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8月,多地2024版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集中參保期漸入尾聲。自2020年在全國大規模鋪開以來,包括“滬惠保”在內的不少惠民保項目已經歷3至4個完整經營週期,如何實現産品的穩定可持續發展,仍是業界關心的問題。
近日,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復旦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許閒團隊在滬發佈《“以退為進”:惠民保産品研究與觀察》(以下簡稱《報告》),聚焦截至2023年11月15日退出市場的73款惠民保産品,從産品特徵分析、動因回溯、前瞻判斷“把脈”惠民保可持續發展。
市場增速逐步放緩
歷經多年發展,惠民保已成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非所有惠民保産品都能在市場上長期存續。
《報告》統計顯示,2015年以來推出的284款地方性惠民保産品中,73款産品停止運作,佔比約為25.70%,市場逐步由爆發增長轉向平穩推進。
《報告》指出,統籌層次、上線時間、運營模式等多元因素影響了惠民保的表現。
具體而言,停售的73款産品統籌層次顯示,城市定制産品平均停售率為50.61%,省級統籌産品平均停售率為20.83%,統籌層次更高面臨的潛在參保人群更多,一定程度上更利於産品整體發展。
從産品上線時間角度觀察,2020年上線的産品中超過半數停售,但後期上線的産品運營表現相對較好。
從運營模式上進行拆解,停售産品中共同承保模式的産品更少,且存續時間表現更優。“政府參與+多家共保+經紀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的運營模式可增強産品的可持續性和普惠性。
《報告》將部分惠民保産品退出市場的原因歸結為政策導向、市場競爭和市場判斷。2023年1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養老保險公司承保和參與的惠民保産品受政策影響作出動態調整。同時,隨著惠民保運營逐漸成熟,安徽、福建、湖南、河南、黑龍江等地在政府要求下,將多款惠民保産品合併運營,以減少市場無序競爭。在市場競爭中,消費者的選擇也在促使惠民保産品做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優化迭代;參與主體的市場判斷和佈局選擇同樣影響著惠民保産品的存續。
“以退為進”平穩發展
從總體上看,當前惠民保市場增速雖有所放緩,但停售産品多集中在惠民保市場發展早、産品數量多的地區,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市場“以退為進”式的自我優化和升級。
聚焦惠民保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建議,在秉持商業保險兼顧普惠屬性的要求下,政府部門在引導當地惠民保規範運營後需要更多地探索多元合作模式,推動商業保險作為多元支付方發揮作用。商業保險公司和各市場參與主體則應在遵循惠民保普惠保險屬性的前提下,探索和開發更多的創新合作渠道。
在産品設計、定價和運營方面,《報告》認為保險公司應建立“消費者需求導向思維”,保證資訊透明,重視消費者價格敏感度,關注不同年齡層痛點建立分層方案,滿足各年齡群體差異化需求,並通過科技賦能投保理賠提速,依託主動續保等方案延長客戶黏性。
“整體而言,在經歷初期快速發展後,惠民保正邁向以規範和持續發展為導向的新階段。”許閒表示,伴隨在産品定位、設計和運營方面不斷優化,未來惠民保有望實現質效並重、穩健發展,更好地服務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責任編輯:孟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