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致癌,亞洲女性風險更高
發佈時間:2018-01-31 10:54:42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彭蕓
原標題:喝酒致癌,亞洲女性風險更高
■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小酌還是大醉,都會增加幾種主要癌症包括食道癌、肝癌、乳腺癌、大腸癌等的風險。飲酒越多,癌症死亡風險越大。
■ 女性面臨的與酒精相關的各種健康風險超過男性,其中包括肝炎、心血管疾病、神經毒性和癌症。
飲酒和很多種癌症都有密切關係,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有資料顯示,全世界5.5%的癌症發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
2015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正式界定酒精為“致癌物質”,與煙草齊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小酌還是大醉,都會增加幾種主要癌症包括食道癌、肝癌、乳腺癌、大腸癌等的風險。飲酒越多,癌症死亡風險越大。
2016年英國發佈了新的飲酒指南,認為喝酒沒有安全劑量標準,即便少量飲酒也有健康風險,因而不存在所謂適量飲酒,只能稱之為“低風險飲酒”。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石汗平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等決定了個體對特定癌症的易感性,飲食習慣的改變與二級預防措施的聯合使用可降低癌症死亡率。”
喝酒會致癌 ,亞洲人尤其危險
一沾酒就臉紅,而且越喝酒臉越紅,因為這類人體內乙醛脫氫酶缺乏。酒喝得越多,乙醛在體內也會越積越多,甚至還會導致人出現臉紅、頭暈、噁心想吐等現象。世界人口中大約有8%的人口有乙醛脫氫酶的遺傳缺陷,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國等東亞國家……
近日,英國《自然》雜誌連發兩篇重磅研究,指出酒精進入人體後的代謝産物乙醛可誘導基因突變,喝酒會致癌,亞洲人尤其危險,因為亞洲人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
為什麼亞洲人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該項研究認為,喝酒致癌主要與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吸收的過程有關,酒精代謝主要靠兩種酶,分別是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ALDH2)。酒精進入人體後,消化道黏膜上的乙醇脫氫酶會先把少部分酒精轉化為乙醛;剩下大部分的酒精就進入肝臟,通過肝臟的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然後再依靠乙醛脫氫酶和肝內的P450把乙醛氧化為乙酸(醋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乙醛沒有被乙醛脫氫酶完全轉化,那麼它就會造成小鼠造血幹細胞DNA損傷,那就可能引發各種問題或致癌。實驗中,攜帶ALDH2基因缺陷的老鼠喝酒後,DNA突變數量是普通老鼠的4倍!
根據研究結果,亞洲人體內的乙醛脫氫酶基因(ALDH2)容易發生變異,因而導致體內乙醛脫氫酶水準較低,所以通常歐洲人比亞洲人能喝酒,白種人比黃種人能喝酒;女性乙醛脫氫酶缺乏者比例高於男性,這也就是男性比女性能喝酒的原因。
據中國酒業協會發佈的“2017《中國飲酒人群適量飲酒狀況》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男女飲酒比率分別高達84.1%和29.3%,飲酒人群中65%是不健康飲酒,其最主要的問題是飲酒過量。這項研究再次向國人敲響警鐘,過量飲酒無異於是在“與癌共舞”。
喝酒沒有安全量 ,少量飲酒也有癌症風險
根據目前國內標準,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孕婦、兒童、青少年都不應飲酒。
對於乙醛清除和DNA修復系統強的人,少喝點是否沒事兒?參與研究的康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克坦·帕特爾説:“我們的研究強調,不能有效處理乙醛就會導致更高的DNA損傷風險,從而導致某些癌症。但即便你的乙醛清除和DNA修復系統完好無損,酒精依然會以不同的方式致癌。
對此,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郭朋也向記者表示,嚴格意義上説,
喝多少劑量的酒都不算適量,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就會産生毒性,破壞肝細胞,造成肝細胞的炎症,喝得越多毒性越大,所以不建議大家喝酒。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從遺傳角度來看,女性更容易患上肝臟疾病,大約有20%~30%的女性具有肝硬化的遺傳傾向,對於有肝硬化遺傳傾向的女性來説,即使每天只飲一杯酒也是過量了。飲同樣多的酒對女性肝臟的損害約是男性的兩倍,酒精在女性體內的分散程度較差,會更多地積聚于肝臟。因此她們應當限制對酒精的攝入量,或是徹底遠離酒精飲料。
“喝酒能活血”目前已得到廣泛認可,但有專家表示,雖然在排除其他因素後,“適量飲酒”確實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心血管疾病並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義大利學者曾匯總喝酒與14種疾病及受傷情況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天即使喝25克酒精,也會明顯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發性高血壓增加43%,慢性胰腺炎增加34%,結腸癌、直腸癌、肝癌風險也有小幅增加。
在美國,每年有約150萬人被診斷為癌症。而通過對生活方式的調整,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現代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來勢洶洶,生活方式的調整是一種生理性的、預防現代生活方式所致疾病的安全措施。” 石漢平表示,擁有怎樣的基因(內因)我們恐怕無法決定或改變,但我們卻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外因)而儘量避免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
警惕針對女性的市場行銷 讓女性遠離酒精傷害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開始加入 “飲酒大軍”。據媒體報道,美國國立酗酒與酒精中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證實,目前美國女性飲酒量與男性正趨於相同;日本年輕人中,女性的飲酒率已經達到90.4%,20歲左右的年輕人中,飲酒的女性人數超過了男性;在中國,2017《中國飲酒人群適量飲酒狀況》白皮書顯示,18~35歲年齡段人群為飲酒主要人群。其中,女性飲酒比例呈上升趨勢,被勸酒的情況佔比較大。
美國國立酗酒與酒精中毒研究所主任喬治·科布表示,女性面臨的與酒精相關的各種健康風險超過男性,其中包括肝炎、心血管疾病、神經毒性和癌症。
“女性的身體構造相比男性更不適應飲酒。因為脂肪所佔比率比男性高,不利於酒精在體內稀釋,她們的酒精耐受性更差。另外,女性的肝臟也比男性小,因此分解酒精也更緩慢。”據石汗平介紹,最新Norwegian歐洲腫瘤與營養前瞻性隊列研究顯示,酒精攝入量越高的研究對象乳腺癌和其他癌症的發生風險越高。
在一群組研究中,每天飲酒1次或更少、1~2次、3次的人乳腺癌發生風險與終生不飲酒的人乳腺癌發生風險之比分別為0.81、1.21、1.38。在另一群組研究中,每週飲酒22~27次的人與每週飲酒1~3次的人比較,乳腺癌發生風險比值為2.30。在飲酒者中,每週增加1次飲酒可將乳腺癌發生風險提升2個百分點。而每週末增加1次飲酒可將乳腺癌發生風險提升4個百分點。每週最後1個工作日之後的四五次豪飲可將該風險提升55個百分點。
相關人士分析認為,女性飲酒率上升這種變化背後的原因,部分是由於企業成功的市場行銷,針對年輕女性的甜酒的出現,以及酒産品價格的下降。應改變酗酒等問題長久以來被認為是男性的專利的看法,年輕女性應該成為戒酒的重點引導對象,從而減少對她們自身的傷害。(記者 彭蕓)
責任編輯:陳思2016中食協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協品牌戰略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邛崍舉行【詳情】
2015國際洗手日·滴露千萬...2015年10月14日,在第八個國際洗手日前夕【詳情】
解讀培根火腿新名字:致癌物“豬肉牛肉羊肉都是致癌物”的説法充斥網路。【詳情】
假如螃蟹不再“五花大綁”記者發現有的青蟹綁繩竟超31米,繩子佔重比超過20%。【詳情】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824992
投訴建議:010-88824992
電子郵箱:food@china.org.cn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