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大風雪,走過大草原,我的勒勒車來到你面前。坐上我的勒勒車,帶你去從前,找到那條熟悉的路,去看當年的草原,從此你會明白,我們的那首歌為什麼永遠也唱不完。”伴隨著歌曲《我的勒勒車》優美旋律,民族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溫了老一代烏蘭牧騎艱辛卻美好的往日時光。
《我的烏蘭牧騎》是錫林郭勒烏蘭牧騎為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週年、烏蘭牧騎成立60週年而創作的劇目,邀請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國家一級編劇趙大鳴擔任編劇,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國家二級編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第四篇章《絲路》負責人金美花擔任總導演。全劇以4幕劇為框架,以烏蘭牧騎在錫林郭勒草原誕生及發展歷程為題材,緊緊圍繞主人公那日蘇、鋼普日布、薩仁高娃的成長經歷主線,反映了烏蘭牧騎60年的風雨歷程,講述了烏蘭牧騎始終與牧民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昇華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服務基層群眾的精神始終不變的主題。
劇目以烏蘭牧騎在錫林郭勒草原誕生及發展歷程為題材,緊緊圍繞主人公那日蘇、鋼普力布、薩仁高娃的成長經歷、命運變遷的脈絡,濃縮了烏蘭牧騎61年的風雨歷程,通過“烏蘭牧騎人演烏蘭牧騎事”,講述了一代代烏蘭牧騎人始終與基層農牧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思想境界,昇華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烏蘭牧騎服務於基層群眾的精神始終不變的主題。
簡約、樸實的基調貫穿了整臺演出。無論是演員造型、舞美設計還是舞臺道具,既是對幾十年前烏蘭牧騎的真情回顧,也不乏藝術氣韻,令人感到熟悉和親切。有觀眾評價:“這部劇彰顯了鮮明的時代烙印,讓我們看到了烏蘭牧騎對黨和人民的深情”。
“我們不能忘記老一輩烏蘭牧騎人的精神,用我們最擅長的方式弘揚它、傳承它。我們不能忘記總書記的囑託,用實際行動回報總書記的關心關懷!”本劇藝術總監、錫林郭勒烏蘭牧騎隊長孟玉珍激動地説,在參加此次草原文化節前,他們對劇本進行了大幅度修改,使劇目在人物塑造、整體脈絡、民族特色、音樂舞美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提升,還對演員和舞美人員進行了培訓。這段時間,演員們每天都加班到後半夜。
以上圖片為民族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劇照。
劇中主人公那日蘇在那達慕大會上演唱長調一鳴驚人後,被北京文工團看中,但那日蘇無法割捨與草原和牧民的深厚情誼,最終選擇留下。那日蘇對草原的情感和選擇,也是無數烏蘭牧騎隊員無私奉獻、堅守基層、服務群眾的真實寫照。劇中那日蘇的戀人女隊員薩仁高娃,最後又面臨著無法言喻的割捨,最終服從組織要求,調到北京。烏蘭牧騎有的隊員雖然離開了草原、離開了烏蘭牧騎,走到更大的舞臺上,但依然在實際工作中傳承著烏蘭牧騎精神……
該劇目獲第十四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優秀劇目獎,並被評為自治區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和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名錄。先後參加首屆自治區蒙古語戲劇節展演、迎慶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全區優秀劇目惠民巡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區優秀劇目調演、錫林郭勒盟全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優秀劇目巡演、全區“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建立60週年精品節目展演、內蒙古自治區2018年“草原戲劇展演月”演出,受到全區各界觀眾普遍好評,在全區唱響了傳播正能量的草原讚歌。
(來源:錫林郭勒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