生長提供了適宜環境。當地水稻種植歷史雖久,但過去市場競爭力較弱。近年來,興安盟引導農戶、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加強合作,有效整合水稻資源,強化種植與加工標準化,不斷提升水稻品質。

這一過程中,龍頭企業委託合作社,將分散的小農戶組織起來,按照嚴格的種植標準,指導和管理小農戶種植水稻,再高價回收驗收合格的稻穀,統一加工為大米,並加快推廣有機種植,打造區域公用品牌。

如今,興安盟大米愈發香甜,國內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高。在“興安盟大米”品牌帶動下,全盟水稻種植面積達9.3萬公頃,産量75萬噸,其中有機、綠色稻米基地穩定在6.7萬公頃以上。

烏蘭浩特市三合村有機水稻合作社的大米加工車間,轟隆隆的機器作業聲不絕於耳,金黃的稻穀在機器中不停翻轉。經過多道工序後,一粒粒雪白飽滿的大米被包裝成袋。該合作社理事長張海峰説,合作社種植100公頃有機水稻、400公頃綠色水稻,“國家對農業的支撐政策給我們吃了定心丸,今年爭取擴大有機和綠色水稻種植面積300公頃以上,種出更多更高品質的好大米”。

在中國人的一餐中,水果蔬菜的佔比越來越高。而專門從事有機果蔬産銷的企業開始在內蒙古涌現。

紅色的聖女果、香甜多汁的大西瓜……看得人直流口水。正在內蒙古豐鎮市一棟大棚裏採摘蔬菜的王美蘭説:“這些是我們種植的有機蔬果,採摘包裝後,就及時用快遞發給全國各地的客戶。”

2015年,王美蘭在家鄉豐鎮創業,投身有機果蔬、雜糧種植及加工、銷售和配送産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建成201座標準化溫室大棚、1000平方米加工廠和130畝鄉村樂園、有機餐廳、四季民宿及24節氣勞動實踐研學住宿等設施。目前公司採取會員制直供行銷,已發展會員3000多個,年供應有機蔬菜50多萬公斤,産品銷往北京、天津、河北、海南、湖南、廣州等地。

藏糧于技積極補短板

在保障國內供應的基礎上,內蒙古一些綠色農畜産品走出國門,受到海外市場歡迎。

巴彥淖爾市一家葵花籽出口企業工廠內,工人們鼓足幹勁,對收購回來的當地優質葵花籽篩選、揀雜、打包、入庫。據企業負責人介紹,這些産品將出口到西亞和中東地區,物流雖受疫情影響,但訂單量穩中有升。

2021年,巴彥淖爾市出口農畜産品40.12萬噸,貿易額36.56億元,佔同期內蒙古農畜産品出口總額的64.58%。今年以來,已有兩列主要裝載葵花籽仁等農産品的中歐班列從巴彥淖爾始發,農産品出口保持良好勢頭。

盛産玉米、蕎麥、紅幹椒等農作物的通遼市,去年出口農産品10.28萬噸、價值10.72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40.64%、48.51%。當地玉米皮粉、冷凍紅辣椒及辣椒製品、雜豆、蘿蔔幹、蕎麥製品等紛紛走出國門,出口到日本、南韓、斯里蘭卡等10多個國家。

據呼和浩特海關統計,2021年,內蒙古出口農産品56.9億元,葵花籽仁、脫水蔬菜、乳製品等特色農畜産品遠銷9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些農業專家表示,目前內蒙古加快建設綠色農畜産品生産基地、保障全國糧食安全取得成效,但看待糧食問題不能高枕無憂。在促進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協調發展上,還有一些矛盾有待妥善處理。比如,內蒙古中低産田超過總耕地面積的80%,鹽鹼化耕地佔總耕地面積的一成左右;農田灌溉用水超過全區總用水量的60%,對嚴重缺水的內蒙古而言,水資源供需矛盾凸顯。

眼下,內蒙古積極破難題、補短板,著重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在河套灌區、土默川平原和西遼河流域重點改良輕、中度鹽鹼地,大力開展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和保護性耕作行動,繼續建設高標準農田和高産優質飼草基地。

在以水定産、量水而行的前提下,為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內蒙古“十四五”以來積極加強和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一系列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工程,完善灌排設施體系,增強水資源調控和防洪抗旱減災能力。

發展“大食物觀” 端牢“中國飯碗”

讓食物品類更豐富、食物結構更優化的“大食物觀”正日益深入人心。

長期以來,中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著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的膳食理念為大眾所接受。

發展大食物觀,既要用好有限的耕地,因為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基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又要善用大自然的物産。中國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和豐富的江河湖海等自然資源,只有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全方位挖掘食物供給潛力,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種類,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才能更好滿足人們日益全面、多元、均衡的營養需求。

以內蒙古為例,其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可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應俱全。草原上,好似珍珠撒的牛羊是舌尖上的美味;森林中,蘑菇、木耳、堅果等是餐桌上的山珍;沙地裏,葡萄、蜜瓜、沙棘等瓜果飄香。在生態優先前提下,大力發展林沙産業、林下經濟、現代農業和現代畜牧業,前景不可小覷。

發展大食物觀,利用好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大自然的饋贈,前提是綠色發展理念和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充分評估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而不能竭澤而漁,對寶貴資源掠奪式開發。

發展大食物觀,要以協調為原則,因地制宜,立足國土資源稟賦,全面合理佈局食物生産體系,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産結構和區域佈局。

發展大食物觀,還要提升農業生産科技含量,加快産業創新、科技創新步伐。只有科技自立自強、産業鏈自主可控,才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內蒙古還著力加強科研能力,提高種質資源的自主性,選育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小麥、玉米、向日葵品種,並積極推廣種植。

新科技應用讓農牧業生産“如虎添翼”。放眼內蒙古的田野草原,一些地方平田整地、放牛牧羊用上了5G技術和北斗導航,田間管理、打藥施肥用上了無人機。據統計,自治區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6.1%,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文:殷耀 于嘉 勿日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