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國際奧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將奧林匹克杯授予全體中國人民,以感謝中國人民對北京冬奧會作出的卓越貢獻。
巴赫表示,“我們能感受到溫暖、活力、熱情和支援。”
無獨有偶,3天前,美聯社發佈的報道中,盤點了北京冬奧會最受運動員歡迎的美食。顯然,這些美食是“溫暖、熱情和支援”的一部分。
文中説,德國冰球運動員湯姆·屈恩哈克爾鍾愛牛油果冰淇淋。德國花樣滑冰運動員妮科爾·肖特説,她在冬奧村必選的食物是香草冰淇淋和白米飯。
報道稱,捷克花滑冰舞運動員菲利普·塔施勒和搭檔納塔莉·塔施萊羅娃都聽説這裡的冰淇淋很美味。他説,身邊的義大利運動員都在説好吃,那它一定很好吃。
被這些運動員點讚的冰淇淋,都來自於本屆冬奧會唯一官方乳製品合作夥伴——伊利。這家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企業,用中國營養為奧運健兒的賽場表現提供了額外動力、用中國味道為他們的舌尖味蕾增添了甜美滋味、用中國善意為他們的華夏之行留下了溫暖記憶。
這是中國乳業人助力冬奧的一個生動縮影。作為中國第一個“雙奧”乳企的靈魂人物,潘剛是“奧運+乳業”名冊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字。
初探奧運情懷:“不能讓外國運動員背著牛奶到中國”
什麼時候中國能派出一位成績優秀的運動員去奧運會?
什麼時候中國人能在奧運賽場上獨得錦標?
什麼時候中國能邀請世界各國到中國來舉行奧運會?
這是史上著名的“奧運三問”,誕生於1908年。
而今,“奧運三問”已完美作答:1932年,劉長春現身洛杉磯奧運會,解答了第一問;1984年,許海峰榮獲射擊金牌,解答了第二問;2008年,北京舉辦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解答了第三問。
罕為人知的是,在中國乳業界,同樣有著“奧運之問”——什麼時候,中國牛奶能進入奧運殿堂?
沒有人知道,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誰。但歷史已經揭曉,第一個解答這個問題的人,是潘剛。
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的喜訊傳來,在這國人百年期待、百年夢圓的時刻,潘剛同樣興奮得夜不能寐。
興奮關乎情懷——他感受到為祖國歡呼的濃烈情感、破解“奧運三問”後的極度愉悅、贏得國際競爭的無比自豪。
興奮也關乎使命——他感受到民族品牌肩上的責任,“不能讓外國運動員背著牛奶來中國!”
此刻,中國正處在入世談判的最後節點,大多數中國企業家對奧運及其運作規則還缺乏清晰的認知,沒有切身的體驗,更沒有經驗可循,是否選擇並刮開奧林匹克這枚具有不確定性的彩票,是一個關係到實力、認知、胸襟、格局、視野的重大課題,沒有人能在這樣的重大關頭面前雲淡風輕。
彼時年僅31歲的潘剛展現出了超乎時代的遠見,明確主張支援2008年北京奧運會。
不過,很多伊利高層管理者卻反對他的提議。他們認為,以伊利當時的實力服務奧運,難度大、風險高。
但潘剛態度非常堅決,他斬釘截鐵地説:“國有盛事,必有伊利!”
北京奧組委甫一成立,他即帶領團隊來到北京,第一時間向北京奧組委表達積極支援北京奧運的意願和決心,當時,相應的奧運會贊助商規則都還沒有出臺,他們被告知“將來有了規則你們再來”。隨後,他又多次前往北京奧組委介紹伊利的情況。
最終,伊利從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成功牽手北京奧運會。由此,潘剛以一個特別的身份,參與到這次夢幻般的體壇盛會之中。
當時,伊利為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0名運動員、教練員及隨隊官員提供營養保障,為超過750萬名現場觀眾提供産品服務。
潘剛沒有辜負奧運的信任和託付,為中國乳業贏得了參與世界頂級體育賽場的入場券,登上了一個向世界展示中國乳業實力的平臺,推開了一扇向世界呈現中國乳業夢想的窗口,也創造了一個向世界講述中國乳業故事的機會。
2008年7月,呼和浩特,潘剛點燃奧運聖火盆
在奧運賽場內外,全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家中國乳企的進取心、創造力和使命感,這也是潘剛站在五環旗下獻給世界的一聲最真誠的問候、一份最珍貴的禮物。時任國際奧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盛讚伊利的優質乳品,並表示“正是有了像伊利一樣的眾多優秀中國奧運企業的支援,北京奧運會成為了奧運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奧運會”。
從此,中國乳業開啟了新的覺醒年代。這一切都源自潘剛的洞察力、決斷力,源自根植于他內心的利他精神。
“對於奧運這樣的國家盛事,伊利作為健康食品企業,必須全力支援,我們有責任擔當起向消費者傳遞健康理念、引領健康生活的使命。”他説。
再聚奧運賽場:讓世界奧運健兒愛上中國味道
十年彈指一揮間,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盛況猶在眼前,2022年北京冬奧會又再次續寫驚艷歷史。
這一次,伊利已是老朋友。
作為中國首個“雙奧”乳企,伊利又一次代表中國,向全球奧運健兒傳遞中國口感、中國味道,贏得各方點讚。潘剛和他率領的伊利,提升了世界品嘗、審視、接納中國味道的態度和眼光,為世界了解中國、擁抱中國提供了鮮活的“牛奶故事”。
此刻,伊利已褪去初次邂逅奧運時的青澀,以實力派姿態,更自信地完成奧運傳奇故事的新書寫。
2022年2月,潘剛進行冬奧會火炬接力
新故事的關鍵詞,是奧運品質。
作為世界頂級賽事,奧運會的標準也代表著世界頂級標準。從攜手奧運開始,奧運標準就驅動著伊利全方位提升産品品質、供應鏈運營效率、服務水準等綜合實力。
2015年,伊利攜手奧運10年之際,潘剛將“伊利即品質”樹立為伊利的最高信條,視品質如生命,引領中國乳業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守護中國人的營養和健康。
奧運品質,也讓伊利在國際舞臺上展示出中國品牌、中國製造、中國品質的魅力和實力。從倫敦奧運會、裏約奧運會到索契冬奧會、平昌冬奧會,伊利一共為32大訓練基地、28支夏奧隊、11支冬奧隊、640個訓練場館、1.2萬餘名運動員提供營養支援。
在這個過程中,潘剛也向著創造“更快”的速度、設置“更高”的目標、實現“更強”的發展、組建“更團結”的生態圈,努力與産業鏈合作夥伴共同開啟全球乳業的“東方時代”,實現全面價值領先目標,推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與奧運攜手17載,奧林匹克精神早已內化為伊利的企業基因的一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秉持讓全世界消費者享受健康的初心。伊利非常自豪能夠以奧運標準持續為全球盛會提供服務,助力全體國人向著健康中國夢的目標共同邁進。”潘剛説。
他以自己的方式,再度完美書寫了伊利的奧運篇章。
賡續奧運精神:滋養生命活力,讓世界共用健康
奧運會的動人之處,不僅在於摘金奪銀、奏響國歌、萬眾歡騰的高光時刻,也在於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勇於爭先的奮鬥意志,以及享受比賽、公平競爭、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
歷經兩次奧運後,中國體育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體育加速融入眾多中國人生活中,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民健身、競技體育和體育産業正在成為建設體育強國的“三駕馬車”,形成合力,加速向“健康中國”目標行進。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奔跑,享受出汗的愉悅。
——奧運盛會有期限,人類發展無止境。
——比賽終將結束,體育地久天長。
在潘剛看來,奧運不只有冠軍,體育不只有奧運,堅持和弘揚奧運精神,不應局限于精英的競技,更應體現在民眾的參與上。因此,這名奧林匹克精神的堅定追求者、忠實行動派,以更開闊的視野和更深切的自我期許,將目光從奧運賽場一隅,拓展到更廣闊的世界。
如何為更多人提供營養蓄力,隨時隨地去擁抱奧運精神?如何去滋養每個人的生命活力,努力獲得各自人生的金牌?如何去激發內在的動力,挑戰自我、超越自我?這些都是潘剛思考和踐行的問題。
在攜手冬奧的第一個冬天,2017年12月,伊利與北京冬奧組委、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共同創立“活力冬奧學院”,推廣冰雪運動,通過專業週到的體驗設計,為消費者搭建一站式冰雪體驗平臺,讓普通大眾享受冰雪帶來的樂趣。
此後,“活力冬奧學院”多次煥新升級,為廣大冰雪運動愛好者請來了世界冠軍教練團隊、中國頂級冰雪聯盟,帶來了全新的互動體驗,並打破地域、季節的限制,讓曾經“高冷”的冰雪項目來到尋常百姓身邊。短短幾年,“活力冬奧學院”就在全國超過75個城市落地,吸引近億人次線上參與和報名。
而今,雖然北京冬奧大幕已經落下,但伊利在中國推廣全民體育、傳承奧運精神的腳步不會停歇。在更宏大的服務領域、用更營養的健康産品、靠更先進的環保理念,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將是擺在伊利和潘剛面前的第二次趕考之路。
這是一段新的征程,在實現體育強國夢、健康中國夢中勇敢擔當,將營養的滋潤、健康的祝福和歡樂的頌歌,讓世界共用,潘剛再次出發。“對伊利而言,成為首個雙奧乳企,這是一份榮譽,同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伊利不僅要將奧運品質傳遞世界,更要把奧運精神和健康理念傳遞下去。”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潘剛,再一次踏上征程。(胡可璐)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