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記憶中,毫無疑問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和全球帶來了很大的危機,作者也在思考疫情給我國資本市場帶來的“危”與“機”。
首先分析疫情帶來的“危”:截止2020年3月12日15:04的數據,國內累計確診80980例,累計死亡4257例,現有確診14897例,現有重症4257例。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11日上午10時(北京時間3月11日17時),中國以外確診新冠肺炎37371例,死亡共計1130例,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徵,這是首個冠狀病毒傳播引發的全球大流行。這些數字和文字都代表著這次病毒傳播的迅猛和可怕,給全人類帶來健康災害的同時,這次疫情重創了國內的餐飲旅遊、交通運輸等服務業,整個一季度的宏觀經濟也受到影響,僅從一個指標可以看出:2020年2月官方製造業PMI大幅下降至35.7,創下2005年以來新低。具體到一些我們可見行業供需數據上來看:2020年1-2月35城地産銷量增速降至-34%;1-2月乘聯會乘用車批發、零售銷量同比增速分別降至-43%、-41%。1-2 月六大集團發電耗煤增速-15.5%,較2019 年12 月大幅下滑,並由正轉負。需求依然偏弱,供給也因為之前的停工受到影響,這些數據背後的行業和上市公司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數據和資本市場的信心需要隨著疫情的消散和復工復産逐漸恢復。
大多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有“危”那就有“機”,疫情對國內經濟造成了較大的短期衝擊,正值我們經濟轉型時期,實體經濟的改革,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央行LPR利率改革,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改革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止,依舊在堅定不移的推行。這些大方向沒有變,在我看來,政府在做正確的事情,為了應對疫情衝擊,國常會確定支援交通運輸、快遞等物流業紓解困難加快恢復發展的措施,另外,為支援基層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會議確定提高財政資金地方留用比例。與此同時,和經濟轉型相呼應的,有了“新基建”的提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産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加快5G 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發展,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這些不但對經濟有促進作用,而且是對整個社會和民生有利的事情,也有效的激活了相應的資本市場。與此同時,在整個資本市場考慮的流動性上,北京時間3 月3 日美聯儲降息50BP,隨後美聯儲在北京時間3月16日5:00AM宣佈將聯邦目標基準利率降至0-0.25%,並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中美利率走擴,國內貨幣寬鬆空間打開,預計未來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流動性目前的寬鬆對資本市場來説也是一個不錯的條件。
經歷此次疫情我們發現,中國資本市場不斷成熟正獲得越來越多的肯定和看好,這正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責任編輯:張明江)