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態>焦點關注>

從點滴小事做起,為地球家園添綠:指尖也能“長出”森林

2018-05-29 16:32: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作者:孫秀艷 張 棖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4月底的內蒙古鄂爾多斯烏審旗,正值正午時分,氣溫依舊不高,令人感到些許寒意。烏審召鎮布日都嘎查(行政村)的沙地裏,卻是一片熱火朝天。打樁機在陣陣轟鳴聲中打出標準沙洞,一群年輕人興奮地將手中的小木條植入洞中。

工作人員在管護螞蟻森林48號林(資料圖片)

4月底的內蒙古鄂爾多斯烏審旗,正值正午時分,氣溫依舊不高,令人感到些許寒意。烏審召鎮布日都嘎查(行政村)的沙地裏,卻是一片熱火朝天。打樁機在陣陣轟鳴聲中打出標準沙洞,一群年輕人興奮地將手中的小木條植入洞中。

年輕人手中柴火桿似的木條,其實是沙柳苗,耐旱、抗風沙,適應性極強,只要沙洞中有一絲濕潤的水,便可以成活,是固沙造林的優秀樹種。這群年輕人來自全國各地,作為代表,他們把自己在手機軟體上攢下的“綠色能量”兌換的樹苗,變成沙漠中真實的存在。

小螞蟻也能攢出個大森林!支付寶旗下螞蟻金服的一個小創意,如今已化為沙漠裏1300多萬株綠苗。

小動作背後大作為:從攢能量到種真樹是個系統工程,科學實施、保質保量是根本

每天早晨7點04分,北京市東城區公務員郭大姐都會習慣性地點開手機APP支付寶裏的螞蟻森林,收取前一天步行攢下的“綠色能量”。看著每天增長的數字,距離栽種下一棵梭梭苗的目標越來越近,郭大姐的喜悅溢於言表。

從去年4月14日至今年4月20日,郭大姐已經獲得了12個植樹證書,她以“綠色能量”換得的樹苗分別位於內蒙古的阿拉善、庫布其、鄂爾多斯、赤峰等地。

2016年8月,螞蟻金服在旗下支付寶平臺上線螞蟻森林,用戶步行替代開車、線上繳納水電氣費用、網路購票等行為節省的碳排放量,將被計算為虛擬的“綠色能量”,用來在手機裏養大一棵棵虛擬樹,樹種包括梭梭、沙柳、樟子松等。虛擬樹長成後,螞蟻金服和公益合作夥伴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或守護相應面積的保護地,以培養和激勵用戶的低碳環保行為。

螞蟻森林一上線,就得到很多用戶的響應。然而,在體驗了指尖“遊戲”的樂趣後,很多人心裏的問號就來了。

“是真種樹,還是忽悠我們?”“真種樹,保證成活率嗎?”“為啥就這些樹種?”“樹種下去了,有人管護嗎?”

手指輕點,對用戶端來説簡單易行,但種真樹卻沒有那麼簡單。

“所謂種下一棵真樹,指的是種植和養護,這不是隨機的、簡單的一個勞動,而是一項系統工程。”螞蟻森林項目負責人徐笛告訴記者,項目計劃前期,他們和公益合作夥伴會進行大量前期分析工作,選擇造林地,同時選擇與當地相適應的林木品種。

專業人士介紹,由於地質地貌、水源、當地種植管理基礎等因素差異,把一棵虛擬樹變成真樹,工作要分三步進行:首先是前期勘察設計,並做水源工程、監理、作業道鋪設、沙障、種植培訓等;二是造林作業,包括苗木、打坑、栽植、澆水;三是撫育管理,包括圍欄架設及維修、病蟲鼠害防治、補植、後期補水等。

“我們每年都會定期去驗收,成活率和保存率達到70%以上才算達標。當年秋季及來年春季,我們的合作夥伴還會督促牧民進行一輪補種,替換未成活樹苗。”對參與者關心的成活率問題,徐笛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沙漠種樹還得講科學。徐笛説,以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為例,螞蟻森林與合作夥伴優先選擇歷史上就長梭梭、原生灌木的植被蓋度在20%以下的地區,種植梭梭。原生灌木蓋度超過20%的,暫時不進行人工干預,嘗試讓其自然恢復。

每天忙著攢能量的“指尖族”可能不知道,他們的點滴綠色行為正匯聚成真正的保護源泉。截至2017年底,螞蟻森林已累計種植真樹1314萬棵,有近1214萬棵梭梭樹,100萬棵沙柳,3000棵樟子松,同時還守護了12111畝保護地。

治沙同時治了窮

種出的真樹所有權歸牧民,不僅栽樹護樹有報酬,後續的收益也在改變他們的生活

其實,螞蟻森林的意義還不止於此。“指尖族”的努力,正改變著牧區百姓的生活。

“1987年那場‘黑風暴’,風沙連續兩天遮天蔽日,想想都後怕。”布日都嘎查嘎查長那仁滿都拉告訴記者,過去這裡風沙特別嚴重,最近幾年,國家生態治理效益開始顯現,風沙已經小多了。

如今,螞蟻森林和中國綠化基金會合作的螞蟻森林89號林和95號林就在他們這兒,光89號林的面積就有7000畝。

螞蟻森林跟牧民有啥關係?徐笛介紹,種樹的土地是牧民的,種下的真樹既不歸屬於實施單位,也不歸屬於螞蟻金服,林權屬於牧民。也就是説,這些小苗後續産生的收益歸牧民所有。

中國綠化基金會是螞蟻森林的合作夥伴之一,基金會外聯處副處長黃紅介紹,在造林季,相關合作組織會邀請一些牧民參與種植以及後續維護工作,牧民可以直接獲得勞務報酬。而且,螞蟻森林帶來的後續收益正在形成良性鏈條。

“以布日都嘎查為例,牧民栽植、維護沙柳,可以獲得報酬,沙柳不僅可以直接用作飼料,還能防風固沙,這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生産力,從而增加牧草種類和産草量,提高牧草品質,增加養畜數量,帶給牧民更多收入。”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綠化工作站副站長謝明玉告訴記者,未來,如果這些沙柳林能劃入國家級公益林,牧民還能獲得生態補償資金。

好前景激發了當地牧民造林的熱情。這個總面積85.2萬畝的嘎查有452戶人家,1066人。地廣人稀,一戶牧民有幾百畝草場並不罕見。“我們這光沙地就有60萬畝,原先種沙柳沒錢沒補助,大家各自為戰,改造速度很慢,種得多的一家一年也就一兩百畝。”當地牧民哈斯朝格圖説,如今螞蟻森林提供資金,將大夥聚在一起,他們7戶人家打算組成合作社,計劃3年造林1.7萬畝。

説起造林的好收益,哈斯朝格圖開心地給記者算了筆賬:“定期給沙柳平茬,割下來的沙柳枝既能做草料,還是生物質發電的燃料,就這一項我們一年平均能增收六七千元。還有呢,種了沙柳以後,環境變好了,牛羊肉的品質跟著也提高了,賣出的價錢能漲不少。”

風沙小了,綠色多了,環境越來越好,來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烏審召鎮黨委書記蘇雅拉吉日嘎拉有了新打算。他説:“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未來全鎮要重點發展沙漠旅遊、牧家樂等特色産業,讓更多百姓能夠收穫生態改善帶來的真金白銀。”

為綠色生活找到支點:借助移動網際網路的便捷,讓更多人參與低碳行動,形成多贏效益

為了攢能量,步行、共用單車、公交成了郭大姐的主要通行手段,她笑稱家裏的車大部分時間在休息。“自願停駛減排能攢特多‘綠色能量’,我不開車多走路,鍛鍊了身體還能做點綠色公益,特別開心。”郭大姐告訴記者,為提高“種樹”速度,她發動好多朋友幫忙。朋友們也在她的帶動下主動把線下支付改為線上,有幾位朋友每天都給她的“樹苗”澆水,一起分享喜悅。潛移默化中,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變化。

建設美麗中國,離不開公眾參與,少不了綠色的生活方式。有人説,螞蟻森林給了公眾走向綠色生活的一個支點。

浙江杭州一位體重270斤的男生,每天以走路的方式減肥,為了讓自己堅持下去,他開通螞蟻森林,請大家監督。“快堅持不下來的時候,就鼓勵自己,我可是要在荒漠邊上種一片森林的人,要堅持。這麼著,自己就減掉了70斤。”

調動公眾參與熱情,並將線上行動轉化為線下真正的保護行為,螞蟻森林的運作模式得到了廣泛認同。目前,螞蟻森林用戶已超過3億。

“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必須雙贏或多贏,也就是説凡是跟這件事有關係的人,都能在活動中有收益。”著名網路環保大V、北京市環保局前任新聞發言人杜少中説,“這件事兒,我想最起碼做到了‘五個滿意’。首先,固沙防風、改善生態,有很好環境效益,社會滿意。其次有經濟價值,種樹致富、脫貧奔小康,牧民滿意。第三,增強用戶黏性,擴大企業的影響,做公益又促進發展,既收穫社會效益也收穫經濟效益,企業滿意。第四,廣大公眾有了一個參與環保的好平臺,他們把自己的希望之樹,種在了網上,也種到了地裏,公眾滿意。最後當然是政府滿意,因為政府就是要做讓全體人民滿意的事,大家都滿意了,政府自然也就滿意了。”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造林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明確提出要鼓勵和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借助支付寶的巨大影響力,螞蟻森林通過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不但培養和激勵了用戶的低碳環保行為,而且培養更多網民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生態意識。螞蟻森林用戶積極主動參與造林綠化事業,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為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貢獻了力量。

“對公眾來説,不是缺乏參與熱情,而是缺乏足夠便捷、有趣、有激勵的途徑,我覺得螞蟻森林契合了公眾的這些需求,確實有非常多創新之處。”長期研究公眾環境行為的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表示,借助移動網際網路,期待各方探索新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到美麗中國的建設中來。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