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倫貝爾歷史悠久,民族眾多。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以及俄羅斯族等古老民族,在茫茫草原與大興安嶺森林之間,傳承和傳播著厚重的草原遊牧文化和森林狩獵文化,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一張普通的白紙,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文化館美工蘇梅的手中,不用設計和描畫,只見剪刀飛動,紙片在她手中三剪兩裁,就變成了活蹦亂跳的飛禽走獸,變成枝繁葉茂的花草樹木,須臾間一幅構思精巧的“哈尼卡”剪紙作品就躍然紙上。
作為自治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蘇梅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為己任。多年來,她走進課堂、走向社會,在莫旗達斡爾中學、民族實驗小學、青少年宮和民族文化大講堂面對面輔導、培訓“哈尼卡”的製作技藝,參加培訓人數達500多人次。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人類“活態靈魂”,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碼。在呼倫貝爾市,像蘇梅一樣,有近400名非遺傳承人為保護、傳承、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而默默付出,辛勤工作著。
呼倫貝爾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趙勝男介紹,目前,全市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7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19項,呼倫貝爾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90項;公佈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95人次,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0人次,自治區級傳承人143人次;全市建有4處自治區級非遺生態保護區,5座非遺博物館,建立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習所36處。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大力促進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讓非遺項目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推進非遺與扶貧、旅遊有機結合,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富集區,為保護、展示非遺,呼倫貝爾市已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産相關文字資料300多萬字,非遺項目圖片和全高清視頻資料超過3萬G,製作完成“布裏亞特射箭”“布裏亞特婚禮”“樺樹皮製作技藝”等國家級、自治區級非遺保護項目專題片40多部。2012年至今,呼倫貝爾市非遺保護中心已徵集非遺實物476件(套),為非遺展廳建設奠定了基礎。
讓非遺“活”在當下,是呼倫貝爾非遺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為了提高非遺傳承人傳統技藝、現代設計和製作水準,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帶動學員就業增收脫貧致富,呼倫貝爾市積極推薦,呼倫貝爾學院被正式列為自治區第一批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參與院校。今年7月,呼倫貝爾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與學校聯合開展了自治區非遺傳承人群傳統音樂類和傳統美術類兩期研習班,培訓傳承人60人。
不僅讓非遺當下“活”起來,更要讓它“火”起來。呼倫貝爾積極推進文化與旅遊深度結合,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蒙古之源·根與脈》,就是呼倫貝爾市打造民族文化名片的精品力作。
《蒙古之源·根與脈》展演的12個節目,以呼倫貝爾遊牧文化、狩獵文化為背景,以世代生活在呼倫貝爾大地上的蒙古、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俄羅斯、朝鮮等民族為依託,將呼倫貝爾草原、森林上流傳了千百年的音樂、舞蹈、曲藝、民族服飾、手工技藝、體育競技、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匯集一台精彩呈現,成為廣大遊人來呼倫貝爾必看的文藝節目之一。
呼倫貝爾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社會文化科副科長李穎婷表示,2019年,呼倫貝爾市非遺保護與傳承方面將以能力建設及非遺扶貧為重點,加強非遺保護法治能力建設,加大非遺保護的投入力度,深入實施自治區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開展貧困旗縣非遺資源普查,探索“非遺+扶貧”呼倫貝爾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原標題:呼倫貝爾市:讓非遺“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