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就此成為國內第八家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在此之前,中免、日上免(已被中免收購)、海免(已注入中國國旅)、珠免等7家企業曾獲頒免稅業牌照。
近日,“老字號”零售企業王府井(600859.SH)股價大幅攀升,卻深陷內幕交易疑雲。
6月15日,王府井開盤價38.70元,收盤價40.08元,漲幅9.99%。這是王府井自6月9日以來的第5個漲停日。
二級市場的表現或與王府井發出的一則公告有關。
6月9日晚間,王府井發出公告稱,已于當日收到控股股東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轉發的《財政部關於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問題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稅品經營資質,允許公司經營免稅品零售業務。
王府井就此成為國內第八家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在此之前,中免、日上免(已被中免收購)、海免(已注入中國國旅)、珠免等7家企業曾獲頒免稅業牌照。
不過,免稅牌照雖帶來了二級市場的火熱,具體免稅業務的開展還有待時日。
“關於具體免稅業務如何運營,目前都還在規劃之中。”6月11日,王府井相關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在業內看來,雖然免稅概念火爆,但免稅業務是否會給王府井帶來切實的業績提升,助力王府井擺脫主營業務老化的問題,尚是一個未知數。
被指內幕交易
事實上,早在獲得免稅牌照的公告發佈之前,王府井的股價就一路上揚。Wind數據顯示,4月27日至6月9日間,王府井股價漲幅達121.70%,累計成交額115.93億元。
“消息發佈之後幾個漲停應該是與免稅牌照有關,之前的股價上漲原因不好説。”上述王府井相關負責人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6月10日,上交所向王府井下發監管工作函,就公司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以及股價波動相關事項,明確監管要求。
同日晚間,王府井就公司股票異常波動公告稱:經核實,公司知悉該項業務的內幕知情人沒有違反保密義務行為,也沒有其他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情形。
王府井的回應卻並沒有消弭外界對其的質疑。
同樣是在6月10日,微信公眾號“Transmedia止觀”發佈署名為張冬晴的實名舉報,張冬晴在文中提到,5月19日有網友稱,據天風商社曾發佈研報指出:“王府井首旅集團存在申報免稅牌照的可能,但需財政部審批,過程較長且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如若成功,上市公司基本面會産生較大變化,靜觀其變。”
然而,在天風證券對外發佈的研報中,無法找到這份研報,但這依然激起外界對王府井股價暴漲是否與內幕交易有關的質疑。
此外,早在5月28日,《證券時報》記者就曾針對上述市場消息採訪王府井方面。據其報道,王府井內部人士透露,暫時沒聽説過所述情況,並表示:“請不要隨意相信傳聞並且傳播。”
針對王府井在公佈免稅牌照前股價暴漲一事,6月11日,某證券公司一位相關行業分析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其早前認為,股價暴漲與王府井在5月發佈的股權激勵計劃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5月18日,王府井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向2020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激勵對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權的議案》,同意以2020年5月18日為授予日,首次授予128名激勵對象7625000份股票期權。
“再加上本來遊資就偏愛炒作王府井,這時候股價上漲也挺正常,但是接連公佈了免稅牌照,就顯得股票的走強過於提前。”該分析師表示,以往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案件中,的確存在分析師投機取巧的情況,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王府井存在內幕交易情況。
該分析師也表示,就地方企業獲取免稅經營牌照一事,部分證券公司早有預期。
中信證券在6月10日發佈的研報中便提及,地方企業獲取免稅經營牌照具備邏輯基礎,存在一定預期,國家相關部委自2018年起開始積極推進市內免稅店政策的試點突破。中信證券預期,該政策在2020年中期左右落地概率較大。
天風證券早在2月21日發佈的研報中亦提到,市內免稅有望開啟國內行業發展新階段。
考驗運營能力
因潛在市場廣大、毛利率高,免稅業務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香餑餑。
天風證券在上述報告表示,近年來,國內免稅行業實現持續高增長,2018年行業銷售額近400億元,同比增長超27%。當前經濟環境下,政策有望進一步刺激消費回流,中國消費者每年境外購物消費達4000億元量級,假設消費回流10%,則增厚免稅業規模數百億元。
不過,王府井目前還沒公佈具體的運營形式。業內有聲音認為,在沒有新政策加持的情況下,如果王府井沒有找到合適的運營形式,那麼免稅業務對其業績的增長相對比較有限。
6月12日,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商貿零售分析師陳文倩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雖然免稅業務會起到引流效果,但如果貿然引進,不排除會對正價百貨業務造成衝擊。
“如果將免稅商品和正價商品置於同一商場,會顯得正價商品昂貴,導致大家都不願意購買正價商品。機場免稅店便不存在價格對比問題,因為它把消費者局限在機場內,不需要和其他帶稅商品比較。”陳文倩表示。
此外,雖説同是免稅商品,但在價格上依然會存在差距。
6月12日,北京京商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免稅行業的競爭其實並非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存在與境外企業之間的競爭,王府井在免稅商品的價格競爭上未必會有優勢。
“即便免稅,商品價格是否和境外商品相比下是否有足夠競爭力,考驗著企業的運營能力。以日上免稅店為例,它的價格已經做到了比境外商品價格更加低廉,所以有大量的顧客被節流在機場。”賴陽表示。
不過,時代週報記者發現,早在今年1月份,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曹鵬程曾向媒體記者透露,今年,北京將積極推進國內首家市內免稅店在朝陽區落地。主要面向來京的入境遊客,從空間上進一步將機場免稅店延伸至市區,價格與機場保持一致。
對此,賴陽表示,如果王府井因政策支援獲得了更大的免稅經營許可權,或許之後會有更多的企業得到類似免稅牌照。“目前更可能是試點期,而不是説王府井會是唯一的擁有者。屆時,王府井也需要卓越的運營能力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
亟待新增長引擎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王府井在全國範圍共運營54家大型綜合零售門店,覆蓋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及超市四大主力業態,同時擁有線上零售渠道。
從2019年年報可以看出,王府井的主營業務依然是百貨業務,百貨營收佔年度總營收的65.79%。
但百貨業務目前在全國都面臨增長乏力的窘境。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百貨店、專業店和專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 7.4%、1.5%、5.3%和 3.0%。百貨在各個業態中的增幅是最低的。
“對於王府井來説,在整個免稅業務目前形勢還不明的情況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對核心業務的轉型升級。”賴陽表示。
賴陽表示,近些年百貨的核心價值在弱化,相較于可以跨越實體環境的網際網路銷售,百貨業態下現場鋪貨、水電、人力的成本都居高不下,不再具有競爭力。
事實上,近年來,王府井一直在試圖轉型升級。
為了增強用戶體驗,變得更加“年輕”,2020年6月,由王府井與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共同打造的一條“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化商業街”已經面世。
從2019年度報告中更可以發現,王府井試圖在購物中心及奧特萊斯業態上進行突圍。
數據顯示,2019年,在其百貨業態營收同比減少3.52%的同時,其奧特萊斯業態營收同比增長24.75%。
不過,從近年王府井的業績可以看出,轉型升級的實效有限。
2017─2019年度,王府井的營收分別為260.91億元、267.11億元、267.89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1.09%、2.38%和0.29%。
2020年第一季度,受限于公司主營業務以線下為主,王府井受到疫情的衝擊明顯,季度營收為15.20億元,同比下降78.79%;凈利潤-2.02億元,同比下降150.16%。
如今,隨著免稅牌照落入掌中,年逾60歲的王府井是否能夠重獲有力的增長引擎,尚待時間來證明。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