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滾動

行業盛宴——2019全國食品品質管理與技術論壇在京召開

發佈時間:2019-06-25 11:39:58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為了推動促進新形勢下,科學技術在改進和提升食品品質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的最新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産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於5月24日—25日在北京舉辦了“2019全國食品行業品質管理與技術論壇”。

論壇堅持“既高大上又接地氣”和“求實、求真、求新”的宗旨,針對食品企業品質管理中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邀請了官産學研企的近三十位國內食品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和相關企業負責人與參會者分享各自的心得體會,為食品企業改進和提升食品品質“出思想、出理念、出方法、出技術”。論壇全程對食品行業參會者免費開放,堪稱業內的“良心論壇”,受到了眾多業內人士的熱情追捧。近千名參會者出席了論壇,參會者大呼過癮,收穫滿滿,被譽為食品企業界的饕餮盛宴。

圖1:專家現場為與會者答疑解惑

加速完成“雙轉變”迎接發展新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産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張永建主任在論壇上致辭時表示,食品産業是中國名符其實的第一大産業,中國食品産業在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後,近年來的增長速度出現了明顯放緩和收窄,企業也遇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瓶頸,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轉型升級也正是産業提升的新挑戰、新機遇。

張永建指出,中國食品産業只有加速完成“雙轉變”,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的大環境:第一個轉變是從産業發展模式的視角看,中國食品産業正在經歷從“數量擴張”向“素質提高”的轉變;第二個轉變是從“供給側—需求側”演變的視角看,食品的供給正在經歷著以提供能量為主向提供能量、營養、功能、甚至情感和文化等多種複合需求的轉變。

張永建主任近年來提出的“雙轉變”概念,其實質是要實現我國食品産業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他進一步解釋説,應對這個“雙轉變”需要多方面的支援,這些支撐至少有五個方面:一是理念,包括價值理念、經營理念、發展理念等;二是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改進與提升;三是科學技術;四是監管的改進與提升;五是食育。

圖2:參會者積極聽取專家發言,受益匪淺

法規監管雙管齊下行業提升並駕護行

近期公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堅持安全第一,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預防為主,堅持依法監管,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共治共用。其中,更明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品質發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必須深化改革創新,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顯示了黨和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本屆論壇就是為了具體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發揮主辦單位的獨特作用,推動和促進我國食品品質安全的改進和提升。

國家食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標準資訊部郭新光主任在會上表示,從食品品質監督檢驗看對品質的新要求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應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産品。國家食品安全風險優先監測的內容包括:健康危害較大、風險程度較高以及污染水準呈上升趨勢的;易於對嬰幼兒、孕産婦、老年人、病人造成健康影響的;流通範圍廣、消費量大的;以往在國內導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費者關注的;已在國外導致健康危害並有證據表明可能在國記憶體在的五大方面。

北京律師協會産品品質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張學明主任則從食品品質工作者的法律責任和法律義務的角度,為與會者詮釋了法律對於行業及從業者的重要性。他表示:今後,我國食品行業的法律法規的趨勢,將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同時地方法規和企業規章作為法律內容的補充,會越來越完善。希望從業人員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律責任感,以主人翁的精神和責任者的身份,嚴格履行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的企業義務,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規定和要求辦事,把好品質控制關、把好品質監管關。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邊紅彪研究員、國家食品安全HACCP應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鐵龍、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何計國和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歷俊等認為:食品安全最基本的兩種品質保證(控制)路徑中,一是食品安全種養殖階段的源頭風險控制,另一個是生産至銷售階段的品質源頭控制。許多國家已經將HACCP法制化,中國的《食品安全法》也鼓勵實施HACCP,企業不能將HACCP作為擺設。同時,監管的改革和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將使HACCP在提升食品品質安全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聚焦六化品質為先六大專題答疑解惑

食品産業要升級首先要看業內企業的真正實力,而産品才是企業綜合能力最直接、最具體的體現,品質安全的食品更是生産出來的。張永建認為,從産品視角看,中國食品産業轉型升級最終是要實現産品的“六化”,即:安全化、營養化、功能化、方便(便捷)化、個性化和精緻化,而這“六化”最終會聚焦在品質上。論壇不僅有全體大會,並且有針對性的分別設置了“加工中的品質控制、品質檢測與技術、品質標準與安全控制、微生物管理與控制技術、研發中的品質管理、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等多個專題會場,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二室主任王君、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和北京營養源研究所副所長何梅等指出,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的審評機構逐步細化、管理制度不斷修訂完善、工作流程更加公開透明、標準內容更加嚴謹科學,是提高我國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撐。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丁宏研究員、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楊永壇、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貌達和天津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實驗室副主任肖亞兵等指出,新技術在食品品質控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綜合檢驗技術融合已成為研究發展趨勢;品質控制指標趨向精細化和特徵全覆蓋;以風險控制機制為導引將推動新技術發展;智慧化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産品品質控制。要重視和加強實驗室的管理和提升,充分發揮好實驗室在品質安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食品微生物室研究主任崔生輝、沃爾瑪食品安全協作中心主任嚴志農認為,食品中微生物來源於交叉污染,但檢驗過程中存在諸多影響因素,因此食品微生物取樣是影響檢驗的關鍵環節,而建立微生物溯源數據庫有利於致病微生物的快速追蹤,另外,發現問題後要及時採取糾偏措施。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是我國發酵工業科研與應用的高地,程池副院長和發醇工程部主任姚粟針對食品發酵企業微生物菌種的標準化管理和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用菌種名單。在對我國傳統發酵食品如乳製品、白酒、茶、醬油、醋、腐乳、泡菜等微生物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收集分析,歸納了評價發酵食品用功能菌種的科學標準,提出了我國傳統發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種名單,對保證和提高食品品質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導性。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心實驗室主任霍軍生、北京功能主食創制與慢病營養干預重點實驗室主任段盛林、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雷雨和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孔祥輝等對食品研發中的營養品質保持、低GI食品設計與品質控制關鍵技術、功能食品研發的框架與邏輯、黑木耳多糖降血脂和止咳化痰活性等研究成果與參會者進行了交流。

應企業的要求,論壇還設置了“動物疫病的檢驗檢測”專場,邀請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外來病研究中心吳曉東主任、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級獸醫原霖、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周磊副教授和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的王楠楠經理等,分別大家分享了動物疫病的防控、監測、檢測等方面的成果。

責任編輯:陳思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乘改革開放春風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詳情】

2018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中國特殊食品在2018年邁入了新階段。【詳情】

第99屆全國秋季糖酒會在長沙...超三千家食品酒類調味品及相關産業展商相聚長沙。【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