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市場,五大險企認為權益市場已經具備戰略配置價值,碳中和、數字經濟、養老健康、醫療等領域成為險資下一步主要投資方向。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大上市險企的2021年年報已全部披露完畢。
在業界看來,基於2021年股市震蕩、利率下行趨勢明顯的背景,五大險企交出的是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
今年一季度,A股持續震蕩調整,作為資本市場的風向標,保險資金動向備受關注。面對當前市場,五家險企的高管均表示,在多重因素作用下,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權益市場已經具備戰略配置價值,碳中和、數字經濟、養老健康、醫療、估值合理的製造業等與國家政策方向一致的板塊,以及低估值高股息類公司將是險企的重點投資方向。
01
投資收益穩步上升
綜合財報,2021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159.58億元。其中,中國平安實現歸母凈利潤1016.18億元、中國人壽實現歸母凈利潤509.21億元、中國人保實現歸母凈利潤216.38億元、中國太保實現歸母凈利潤268.34億元、新華保險實現歸母凈利潤149.47億元。
備受關注的投資收益方面,五家險企2021年的投資收益率維持在5%上下。具體來看,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2021年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80%、4.00%、5.70%、4.98%、5.90%;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4.80%、4.60%、4.50%、4.38%、4.30%。
泰康資産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段國聖向《企業觀察報》表示,在2021年資本市場震蕩、利率下行趨勢明顯的背景下,五大險企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而取得不錯業績的關鍵和秘訣,在於五大險企均採取了“啞鈴型”策略,即選取風格差異較大的兩類投資産品進行組合。
例如,在債權型金融資産投資方面,新華保險持續配置長久期地方債、國債等利率債品種,同時靈活把握債券的交易性機會,進行波段操作;在股權型金融資産投資方面,則積極把握結構性機會,佈局優質賽道。同時,新華保險還在港股市場上堅持高股息策略,持續挖掘港股市場價值洼地,擇機增加配置力度。
中國人保在債券投資方面的策略則是搶抓長債配置時機拉長久期,不斷縮小資産負債久期缺口;權益投資精選賽道,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加強業績對標和策略對標,同時積極開拓新的收益增長極,使得投資收益來源更加多元化。
02
瞄定權益類資産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五家險企的高管均在2021年業績發佈會上釋放了一個信號:2022年將錨定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産配置。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保險資金投資債券、股票、股權三者的佔比保持在近60%。截至2021年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3.2萬億元,其中投資債券9.1萬億元,投資股票2.5萬億元,股票型基金0.7萬億元。總體來看,股權類投資佔比並不高。
在中國人保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祝用看來,中長期看,權益市場已經具備戰略配置的價值。首先,2022年穩增長的宏觀經濟環境為權益市場奠定了良好發展基礎,國內經濟中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其次,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為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成果創造了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環境。第三,當前市場的估值處於相對偏低的位置,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動態估值都處於過去10年30%分位數以下。
中國人壽總裁助理、首席投資官張滌則表示,中國人壽對權益市場長期向好的判斷沒有發生變化,長期配置價值也沒有發生變化。
中國太保總裁傅帆指出,市場的調整帶來更多的是風險釋放,以及長期投資價值顯現。在權益投資方面,中國太保權益類資産配置比例還有一定提升空間。
新華保險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則透露,新華保險目前在組織架構方面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專門成立了包括權益類和固收類的第三方業務部門。
“市場經歷巨震之後,已出現明顯的企穩跡象,從中期來看,機會大於風險。”匯華理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慧軍對《企業觀察報》説,隨著股市回調,權益類資産整體估值水準已經具有較強吸引力;對於險資而言,當下是配置權益類資産的合適窗口。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權益類資産將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價格也會隨資産品質提高、投資資金入場而逐步上漲。
險資看好權益類資産配置的另一關鍵因素,在於當下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指出,從宏觀大環境來看,“穩增長”是今年政策的主基調,預計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將共同作用,對中國經濟構成基本支撐,進而企業利潤將得到保障。從增量資金角度來看,在國內市場逐步成熟、對外進一步開放的背景下,預計社保資金、QFII等長線資金將對A股市場持續增持,而隨著居民理財素養的提升,居民“財富搬家”也將延續,增量資金總體充裕。
從市場建設角度來看,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完善、全面註冊制的推進、退市機制的完善,國內資本市場建設愈發成熟,更加適合長期投資。從估值上來看,在美聯儲加息與俄烏衝突影響下,一季度A股市場整體出現較大回落,很多熱門賽道股估值已經回落至近五年平均估值線以下,處於相對低位,但行業景氣度仍存,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
多位保險業人士表示,在利率長期趨勢下行、信用風險高發、超長債供給不足的背景下,保險資金重視權益類資産的戰略配置,可以從根本上降低資産負債錯配的風險。隨著國內證券市場建設愈發完善,同時政策鼓勵引導長線資金入市,預計未來險資會進一步提高權益投資的比例。
03
投資路線明晰
隨著2021年業績發佈,五大險企也明確了下一步的投資路線。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鄧斌表示,2022年起市場將進入價值投資、價值股佔優的狀態。這對險資等長期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好的市場小週期。
“中國平安保險資金規模巨大,近4萬億元的資金很難説某一年會贏在某一板塊上。儘管如此,公司還是會有板塊優劣的選擇。當前,中國平安最關心的是與國家政策方向一致的板塊,比如碳中和、數字經濟、養老健康、醫療等,平安都在積極佈局。”鄧斌説。
中國人保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祝用表示,中國人保將積極把握受益於穩增長政策、傳統行業估值回歸帶來的階段性機會,也要重點把握消費升級、科技創新、健康養老、綠色低碳等新興戰略性行業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性機會,構建符合經濟發展方向、穿越週期的資産組合。
段國聖認為,從我國居民的資産配置結構來看,股票(基金)資産佔總資産的比重還比較低,在其他投資渠道匱乏的大背景下,未來股票資産佔比還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險資應聚焦“雙碳+科技”“大健康+消費”賽道及估值合理的製造業以及高股息類公司,同時關注低估值穩健成長板塊和穩增長主題投資機會及香港市場的投資機會,並繼續挖掘多種形式的權益投資。
“首先,堅定看好下游需求增長明確的新能源、汽車電子、新材料、必需消費品等行業;其次,短期的政策和經濟小週期的擾動都會對相關公司的股價構成巨大影響,因此比較看好受益於通脹的資源品和穩增長相關公司;同時看好低估值高股息類個股。現在市場處於底部區間,公司正在計劃慢慢買入,加倉方向圍繞‘穩增長’政策相關個股、科技創新和新能源板塊。”北京市一家不願具名的保險資管權益負責人説。
(責任編輯:孟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