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3日訊 今日,2023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京舉辦。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壽險公司黨委書記利明光在主題為“新經濟、新機遇:中國式現代化與金融業高品質發展”的全體大會二上發表了演講。
利明光提出,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現代化保險,保險業應立足主責主業,強化保險姓保,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中找準定位、選準路徑、實現突破,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切實發揮好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就此,利明光分享了他的四點認識:
一、把握服務國家大局戰略方向
利明光提到,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部署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任務,對金融保險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創造了新機遇。金融保險業要履行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使命,必須心懷“國之大者”,把自身改革發展融入到國家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領域。具體到保險企業,就是要充分發揮保險功能作用,從經濟補償、社會治理、資金融通、財富管理等方面持續發力,把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支援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服務推進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以及強化保障糧食、能源和重要資源、重要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等責任,作為謀劃工作的發力點,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服務國家大局中不斷開闢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二、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天職和宗旨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這就要求金融業必須引導金融資源更好支援實體經濟,在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中實現高品質發展。對於保險業而言,就是要堅持“保險姓保”,進一步發揮核心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援力度,深度融入科技、産業、金融良性迴圈。以資金支援為例,保險資金具有週期長、規模大等特點,與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天然契合,是社會直接融資的重要來源,可以通過股權、債權等多元投資方式,為現代産業體系建設、科技自立自強、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領域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利明光介紹到,長期以來,中國人壽全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到目前為止,服務實體經濟存量投資規模已突破4.2萬億元。利明光表示,今後,中國人壽將進一步發揮險資優勢,更好匹配現代化産業體系多元融資需求,為實體經濟輸入更多源頭活水。
三、積極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任務。作為有效的市場化風險管理機制,保險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在醫療保障、養老保障、環境治理、社會管理、生産安全、公共安全、災害預防與救助等方面,發揮增強社會韌性、保障發展安全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民生保障方面,通過開展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業務,有效服務政府職能轉變、提高人民群眾抗風險能力,中國人壽經辦了228個大病保險項目,覆蓋3.5億人,有效減輕人民群眾醫療負擔。在災害救助方面,將保險納入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成為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的有力補充。在風險減量管理方面,借助科技手段,從風險事後損失分擔向風險事前預防、事中乾預延伸,最大限度降低出險損失。利明光提到,下一步,中國人壽將持續提升經濟社會風險管理能力,不斷延伸保險機制嵌入社會治理的廣度深度,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四、抓好防範化解風險永恒主題
利明光提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務和永恒主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將維護金融安全、防範化解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防範化解風險的關鍵是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保險業作為管理風險的行業,更要紮實做好自身風險的防範化解。首先要注重自身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堅持合規經營,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增強風險感知、風險研判、風險處置能力;其次要注重科技賦能,運用科技手段建設全覆蓋、穿透式的風險感知系統,為實現“四早”提供強大支撐;再次要注重協同聯動,與政府部門、監管部門以及其他市場主體建立資訊溝通機制,及時發現風險隱患,提早採取行動。利明光表示,中國人壽始終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踐行安全發展理念,著力在合規體系建設、風險評估監測、關聯交易管理、反洗錢和合規文化建設上下功夫,取得了積極成效,並在守住自身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同時,積極參與化解重大金融風險處置工作,為營造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貢獻了積極力量。
(以上為部分文字實錄,具體以實際為準)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